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大事之2:从「能知与被知」看生死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3

生死大事之2

从「能知与被知」看生死

梁乃崇教授

我们知道最纯粹的「能知」才是我们的真心,那么我们要如何找真心呢?只要用「被你知道的都不是真心」这个办法,你就可以探究真心了。「被你知道的都不是」这句话还要包括被你想到、感觉到的也不是,入定时看见了很殊胜的佛境界也不是,因为那些都是被你知道的,只要被你知道了就不是真心,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好用。

很多人修行到一个程度以后,会有见光见佛等殊胜境界出现,当然觉得很得意;但是大家如果看过《楞严经》的五蕴魔境,就知道这些都是魔境!怎么说是魔境呢?经文说「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把它当做是修成了,那就是魔境;如果把它看成是有进步的表征,那就是善境界。所以在修行的路上不管境界有多么殊胜,全都是被知的,而只要是被知的就都不是「真心」。

有了这一招,我们不但不会掉入魔境,还有一些灾难也不会掉进去。像是有人很怕被下符咒等等,这些事情是不是都是被你知道的?既然都是被知的,把它丢掉就好。所以「被知的都不是」不但可以让你找到真心,而且可以让你把所有的灾难都排除掉,真是非常有用的法宝!

这个法宝甚至还可以解我们的生死问题。从能知与被知的结构来看「如何面对死亡」,这个状况的深度比较深了,但原理还是一样,既然身体是被知道的,我们面临死亡的恐惧感也是被我们知道的,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能知,也就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死亡只不过像是换身体,就像旧车换新车、旧衣换新衣一样。

当然,在你还没有这样的体会时,你就是做不到;但是当你能够体会能知与被知的清楚区隔时,死亡对你来讲就不是问题了。(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能知 被知 楞严经 生死 真心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死大事之1:认识「能知与被知」
下一篇:生死大事之3:死即是生,生即是死
 放生的现代意义:环保放生
 本觉之4:进入「实相」的两种修法
 精进与贪有何不同?(上)
 长命基因的源头是菩提心
 去除我执是开心的事
 「神话」是灵魂得以进入世界的衔接桥梁
 尊重主动权,才是真平等
 生活修行之5:有贡献,才有报酬
 交易可能产生的「间接损害」
 身为主人的品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现象学方法分析佛教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栏目:李四龙教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3[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第十八则:结婚比丘非僧人[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您怎么看待这句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俱舍问答[栏目:索达吉堪布]
 凡夫分别于住上 菩萨分别也不住(释普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业的转化(益西彭措堪布 )[栏目:四力忏悔]
 把根留住[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掌握主动权,就是体验能知能觉[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C 第371经(食经):本经从四食的角度,阐述纯大苦聚的产生根源(即四食)..[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