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五、四圣谛
 
{返回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五、四圣谛(sacca)

  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法的中心,是佛陀成道后初转*轮的内容。为什么称为「圣谛」呢?因为圣人才能够觉悟它们,完全了解四圣谛是如来的境界。经典以譬喻说明四圣谛甚深难解,犹如把一根头发剖裂为一百根,然后用弓箭去射那百分之一的发,很不容易射中,要彻底了解四圣谛很难。了解四圣谛,是最大的福报。不断地修习善法,克服五盖,了解五蕴,培育菩提分,当善法成熟,才能了解四圣谛。四圣谛有二种:有为四圣谛、无为四圣谛。有为四圣谛是用世间的慧去了解四圣谛;无为四圣谛要有出世间的智慧才能了解。

   《无碍解道》注释说明以四方面了解四圣谛:

  (一)「如」义,四圣谛是「如」,是平等无差别;

  (二)「谛」义,四圣谛是真理;

  (三)「无我」义,四圣谛是缘起、是无我;

  (四)「通达」义,四圣谛是完全的智慧。《清净道论》说:有苦,但没有受苦者;有作,而没有作者;有灭,没有灭者;有道,没有行道的人。

   有很多方法了解四圣谛,例如:可以用十二因缘的道理来了解。《无碍解道》说明,老死是「苦」,老死的因是生,生是「集」,若无老死与生,便是「灭」,引导我们朝向灭的境界是「道」。

   同样的,生是「苦」,有是「集」,无「苦」、「集」二者是「灭」,领导我们朝向「灭」的是「道」。

  然后,有是「苦」,取是「集」,无「苦」、「集」二者是「灭」,领导我们朝向「灭」的是「道」。这样可以继续往上溯到无明。四圣谛的内容,在讲解《转*轮经》时说明得很详细,这里不在重复了。

   【批注】

  (1) 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13 。

  (2)《杂.第706 经》,《大正藏》册2 , 页189 下。

  (3) 即一种有识不净相加九种无识不净相。

  (4) 致力界(ArambhadhAtu)是初步的努力。精勤界(nikkamadhAtu)是比致力界更强的精进,精进努力将懈怠抛在后头。不断精勤界(parakkamadhAtu 勇猛界)比精勤界更强,不断精进,修习善法。通过数数如理作意这三层次的精进,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参阅《正念之道》,页247 。

  (5)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82 。

  (6) 根据《南传阿毗达摩》有52 心所法。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0 。

  (7) 参阅《转正*轮》,页101 。

  (8)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2 。

  (9) 参阅《转正*轮》,页102 。

  (10) 乃释尊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轮时所度化之憍陈如、跋提迦、卫跋、摩诃那摩、阿说示五位比丘。

  (11) 五蕴的譬喻见《杂.第265 经》,《大正藏》册2 , 页69上。

  (12)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4 。

  (13) 参阅《清净道论》,页498 。

  (14)《杂》第1172 经,《大正藏》,册2 , 页313 下。

  (15) 六种动物:狗、鸟、蛇、野干、鳄、猕猴。《杂.第1171 经》, 《大正藏》,册2 , 页313 上。

  (16) 参阅《清净道论》,页498 。

  (17) S.35.191 Kotthiko.;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20 。

  (18)《杂.第721 、722 经》,《大正藏》册2 , 页194 上-195上。

  (19) 参阅《清净道论》页196 、293


{返回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开示 修习念处的成果
下一篇:禅修开示 法念处 四、七觉支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一、五盖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五、四圣谛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二、说法地点的殊胜
 禅修开示 心念处 一、前言:心事难测
 禅修开示 受念处 三、受是缘起法
 禅修开示 身念处 六、墓园九相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一、安般念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六、为何佛陀只说四个念处?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二、五取蕴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七、总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7 翻种子[栏目:元音老人]
 收益 Helpful Teaching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前行讲记 第九十二讲 前行备忘录-寿命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2[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年僧侣个案研究(丁敏)[栏目:其它]
 佛之修学法[栏目:太虚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自序[栏目:智谕法师]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栏目:月溪法师]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意(印顺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3)[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三部分: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
 2009年万盏法会2·开显解脱道之寿命无常[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