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五)如何理解加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7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五)如何理解加持

  【顶礼上师本尊空行!】即顶礼三根本。

  我们修行和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加持,但所谓的“加持”不在于形式之上。例如有时导师会把书放在你的头上,并且念一些吉祥偈等等,这些形式都只是加持之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加持。只有当我们依靠加持之缘精进修持,并且令烦恼逐渐减少,功德逐渐增上,才真正得到了加持。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时时都以大悲救度着众生,未有刹那停歇,但是众生能得到多少加持,则有赖于个人的信心等多方面条件。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正在遭受病痛、短寿、福报浅薄等各种折磨。难道诸佛菩萨对他们没有大悲吗?当然不是,任何众生都在诸佛菩萨的大悲摄受之内,但是能得到多少加持,则需视因缘而定。

  我平常会收到很多祈请加持的请求,因此为了便于提示,我会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前面,打坐期间着重于这方面的观想。一想到众生由于宿世业障沉重的缘故,今生遭受这样的痛苦特别需要帮助,就尽可能在境心分不开的状态之中安住,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消尽众生的一切障碍。

  当然我们如是祈请诸佛菩萨加持之后,从显现上可能会有一些效果,诸如烦恼减少、信心和慈悲心增上,或者病痛消除、寿命增长等,但是我们通过这样的观修是否能帮助所有一切众生当下就减除痛苦?可能还需要观待因缘是否和合。

  例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如同父母般时时关照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但是我们还是在遭受痛苦。难道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大悲摄受我们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自己认为没有当下得到加持,可能还是个人业力沉重的缘故所致。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诸佛菩萨的加持不一定仅仅通过美好的现象来呈现,痛苦也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

  需知,我们得到加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快乐,而是为了生生世世的解脱。要成办解脱,必须消尽自己的一切业障。而消尽业障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修行消尽恶因而呈现快乐;另一种是通过遭受痛苦来成熟恶因,消尽恶因。有些人由于宿世业障太沉重的缘故,想要迅速获得解脱,可能就需要暂时遭受一些极大的痛苦,早日成熟果报,消尽恶因。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显现上我们虽然在遭受痛苦,但这正是诸佛菩萨的一种加持。

  由于求乐避苦的习气,我们总认为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并且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得到加持,其外的一切都和加持无关。这样的理解并不圆满。如果快乐是加持,痛苦就不是加持,如何能达到平等?若不能达到平等,如何能成办解脱?所以细致观待,当我们将加持片面地理解为痛苦和违缘障碍的快速消除时,已经和我们追求的目标大相径庭了。因此在我们身心感受痛苦时,更要生起净观——这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并通过自他交换、自轻他重等菩提心修行,将痛苦转为道用。我相信此时所感受的痛苦可以消尽更多的业障,令最终的快乐得以呈现。这就叫加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六)调伏内心才是修法之根本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五)端正心态而调伏内心烦恼
 圣者言教 第三课(三)修行的力量让我们勇敢面对无常
 圣者言教 第三课(七)调伏烦恼的两种途径
 圣者言教 第二课(六)闻思修与调伏内心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四)显密在积累资粮方面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一)略说回向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八)无记并非解脱之见解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六)调伏内心才是修法之根本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一)不善业之意业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九)密乘发心的殊胜之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佛学 第五章 天台佛学研究 三、天台佛学中的净土思想探讨[栏目:曾其海教授]
 如何认识佛教——白塔寺地藏殿开光法会暨佛学讲座[栏目:海空法师]
 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栏目:真禅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六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是生产之原地护佛教即所以护国护民[栏目:守培法师]
 梵呗略考[栏目:法藏法师]
 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栏目:仁清法师]
 馨德懿行垂后昆——纪念弘澈大和尚[栏目:达亮文集]
 离婚的丈夫忙着工作,放任小孩,如果我带回来住,是不是尽量把这孩子带去小沙弥园,这样孩子比较好?[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