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九)~N 第251经(拘絺罗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06

  第251经(拘絺罗经):

  本经与250经均名为“拘絺罗经”,而且都是舍种弗与拘絺罗尊者之间有关佛法义理的探讨,相互探讨的地点也是相同,均在迦兰陀竹园。但是二经所探讨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本经主要是从对待六入处的立场的,阐述了何为“有明”与“无明”。

  尊者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谓无明者,云何为无明?”

  舍利弗回答说:“所谓无知,无知者是为无明。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不能如实证悟)、愚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那么什么叫“明”呢?拘絺罗继续问道:“所谓明者,云何为明?”

  舍利弗继续回答说:“所谓为知,知者为明。云何所知?谓眼无常、眼无常如实知,眼生灭法,眼生灭法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能如实证知),是名为明。”

  此处有关无明与有明的探讨,是从对于六触入处的态度正确与否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五阴或十二因缘的角度来认识无明与有明。在本经中所阐述的观点是,如果对于六触入处能够做到正确观察,即认识到六根为无常,为生灭之法,那么就称之为“明”;相反,如果对于六根不能如实观察,“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大冥”,即称之为“无明”。

  注:无间等——意即“突破”或“洞察”,用于表示证入初果(由“凡夫”突破而进入“圣者”)或证得阿罗汉果位(由“有学”突破进入“无学”)的情境。(4.1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O 第252经(优波先那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M 第250经(拘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八)~C 第198经~200经(罗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C 907经的重点虽是在探讨歌舞伎乐的过失..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C 五、世记经·龙鸟品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C 三、达梵行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H 第96经(婆罗门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B 第714经(火经):本经将欲喻为“火”..
 漫说《长阿含》(卷九)~B 五成法
 漫说《杂阿含》(卷九)~I 第242经(知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B 1208~1211经:此四经是佛弟子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会从痛苦中提炼“养分”[栏目: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六祖以后的禅宗[栏目:蔡惠明居士]
 对师父该怎样才是真正的孝道?什么叫慈悲?怎么样去做才能得到真正的恭敬心?[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52.担心来生吗?[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237.中岩蕴能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