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如归去
 
{返回 延参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2

不如归去

  “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一千六百年前的一位诗人反问自己的话:田园都快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归呢?而他也的确做到了,放下一切功名利禄,返璞归真,躬耕南山,回归了田园。
  千百年来,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奔波、人际的复杂让无数的人们渴望从喧哗走向宁静,从忙碌走向闲适。从古至今多少人为了追寻宁静,为了寻求心灵的回归,或隐逸田园或绝迹山林。但是,为了回归,为了内心的宁静,真的需要远离尘世,去寻一方清幽的山村或是一片静寂的深山吗?能够让我们踏实安心的,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个人,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份宁静。
  我们要回归的不是田园,也不是深山,我们要回归的是我们的心灵。是心灵深处的无欲、无我,是大爱和宽广。我们的心灵原本宽广得无际无边,自由得无羁无绊,干净得无尘无染,快乐得无涯无畔。
  我们应该已经明了,狭隘给我们带来的是困顿,愤怒给我们带来的是创伤,无知给我们带来的是迷茫,嫉妒给我们带来的是彷徨,冷漠给我们带来的是悲凉……. 既然我们真切地体会烦恼的百般滋味如此难受,那为什么还是紧抱着不放下,不从烦恼中走出来?我们深深地明白追名逐利的辛苦,那为什么还是不肯停下匆匆的步伐,还心灵一片自由?
  鸟倦飞而知返,鸟儿尚且会因为知道累而回归,我们却为何要一直在负累中把疲惫坚持到底,在烦恼中把痛苦放大加剧?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生活已经饱受沧桑,身心已经倍感疲累,此时我们的心灵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归呢?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所有生命的本性都向往自由自在。但是束缚我们的不是外在的环境。真正束缚了我们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我们心灵的迷失。你迷失在利中,就为利所累;你迷失在名中,就为名所困;你迷失在情中,就为情而苦。当我们喜欢什么、追逐什么,到时候它们就成为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把我们缠绕在其中。
  归去来兮!人心的欲望千千万,尘世的烦恼万万千,不如归去。从狭隘、嫉妒、愤怒、愚痴、傲慢、贪着中走出来,回归心灵的善良,坚强,包容,豁达、无私、快乐。也许,回归需要一种勇气,就如放下比拿起更需要担当,但是能因此就让自己的一生在烦恼无尽的沼泽中沉沦吗?归去,是心灵的呼唤,让回归成为对自己的一份承诺,一份信仰,唯有生命超越了自我,心灵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安详。


{返回 延参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想说一声感谢
下一篇:伤害别人是一种自欺
 管他青白眼
 苦乐年华作生涯
 唱首快乐歌 让心不复杂
 杨柳复青青
 有种生活叫放下
 人间总有伤心处
 为你哭泣是种伤害
 学会感恩 学会坚强 学会珍惜
 冷暖看生活
 重温友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灌顶与三昧耶戒(三)[栏目:侯松蔚教授]
 弟子已经受菩萨戒,对丈夫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看不顺眼,会起烦恼心,为什么?要如何超度两人的怨亲债主?[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从“生活禅”到“禅生活”[栏目:吴甘霖老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人只是常--反璞归真[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17 说究竟法[栏目:没时间老]
 反皮草的六点论辩(释昭慧)[栏目:拒绝皮草]
 参禅中的境界问题[栏目:妙祥法师]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净土法门之殊胜[栏目:大安法师]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讲[栏目:慧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