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宣隆大师传 7、沙弥时对当时流行的一些预言的解答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0

宣隆大师传:7、沙弥时对当时流行的一些预言的解答

  一天,耶拉大师问迦韦师有关当时流行的几个预言,以下的记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问〕 你看见那里的美铁拿湖(Meik-hti-lar lake)吗?

  〔答〕 是的,大师,我看见。

  〔问〕 那个湖现在形成了四个水池,人们预言说:「美铁拿区域出现了四个水池,八万多个『Vijjā』将会出现,想得到利益的人就要经常到『Pho or bellows』那里去啊!」迦韦师,这些字句应该怎么理解?

  〔答〕 大师,你可以先给我们解释『Vijjā』这个字吗?你指哪种『Vijjā』?另外,你认为『Pho』的意思是什么?

  〔问〕 我认为『Vijjā』是指炼金术师(Alchemist),或是一位有天赋才能,且已通过学习医术、魔术方阵、炼汞术、或咒术等而有一定成就的人。而『Pho』是指冶工或铁匠用的火炉风箱。

  〔答〕 大师!『Vijjā』是指已经证得道智的圣者(Ariyā)『Pho』是指入息与出息,或是,安那般那(Ānāpāna)。

  耶拉大师连声说对,除了称赞迦韦师的解说外,也承认了自己的误解。从那天起,耶拉大师掉弃一切与炼金术有关的想法、器具与石头原材料,专心修习安那般那(Ānāpāna)。

  耶拉大师继续追问迦韦师当时流行的预言。

  〔问〕 有另外一个预言说:

  「二千年过去了,市场正在收市,要买就快些啊!很快便没有东西买了。」迦韦师,这预言该怎么理解?

  〔答〕 大师!我的理解是:佛法(1)(Sāsana)已经超过二千年了,就好像市场快要收市,现在正是修习(可导致涅槃的)内观禅的时候,有意求道的人若肯奋力修习内观禅,便有机会根据其累积的功德或波罗蜜(2)而获得理想成就。

  接着,耶拉大师又问迦韦师下面的预言:

  「水池干涸时,鸟儿便会到来;

  鸟儿到来时,田地便会准备好;

  田地准备好时,耕犁便会被搁置。」

  迦韦师跟着解释道:

  「大师!水池干涸是指第一个会出现的燕简大师(Inn-ghan Sayadaw);

  鸟儿到来是指第二个会出现的吉吞大师(Nget-Twin Sayadaw);

  田地是指第三个会出现的雷迪大师(Ledi Sayadaw);

  最后,耕犁被搁置(Htun Sinn)是指我,

  因为我是卸下耕犁后出家的,所以很多人都称呼我为『放下耕犁的僧人(Htun-htaungmonk),他们给我什么外号都无所谓,反正当你放下耕犁时,那些垃圾一定会被除掉的(指』放下一切去修行的人,最终都可清除烦恼污染,达致开悟的)。

  耶拉大师对他的解释很满意,连声称道:「是啊!是啊!真是一针见血!」

  迦韦师趁机向耶拉大师请求说:「大师!我不想继续修习遍处(Kasiṇas)(3)了,因为此种修习只会令我得到定力与神通力(超能力),如果被人知道,很多人都会前来找我,要我帮他们医病、预测命运或寻找失物(如物、牛只或人等),很快我便会成为一位巫师了。」

  (注:巫师是指巫医、道士或算命先生之类的人物。)

  当时,耶拉大师(Yay-lai Sayadaw)与郎仑大师(Nyaung-lunt Sayadaw)曾有共同协议:谁要是证得了出世间智(4),一定要通知另一个人。耶拉大师没有忘记这个协议,于是派人送了一封信给郎仑大师,大意是说:「虽然自己还未证得出世间智,但他的寺院内却有一位沙弥证得了它。」于是,郎仑大师便应邀到了美铁拿镇。他其实并没有任何奢望,因此,一见到耶拉大师便说:

  「当种子有刺的灌木丛出现时,清理好用来打谷的地方就会被破坏;当结过婚的人成为比丘前来寺院时,寺院就会被破坏。」

  (注:这是当时缅甸流行的俗语之一。有刺的种子被风吹到打谷的地方,就会混杂在谷子里,造成妨碍。)

  对于这种评语,耶拉大师回答:「大师啊!请不要妄下断语,你考问过迦韦师后再说吧!」当郎仑大师正想提问时,迦韦师突然向他提请:

  「大师!在你问我之前,请先答应我一个请求:由于有世间与出世间两种东西,所以,请大师在问我世间的东西时,就局限在世间的范围内,不可提及出世间的东西;同样,在问我出世间的东西时,就请局限在出世间的范围内,不可提及世间的东西。若混杂一起来问,则恕难作答了。」

  郎仑大师觉得迦韦师有些自大,心想:「他真的小题大做。」于是,大师便打算在第一天只问他出世间的东西,第二天才问他有关世间的东西。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宣隆大师传 8、沙弥时回答熟悉经藏的郎仑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下一篇:宣隆大师传 6、沙弥时回答耶拉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17、回答唐达镇僧团领袖、最高大哲士唐达大师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4、缅甸文原著 序言
 宣隆大师传 35、善与不善(开示)
 宣隆大师传 3、前言
 宣隆大师传 29、 法住(Dhamma Vihāra)(开示)..
 宣隆大师传 37、云雀的故事(开示)
 宣隆大师传 44、卢简拿打法师在敏建镇的一次说法摘录
 宣隆大师传 27、法(Dhamma)的特质(开示)
 宣隆大师传 21、道智(Magga Ñāṇa..
 宣隆大师传 45、两位比丘朋友的故事(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皆大欢喜 佛法所在,必为第一[栏目:往事百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