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九)~N 第251经(拘絺罗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4

  第251经(拘絺罗经):

  本经与250经均名为“拘絺罗经”,而且都是舍种弗与拘絺罗尊者之间有关佛法义理的探讨,相互探讨的地点也是相同,均在迦兰陀竹园。但是二经所探讨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本经主要是从对待六入处的立场的,阐述了何为“有明”与“无明”。

  尊者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谓无明者,云何为无明?”

  舍利弗回答说:“所谓无知,无知者是为无明。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不能如实证悟)、愚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那么什么叫“明”呢?拘絺罗继续问道:“所谓明者,云何为明?”

  舍利弗继续回答说:“所谓为知,知者为明。云何所知?谓眼无常、眼无常如实知,眼生灭法,眼生灭法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能如实证知),是名为明。”

  此处有关无明与有明的探讨,是从对于六触入处的态度正确与否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五阴或十二因缘的角度来认识无明与有明。在本经中所阐述的观点是,如果对于六触入处能够做到正确观察,即认识到六根为无常,为生灭之法,那么就称之为“明”;相反,如果对于六根不能如实观察,“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大冥”,即称之为“无明”。

  注:无间等——意即“突破”或“洞察”,用于表示证入初果(由“凡夫”突破而进入“圣者”)或证得阿罗汉果位(由“有学”突破进入“无学”)的情境。(4.1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O 第252经(优波先那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M 第250经(拘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D 908经与907经,有位“战斗活聚落主..
 漫说《长阿含》(卷二)~D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H 1281经:本经阐述这样一个问题:即对..
 漫说《长阿含》(卷十八)~A 一、世记经·閰浮提州品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E 第373经(子肉经):本经重点阐述观察四..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J 573经:讲述外道阿耆毗迦出家二十余年..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K 1142经:摩诃迦叶尊者长期住于阿练若..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A 一、诸法本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L 1340经~1344经:此五经叙述比丘独..
 漫说《中阿含》(卷四)~B 二、尼乾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 5 拔除心中的野草[栏目:铃木俊隆]
 苦之成因及其根除[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觉性的培养[栏目:林崇安教授]
 非法非非法[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五讲[栏目:大安法师]
 吃亏是福[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问15 我不能盘腿而坐,可不可以学习禅修?[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动不动就想生气呢?我该怎么办?[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对两位南京弟子的临别开示[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相应1经 根本定与等至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