[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七天 处堪忍世界要修生忍法忍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19

佛七讲话 第五集 七十八年第三期

第七天 处堪忍世界要修生忍法忍

娑婆世界称为堪忍,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安忍于贪瞋痴烦恼、诸恶业当中。时 时起惑,时时造业。所以称为堪忍世界。

我们念佛人,处在这堪忍世界当中,应该学忍耐。因为娑婆世界处处险恶;娑 婆世界的众生,人人险恶。只令一切众生不得安宁。所以念佛人要学忍耐。

忍有两种。龙树菩萨说有生忍、法忍。生忍就是众生忍;法忍就是对一切法要 忍。如果修生忍,可以得无量福;修法忍,可以得无量慧。

娑婆世界的众生,五浊恶世,人人险恶。凭空地造诸恶业,令人热恼。毁谤、 伤害,甚而言之,有打骂之缘,杀害之缘。

念佛人对这些都应该忍耐,因为我们生在娑婆,也是恶业造成,所以应当忍耐 。

对于众生恭敬、供养你,要忍耐,不可以受到恭敬、供养,得意忘形。要知道 那是染污;对于轻慢、破害,应该忍耐,甚至,对于打骂、杀害,都应该忍耐,这 样可以得无量福。

佛成佛,就是忍,众生忍、法忍求来的。所以佛是福慧两足尊。慧是法忍求得 ;福是众生忍求得。

再谈到法忍,可以得无量慧。娑婆世界,苦寒苦热,应该忍;饥饿、贫穷,应 该忍;病苦,应该忍;一切不如意的事,应该忍。总要作到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就是如此。要不然就不称为五浊恶世了。

如果大家能修到生忍、法忍,渐渐可以得到福慧两足尊。

念佛人如何忍法呢?遇到这些情形,要坚持名号,遇到恶法、恶人,不动瞋恨 心。要想不动瞋恨心,就持阿弥陀佛名号,十数百声阿弥陀佛名号持下来,怒火就 化为清凉池。

还有一点,男众见女众,女众见男众,莫生贪爱心,那也是众生忍。总要知道 ,无论男众,无论女众,皆是清净妙法身,看对方如佛。

清净妙法身是一真法界。一切众生的清净妙法身同体。要深生同体大悲,不可 以互相贪爱,毁彼此之慧命。

如果对方以淫欲法来引诱你,要提醒自己,慧命第一。不但佛法中如此矜持, 世间法也是一样。不被淫欲法所动的人,是大善知识,是大英雄。

如果动淫欲法的人,失掉光明,失掉利益。

所以众生忍当中,不对众生起贪欲心;法忍当中,不对淫欲法投降。这样,定 可往生,定可成佛,称为大丈夫。

修学众生忍,要学慈悲观;修学法忍,要修因缘观。对一切众生要起慈悲心。 慈者爱念,爱念如母爱子一样。怎么还会有人害对方呢?如母亲爱儿子,时时刻刻 不忘,不使他受到迫害;悲者愍念心,愍念一切众生,不知惑业是苦之因。众生不 知,只顾起惑造业,一旦落入恶道,大苦难免,所以对他应该起愍念心。起爱念心 ,应该想办法,随缘度化他;起愍念心,应该处处时时要想救拔他。所以对于众生 忍,应修慈悲观。

我们仔细看一看,一般众生,实可怜愍。他为了一时快意,造下恶业,果报成 熟,还须自受。我们看得见的一切畜生,就是这样子。它不以恶业因缘,不会落入 畜生道。仔细想一想,实可怜愍。

诸佛菩萨对这般众生,起大悲心。我们念佛人,也应该对他们起大悲心。这样 ,你可以得无量福。

修学法忍,要修学因缘观。知道一切法,皆是因缘生,因缘所生法,就是空的 。什么原因呢?法以因缘而生,并无自性。

好比说,布是经纬线因缘所生,既然是经纬线因缘所生,布是空的。如果布不 空,不必等经纬线织成。一切因缘所生法,皆是空的。

既然知道因缘生法是空,你就不会在这法起贪爱、起瞋恨了,这非大智慧者, 不能办到。

我们虽不能和大智慧者相同,我们应该学。大智慧者是佛,我们是众生,可是 众生应该常随佛学。

所以修学法忍,要修因缘观。

佛说十二因缘,是法性。十二因缘皆是空。所以古德说:「劝君学佛莫生瞋, 法中无我亦无人。」

譬如说十二因缘,无明生行,没有我没有人啊!仅仅是无明生行啊!行生识, 也没有人也没有我啊!如此推演下去,生生老死,也没有人也没有我。

这个无明生行乃至生老死,仅仅是因缘。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但没有 我没有人,也没有法啊!不相信,我们看一看。

无明生行,没说生法;行生识,也没说生法;乃至生生老死,也没有生法啊! 所以说十二因缘中,无我无法。

所以佛说,生是因缘生,灭是因缘灭,于法无所有。

念佛人遇到众生,使你起热恼,遇到法,令你起热恼的,你应该忍耐。如何忍 耐法呢?不要受他左右,只管念阿弥陀佛。

七天来,和大家说了不少闲话,耽误大家很多时间,希望我们结法缘,同生极 乐国,在西方莲华池内,聚会一起。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一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六天 精勤念佛随缘尽分亲见弥陀往生极乐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五天 横超三界四土圆融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无生行品第三
 善导大师与净土法门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六天 随缘与染缘
 缘起法泛谈 一、缘起的重要
 夏雨清凉解要 十二
 佛说幻士仁贤经讲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普眼章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四天 持名念佛是大观照
 般若义理的探究 修习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的方法[栏目:南怀瑾居士]
 《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栏目:唐思鹏居士]
 佛学与科学论文集(梁乃崇等 著)[栏目:其它]
 弘一法师到青岛讲经 要求不开欢迎会不登报(魏敬群)[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相应13经 上座阿难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忘乎所以,常常没有好结果[栏目:听李叔同讲禅]
 247.五祖法演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82 天生暴躁[栏目:大机大用]
 王施主的画[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五)[栏目:疑问解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