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是指导生活实践的真理智慧
 
{返回 真圆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5

佛法是指导生活实践的真理智慧

真圆阿阇黎

佛法是真理智慧,释迦牟尼佛证悟此真理体系。设若释迦牟尼佛没有证悟佛法,佛法真理依然恆古常尔。
牛顿三大力学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设若非牛顿发现,马顿发现可以不?驴顿发现可以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人都可以。三大力学定律在狭义宇宙中是公理性规律,并不因为是牛顿发现的,就可以理解为牛顿发明的。

同理佛法亦是如此,释迦牟尼证悟佛法,并非释迦牟尼发明佛法。所谓佛法是释迦牟尼创造的,究其实质乃是将佛法视为教条,实质无异于诽谤佛法。

佛法是指导实践的智慧,就是一切道理于佛法中昭然若揭,我们所做的只有依照佛法落实到脚下。那些试图不断“研究”佛法的,大多溺毙于佛法的文字相中。请问研究者行为上落实了六度万行不?如果没有即便名相娴熟,也是纸上谈兵,成佛犹如“画饼”。在我们近代先祖接受西方现代科学观念以前,佛教中的大德善知识如此“研究”佛法吗?现代科学的哲学观毕竟不是完善的,用物质实证主义的教条规则“研究”佛法,只会导致佛法的灭亡。因为“研究”结论既无关乎智慧,亦不能积累福德。“研究”结论既然没有智慧,那就是文字垃圾;“研究”既然不能积累福德,那充其量是无效劳动,最多是沽名钓誉。

佛法的修行实践反复强调“戒定慧”,实质就是修行者的行为规范。

“戒”是行者对一切有情的誓愿,亦即菩提心之本;

“定”是超然物外的无欲清净,亦即菩提行;

“慧”是无明转化而来的有情本具如来藏光明,亦即菩提成就。

佛子们都想弘扬佛法,而弘扬佛法必须具备“戒定慧”。没有大慈悲的弘愿,没有利益一切有情的初心,换言之没有大菩提心,弘扬佛法充其量是人云亦云的“现烧现卖”;没有在生活中落实慈悲喜舍,没有真实利益周围的有情,试图弘扬佛法无异于贩卖“假冒伪劣”;贪嗔痴纠结缠缚,若言弘扬佛法,最多是“痴人说慧”。

戒定慧就是我们慧命健全的标志。试设想一个肢体不健全的人,能高举旗帜吗?

佛法的弘扬不是靠研讨会和研究论文,而是靠行者的六度万行实践!


{返回 真圆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平等利益
下一篇:和气生财
 《理趣经》简牍(全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般若佛眼佛母瑜伽观行法》简识
 灌顶
 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感恩铭
 杂说
 学密更须熟读相应经典
 阿弥陀佛读音简释
 五大虚空藏菩萨瑜伽观行法浅识
 智慧与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蝾螈[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作自己的主人[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菩萨的三种特质[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禅机和转语[栏目:蔡惠明居士]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七天 好处修厌离娑婆欣往西方[栏目:智谕法师]
 香的语言[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死魔[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佛教在新中国[栏目:巨赞法师]
 没有身心的境界 涅槃的种类[栏目:法增法师]
 已受在家菩萨戒是否要诵戒?[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