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七)修行就是摆正心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60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七)修行就是摆正心态

  网上曾经流行这么一句话:“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了就幸福。”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比如说,若懂得行持善法的一系列功德,在从事善法的过程中,由于心态已经摆正的缘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种喜悦,而不会心生不满或委屈:“为什么要我去做这件事?”相反,如果心态没有摆正,即便当时不好意思说出心中的不满,相信你的内心已经被烦恼充满。前段时间我在汉地给居士们讲法期间也说,产生家庭矛盾的最大原因,就是夫妻都没有认清什么是家庭,为什么要组成家庭,所以心态没有摆正。男方可能觉得:“我在外面工作压力巨大,已经忙累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自然要好好休息一下。”女方则认为:“我也有工作,工作也不轻松,为什么回到家还要做全部的家务,侍候一家人?”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相信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建立家庭的真正目的。细致观待,在我们建立家庭的时候,是为了找一个保姆吗?不会的。我们是为了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希望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在幸福和快乐中共度一生。当家庭产生矛盾的时候,已经完全找不到幸福和快乐,完全背离了我们当初的期望。

  同样道理,我们平常从事一切善法前,首先要知道我们从事善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相信你在念阿弥陀佛之时,绝不会怪佛陀:“为什么要我念经呢?”相信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都在心甘情愿地精进修法,因为我们深切地了知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及天下所有一切众生从轮回苦海之中获得解脱。由于我们具备这种清净心态的缘故,无论从事什么善法,再苦再累都不会怨天尤人,即便是打扫经堂、院子这种小事,都会怀着非常喜悦的心情去做。这就是修行。由于心清净的缘故,会消尽烦恼,积累很大的福报。否则,若带着一种不好的情绪,即便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在出世间功德的角度,没有一点点功德。因此华智仁波切曰:“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缘,调心佛善说。”在自己的内心没有清净、心态没有摆正之前,无论从事什么善法,不仅不能消尽自己的烦恼,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烦恼。

  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期间,无论导师让他去做什么事,从来没有产生过疑问,在具有信心的前提下,经历二十四个苦行,最终获得与上师无二的见解。表面上那若巴尊者没有离事专修,只是遵照导师的教言做了一些看似与修法无关的事,但是这些都已经变成修法,成为消尽烦恼功德增长的一种对治力。我们可能觉得,修行应该静下心念经、打坐,把心安住在很平静的状态,但现前亚青寺的管家们平常似乎也没修什么法,但是他们见解比我们增长得更快的原因,当然是心态摆正,比我们更清净。要是心态没有摆正的话,我相信这个人永远是烦恼的。所以我们平常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如同自己修行般虔诚去做。

  我平常在其他地方给居士们讲法期间,我先不讲解你的禅定高低,也不讲解你的烦恼减少多少,而讲解你的性格有多少改善,也就是讲解心态有没有摆正。由于我们对佛法了解的缘故,心态一旦摆正,无论面对自己的家人还是金刚道友,永远是和谐的,幸福的。以前有人问我,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我想站在世间的角度当中,面对生活而内心不被束缚,就是佛教最高的境界。所以观待自己见解如何,从顺缘的角度,可以讲解禅定、修行、持戒乃至感受,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讲解性格的改善。何谓菩萨?既慈悲又平等者,就是菩萨。我们的内心何时达到平等,何时就是菩萨。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六)任何善行都应具备六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八)整洁干净是创造清净的缘起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四)简述华严四想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七)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无常是我们精进修行的增上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六)八无暇之外无暇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七)八无暇之内无暇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六)外障饿鬼与内障饿鬼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九)执著才是真正的着魔
 圣者言教 第四课(六)清净正行应时时护持正念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七)修证过程的三个阶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五)士用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开示三大阿僧祇劫圆满成佛[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出家的因缘[栏目:出家因缘]
 18. Ambapalis Gift[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如何修行,才能让亡夫和爱子离苦得乐,到西方极乐世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第二十八 须万那宾宝哈那品[栏目:譬喻经]
 意大利禅修记[栏目:参学经历]
 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清远佛眼[栏目:禅门骊珠集]
 佛陀的族姓简释[栏目:疑问解答]
 成佛的条件 方便具足[栏目:普献法师]
 善听 1995.10.16~1995.10.31[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