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A 第59经(生灭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43

  漫说《杂阿含》(卷三)

  第五十九经(生灭经):

  本经乃叙述色等之五阴之集以五阴之灭等事。

  关于五阴之集、五阴之灭等事,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中已有所涉猎,此处就不再详加阐述。

  第六十经(不乐经):

  本经叙述如不喜乐与赞叹五受阴,不取、不着,就能得到解脱。

  此经主要讲的就是我们对于五受阴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并且讲弟子们能够充分地接受,并按照自己所讲的去行修,佛陀可谓苦口婆心,反复叮咛。有的同修对于《杂阿含经》可能存有想法,以为佛陀就五阴这个问题,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不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嘛,连三岁小孩子都差不多会背了,何必反复重申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远远没有充分领会到佛陀的良苦用心。佛陀为何如此重视五阴?其中最重要的根源,是五阴一切有为法中最基本的要素,离开了五阴,其他一切佛法便根本就无从谈起。我们若要修行,最基本的便要是从五阴开始抓起,如果五阴一旦演变成“五受阴”,并且我们把持不住的话,那么修行也将变成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比如说我们谈念佛,谈往生,如何才能做到往生?佛陀在《阿弥陀经》中交待得很清楚,第一要相信极乐世界是真实不虚的,是充满快乐的,是庄严无比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第二,要发愿,要誓愿往生该净土;第三,要老实修,老实行,来不得半点虚伪。如何修行呢?光坐在那念佛,坦率地说,是无法往生西方的。佛陀说我们要做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其实若要做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其实是相当困难的,这个需要扎实的修持功夫,它需要高境界的禅定功夫,即所谓“念佛三昧”。第四,往生极乐世界的一个必要条件,便是需要深厚的福德,“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关于善根与福德因缘,往往被我们念佛人所忽视,实际上这点相当要紧。如何重善根,如何创造福德因缘?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索的大问题。总之,往生极乐净土最基本的条件,便是要管好我们的“五阴”。五阴放逸,净土无望。

  佛陀在第五十九经中对弟子们说:“观此五受阴,是生灭法。”有生灭必是无常无我之法,这是常识。因此,在这部经中,佛陀说告诫弟子们:“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著于色”。若我们做到了“不乐”、“不赞叹”、“不取”与“不著”,必将“心得解脱”。如果“心得解脱”,便会达到“不灭不生,平等舍住,正念正智”,便可以证道获果。因此佛陀对弟子们说: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前际俱见,永尽无余;前际俱见,永尽无余已,后际俱见,亦永尽无余;后际俱见,永尽无余已,前后际俱见,永尽无余,无所封著(攀缘贪著)。无所封著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亦无所求;无所求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由上面这段话我们即可了知,不乐不取不著五阴是何等的重要性!(09/12/28)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B 第61经(分别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P 第58经(阴根经):叙述五受阴乃以欲为根,而生欲集、欲生、欲触。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漫说《杂阿含》(卷七)~C 第149经~第171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A 1121经:本经叙述佛陀教导释迦族人们..
 漫说《杂阿含》(卷九)~N 第251经(拘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J 第471经(虚空经):本经叙述空中有种种..
 漫说《杂阿含》(卷四)~A 第88经(郁多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77经:本经叙述佛陀感化贼人并度其..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L 1340经~1344经:此五经叙述比丘独..
 漫说《中阿含》(卷十五)~A 一、三十喻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C 三、梵波罗延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五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动脉硬化[栏目:是肉七分毒]
 杂阿含经卷第六[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六卷[栏目:净空法师]
 《金刚錍论》提要[栏目:王雷泉教授]
 财富从哪里来的?[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二八)[栏目:杂阿含经]
 什么叫老实念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懂得欣赏,要从改变习性做起[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说八大人觉经疏(续法法师著)[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