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A 713经(转趣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35

漫说《杂阿含》(二十七)   

  (卷二十七)   

  本卷的第712经与二十六卷的711经,从内容上讲基本一致。唯一差别之处在于,711经中讲“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无因无缘众生烦恼”;而本经则是驳斥“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无因无缘众生智、见”,只是用词稍有差异,其他基本无异,这便如经中所说的“如是广说,乃至无畏王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至于两部内容十分相近的小经为何没划归为一卷中,似乎难以理会。

  713经(转趣经):本经叙述的内容有些情趣:不光佛陀讲“五盖”与“七觉支”,就连那些外道们也会讲“五盖”、“七觉支”。二者究竟有什么差别呢?佛陀对比丘们一一予以明示。

  在某一时期,“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在正式乞食之前,大家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时未至,我等且过诸外道精舍”。诸外道对这些出家比丘前来造访,也算是持欢迎态度(“共相问讯慰劳”)。待大家落座后,外道开始向比丘们宣传他们的观点主张。这种说辞主要是对于五盖与七觉支的认识方面:

  “沙门瞿昙为诸弟子说法,断五盖覆心,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转趣涅槃,住四念处,修七觉意。我等亦为诸弟子说断五盖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处,修七觉分。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俱能说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光佛陀讲五盖七觉支,外道们也讲这些。我个人以为,外道们可能在某些场合听闻了有关五盖七觉支的内容,然后加以改造,最后堂而皇之变成自己的教法了。他们的观点是:比丘们的老师释迦佛经常给弟子们讲五盖七觉支,我们也讲这些啊,大家都能讲(“俱能说法”),你们佛教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诸比丘一听,自然是“心不喜悦”,然后回到世尊之处,将此事如实禀报。佛陀闻后,教导比丘要反问如下之语:“诸外道,五盖者,种应有十;七觉者,种应有十四。何等为五盖之十、七觉之十四?如是问者,彼诸外道则自骇散,说诸外道法,嗔恚、骄慢、毁訾、嫌恨、不忍心生,或默然低头,失辩潜思。”诸外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我不见诸天……人众中,闻我所说欢喜随顺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于此闻者。”

  在佛陀的这些问语中,我们进一步知晓了五盖可以分为十种,七觉支可以将种类分为十四种。在接下来的经文中,佛陀对“五盖之十、七觉之十四”进行一番略述。为什么诸外道听到比丘的质问声后,便一反常态,立马就会嗔恚和惊恐不安了呢?原因很清楚,因为他们对佛教根本就没有半点信心,也决不会按着佛教的具体修法去如实修习。他们能做的,就是籍凭佛法之名,而行邪法之实,进而刻意歪曲佛教,使不明真相的人丧失对佛教的信仰。佛陀对于“五盖之十”和“七觉支之十四”的阐解主要有:

  1、五盖之十:“谓有内贪欲,有外贪欲。彼内贪欲者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彼外贪欲即是盖,非智非等,不转趣涅槃。谓嗔恚有嗔恚相,若嗔恚及嗔恚相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有睡有眠,彼睡彼眠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有掉有悔,彼掉彼悔即是盖……。有疑盖法,有疑不善法,彼善法疑,不善法疑即是盖……。”

  2、七觉之十四:“有内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彼内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外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择善法、择不善法。……精进断不善法,有精进长养善法。……有喜,有喜处。……有身猗息,有心猗息。……有定,有定相。……有舍善法,有舍不善法。……”

  上面的诸名相中,实际上就是将分一支再细分为两种,比如说将五盖中的贪欲分为内贪欲和外贪欲;将七觉支中的念处分为内、外二种,将择分分为择善法与择不善法,如此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将五盖之十与七觉之十四进行归总:

  1、五盖之十:内贪欲、外贪欲;嗔恚、嗔恚相;睡、眠;掉、悔;疑善法、疑不善法。

  2、七觉之十四:内法心念处、外法心念住;择善法、择不善法;精进断不善法、精进长养善法;喜、喜处;身猗息、心猗息;定、定相;舍善法、舍不善法。(3月2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B 第714经(火经):本经将欲喻为“火”,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K 711经(觉支经):在本经中,无畏王子请教佛陀有关“无因说”,佛陀对此予以回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H 1281经:本经阐述这样一个问题:即对..
 漫说《杂阿含》(卷六)~D 第124(魔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F 六、瞻波经
 漫说《杂阿含》(卷一)~D 第15经:核心议题是“五阴为结使”..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A 一、行欲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I 1140经:本经继续讲述迦叶不说法之因..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23经:本经叙述皈依三宝的殊胜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六)~B 第116经~119经(我尽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I 704经(不正思惟经):本经叙述若不正..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三)痴慧地经(19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化的世界宗教学术观[栏目:太虚法师]
 在当今商业经济当道的社会中,您如何看待环保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矛盾?[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初中后善祈愿文(法炬法师译)[栏目:宗喀巴大师]
 政化清明,水质甘美[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二十一集[栏目:圣宇法师]
 禅净双修讲记(净界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栏目:明奘法师]
 Impermanence And Nonself[栏目:Buddhist Article]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二十四章 赵州从谂的庭前柏树子[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85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