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二、三种发心
 
{返回 太桥旦曾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0

  二、三种发心

  皈依者的心态

  皈依者需要具备上、中、下三种不同层次的发心。这三种皈依发心的对境都是三宝,但皈依者的心态各有不同。

  下等的皈依发心,是由于惧怕去三恶道受苦,希望获得人天的快乐,而寻求皈依。这不是为了求取究竟果位,而是为了获得世间的快乐来求授皈依,被称为“下士”。

  中等的皈依发心,是因为惧怕轮回而不愿承受轮回之苦。他们没有想到利益众生,只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解脱,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中士,是中等动机的皈依发心。

  上等的皈依发心,是明了一切众生如同我们的父母,他们如今都在轮回苦海中受苦,因此要皈依,修学佛法,让如母的众生能够脱离苦海,成就佛道。为了一切众生而皈依三宝,这是上士,称为上等动机的皈依发心。

  当我们在皈依时,应该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态与动机是哪一种。应该激励自己做出上等的发心,求授皈依,修学佛法。

  皈依时要具备两种心态上的因缘条件,才算是获得了皈依戒,并非仅仅从外表上剪剪头发、领受到法名和皈依证就算是皈依了。

  “因”有二种,共同的说法是“信心”,密乘的说法是“虔诚心”。少了信心与虔诚心,就无法获得真正的皈依。就像经典中说的,若不具备基本信心,佛菩萨一切善法的功德都不能获得。因为没有信心,就无法获得真正的皈依戒,也没有办法获得菩萨戒、更无法获得密乘戒而层层精进向上。自己是否求授皈依,决定权在自己,重点是要反观自己对上师、三宝与所皈依的传承是否具足信心和虔诚心。若没有信心、虔诚心,只是别人拉我们来皈依,这不是真正的皈依,只是表面上的皈依罢了。知道了皈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么,“求授皈依”则是更重要的事!

  是否真正皈依佛教,其差别是主要是看佛教徒与外道两者之间认同的差异,换言之就是自己是否承认三宝。佛教徒与外道的分别绝非取决于外表,不是以谁长得丑或美来决定的,是外道还是佛教徒,其区分的重点主要是在于自己是否承认三宝。有些人说,佛教与外道的分别,依据是“有无皈依”这个论点,但也不能这么讲。皈依应是建立在 “苦的感知”之上,并想寻求依靠和救护。佛陀是已经远离了一切苦,并获得了究竟安乐的佛果位,因此佛陀没有皈依,也不需要皈依。但我们能就此说佛陀不是佛教徒么?仅仅以“皈依”来辨别佛教徒与外道是有争议的。我们说皈依的确立应取决于是否承认或相信三宝。

  在承认三宝之后而做的皈依,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徒,才能与外道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确立了真正的皈依之后求取任何教法、戒法、灌顶、密乘戒等,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获得了上述的教法和戒体。因为正确的基础已经建立和具备了。


{返回 太桥旦曾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三、三宝的意义
下一篇:《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一、究竟的皈依
 我们的内心
 金刚乘与现代人
 居士修行到什么境界或者获得什么样的感应,算是达到佛法的一阶成就?..
 闻法的动机
 精神病是由什么样的业力引起来的呢?
 世界观
 步入实修之道·修行的成就
 生活中如何修行佛法
 保持少欲知足所带来的快乐自在
 修持菩提心的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王胡挨打[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要我教他 如何赚钱[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苦—解脱:古代印度宗教思想模式(唐秀连)[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十义量 因缘业果义第六[栏目:韩清净居士]
 答疑释惑 深信因果篇[栏目:大安法师]
 醒梦辩论歌·幻乐众音[栏目:醒梦辩论歌]
 精神分裂症是造什么业而成的?要如何消业障?[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如来藏的修行原理:转依[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心魔不起,外魔不现[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