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B 第285经(佛缚经):本经属于佛陀忆述性的经典,记述佛在未成正觉前,对缘起顺逆的观察。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7

  第285经(佛缚经):

  本经属于佛陀忆述性的经典,记述佛在未成正觉前,对缘起顺逆的观察。

  佛陀在未成正觉之前,曾“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就是说我们世间俗人对生老病死的缘起,根本是茫然无知。佛陀很了不起,他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经过一番深入思惟(“无间等知”),对所有问题都给予了完满的答案。佛陀所思惟的问题有:

  1、“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

  结论:“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

  2、“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

  答案是:“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

  3、“取复何缘、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

  答案是:“取法味著、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上面反复地出现一个字,即“有”。但这几个“有”字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比如说“有有故生有”,其意思是“当有情生命的存在(有)了,出生(生命)就会生成(有)”。第一个“有”,是“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是指“生命的存在”,作名词解;第二个“有”,作“存在”理解,是动词;第三个“有”作“生成”解,亦为动词。佛陀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自我思惟中,悟出了生命生死轮回的十二因缘的关系。若顺观,则从无明至老死,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有生则生、老死相继不停,此为一切众生沦流于六道的根本原因;若逆观,则从灭无明起始,无明灭则行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没有生哪来的死?这是基本常识。因此佛陀譬喻说:“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很显然,如果油与灯芯悉皆具足,这盏灯也自然会永远燃烧下去,永不熄灭。相反,如果我们“不增油治炷”,那么“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意思是说灯内膏油耗尽,难以为继,这盏灯便自己熄灭,无需我们亲自动手。

  学佛人皆能明晓十二因缘的道理,似乎十之三、四;而真正依之行持者,十中有一,尚且不保。因此佛陀说:“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离苦得乐,乃是奉佛人的最高精神追求。

  在佛法昌隆的今日,我们的“心”依然充满着苦楚。如今人们最缺乏的是什么?依愚见,乃是沉思与自省。每位学佛人,纵然每日拥有一分钟的沉思与自省,也算吾教之大幸!偶读南开区区四十字之“容止格言”(严范孙),不禁敬畏肃然。兹抄录如下: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6月14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二)~C 第286经(取经)、第287经(城邑经):本经叙述“心”若被缚着的话,便如火上加薪,生老病死便会越烧越旺,乃至相续不断。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二)~A 第283经(种树经)、第284经(大树经):此二经皆以树为喻,指明对于所系之法,若心被缚,则爱、取、有等会顺次而生,痛苦则由此而产生。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F 966经为诸多外道参访富邻尼尊者,尊者..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H 佛陀在623经(世间经)中,再次重申了..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K 917经、918经:此二经所述三种调马..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C 1310经:本经乃天人赞叹佛陀的光明胜..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A 四、世记经·地狱品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K 1142经:摩诃迦叶尊者长期住于阿练若..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G 1280经:此经叙述天人与佛陀之间关于..
 漫说《杂阿含》(卷二)~H 第44经(系著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家的阳台能供佛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浅论《维摩诘经》对魏晋士人的影响(果信)[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林光明)[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请教师父,就个人来说,自己结不结婚都无所谓,但是父母不同意,那是不是为了家人要选择结婚?[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无死的金刚心 第10章 顺风扬尘的流言[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融合的佛教 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栏目:董群教授]
 何谓「直观」?跟直觉有何不同?[栏目:禅名词FAQ]
 闻思修应避免的误区[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