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的人听说某部法本非常高深,就千方百计弄到手收藏。虽然看不懂,仍颇为此自豪。请问您觉得这样能够解脱吗?
 
{返回 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5

有的人听说某部法本非常高深,就千方百计弄到手收藏。虽然看不懂,仍颇为此自豪。请问您觉得这样能够解脱吗?

记得上师说过,没有一个人成就不依靠上师!仅仅有法本,没有上师的实修引导,自己盲目用自己的慧命做实验,可真是件可怕的事情!只有清净的传承才具有保证作用。

(1)宁玛派的观点

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之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

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未宣说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所见到的现有法中无有一人以自我杜撰及胆大妄为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事实。如此,如果说自己以及一切众生对于歪门邪道颇有造诣,而对于诸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则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上一般晕头转向。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获取珍宝的先例。因此说,上师善知识和善道之友是实现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引导者,故应恭敬依止上师善知识。[2]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宁玛派大师华智仁波切的意思是说,从佛教的历史到现实,没有出现过一个不依止上师善知识而成就正果、解脱成佛者。佛教的经、论、律三藏和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续部中亦没有无师自通的觉悟者的记载。一切善男信女若没有善知识的教化启迪、正确引导,就像一个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里一般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所以,上师善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是和无上佛陀毫无差别。

(2)黄教的观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廑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密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曾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多宝讲寺的敏公上师曾说“自己看书是不行的。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一步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之后,然后听闻正法,经常讲啊,教授教诫,这就是有传承的,然后,听了之后,如理思维,听了之后……听了之后,变成了认识,这个认识要跟我们的思想,合在一起,那经过了思维的,考虑,把自己的如何把自己的心,跟身口的距离拉拢来,合而为一,要多多思维,这就是修,思维修。那么这样子的修要定中,定中的把这些道理贯彻修之后,那么带来的果呢那就是能产生一定的正信,也能断烦恼。那么所以说呢,真正的下手呢,要从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下手。”


{返回 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前行太浪费时间,最好直接修顿超。请问您认为这样真的能快速成就吗?
下一篇:有的人遍寻名声显赫的大德与妙法,希冀以此当下开悟而省却诸多修行之苦。您觉得这种愿望真的能实现吗?
 有人修法时不是瞪眼就是眯眼,要不就是紧盯目标或者反复想:“我这样睁眼对..
 有人看到流浪狗仅仅布施一些食物;有人有食物而未布施,仅仅内心发愿这条狗..
 诸多调心之法,为何禅修尤为重要?
 有的人一听闻某法殊胜,尚未深入理解法义即急于投入实修,请问如是做法可能..
 初步修行如何做到“不松不紧,自然端坐”?禅修时坐姿如果过紧或过松有什么..
 往昔历代传承祖师皆依三清净而成办解脱。请问何为三清净?
 有的人听说某部法本非常高深,就千方百计弄到手收藏。虽然看不懂,仍颇为此..
 观修人身难得对于修法的意义为何?
 初步尚不能做到双盘时,该如何行持?
 一般来说,菩提心分为哪两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人从孝亲尊师做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冬至天之半 天心无改移──冬日随笔[栏目:宽运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从坚定佛教信仰来竖立导师形象(悟实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新广论讲记1)[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无量寿经讲记 慈氏述见 第三九[栏目:净空法师]
 脊椎人生[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佛法概论 绪言[栏目:佛法概论]
 连起心中的线[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栏目:宋高僧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