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但言其有若干种,及其概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07
【第一四一则】
问: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但言其有若干种,及其概要?
答:修法概要:启请本尊加持已,先从不偏一类之平等心生起“知母”、“念恩”,以安住一切有情于佛地,而为“报恩”。次修“自他平等舍心”,次观“自爱执过患”,及“他爱执功德”,生起舍己为人之心,凡他苦我皆拔,凡他乐我皆予,七因果中慈悲之意即具,且较猛利。以不惟思为母,且思一切“觉窝有情”,纵未为母,亦有大恩故。乃转入正自他相换修法,愿以我过去不遗余力为自安乐之勤奋,转为他人,以过去漠不关怀于他人之态度,转对自己。相换法有“放出”、“取入”二义,颇公教授以“取入”为先,所缘境为悲,取众生之苦;次予出法,所缘境为慈,予众生之乐。如是拔苦与乐,总别修法共九种:首末各二种总修法,中五种别修法共为九种。初总修:拔诸老母痛苦观法;二,总修:予诸老母安乐观法;三,别修:移所缘先父母亲属,次中庸,次怨仇,思其诸苦,而愿拔其苦及苦因观法;四,别修:缘母予乐观法;五,别修:供母正报、依报受用观法;六,别修:想自化为善知识,为母说法,令母得闻正法,依法修行,由此得证地道诸果,以至成佛;七,别修:移所缘推之父及亲眷,乃至中庸、怨仇,亦复如前观法;八,总修:一切如母有情,皆离惑业,自之功德皆予诸母观法;九,末别修:一切所知障尽皆灭除,安置佛位观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下一篇: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对如是之言,应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师瑜伽法(资粮田)的观想方法
[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关于如何学佛的开示(二)
[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十二、上师的恩典 祖师在圣地西藏
[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在修学的过程中,看别的经典好处很多,可以天天念诵吗?这样算不算夹杂,或是对本传承缺乏信心?
[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相应82经 师经
[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九
[栏目:宽运法师]
如来大势力
[栏目:妙境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六六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本焕长老斋堂开示
[栏目:本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