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笔记》第二部分 前行修法:一、共同外前行(一)暇满难得 3(下)
(续)上述八种心态在修行当中会反复出现,我们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保持觉察,随时应对;虽说有时候也吃败仗,但仍然是解脱道上的战士。而下面要讲的八种情况,可以说一旦出现,我们就算被解除武装、就地解散了,根本入不了解脱道,所以又称为断缘心八无暇,或称解脱灯灭。
一、为今束缚:被今生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等紧紧束缚,一心为了他们辛勤劳作。营营役役为家计,噩噩浑浑白了头。世人大都如此,惟是不明白:生死只在呼吸间,一口气上不来,再怎样家大业大也要撒手,再亲的人也不得不分离。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有人说:家里绝不能没有我,我若不在了,家人没法活下去。可是真等他死了,家里人照样活,照样男婚女嫁,心安理得。谁也没法替谁死,同样,谁也没法替谁活。做父母的可以为了子女不顾一切,造恶不怕深重,而子女的苦乐依然只能自己承当。同胞手足,一样的血脉,一样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遭遇却不会相同,有时候福报的显现、苦乐的感受甚至会差别很大。由此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业报。各有各的造化。既是有缘相聚做一家人,就彼此珍惜、尊重,不要试图用贪爱去束缚对方,由爱生怨,由怨生恨,枉自荒废珍宝人身。
二、人格低劣。学佛的基础是贤善的人格。若为人狡诈邪恶,即便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也很难转向正道。
三、无出离心。一般人,你若问他是否畏惧轮回的痛苦,他八成会说不畏惧,生活不算十全十美吧,但还凑合。你若再问:同样的人生愿意再活一遍吗?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大概多数会说不愿意,为什么?风风光光也好,多灾多难也好,那都是外人眼里的热闹。生活的滋味,好坏冷暖,只有自己知道。不想重来,其实还是畏惧呀。换种活法,一样。出离心不是佛陀的发明创造,说白了,它就是彻底的“不想重来”。如果觉得生起出离心有困难,那就想想自己这几十年的生活,前尘往事都在心里过一过,然后问问自己:还想不想再来一遍?把那发自心底、自然流露的“不想”留住,不是这两个字,是那种感受。经常这样做,或许慢慢会生出微弱的出离心,再通过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等四种厌离法,不断加以巩固。
四、无有正信,对佛法与上师没有丝毫信心。佛陀不鼓励大家盲目相信他说的话,而是要通过思考和实践去验证。要把佛陀的教言、世间约定俗成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以及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去了解现象。佛教鼓励的怀疑精神是一种求知精神,而不是出于偏见和情绪。有些人对佛法并没有认真了解过,仅是道听途说便断言佛法不可信,我想这是非理性的。什么都不信并不代表客观、清醒。
五、对正法没有希求心。虽然也知道轮回皆苦,当求出离,但就是改不了为今生筹划操劳的习惯,生不起强烈的愿望要去修学正法。
六、以欢喜心对待恶行,造恶业后毫无愧疚,反而认为做得好、做得对。恶业可以通过忏悔来对治,若对造恶生欢喜心,不忏前戒后,恶业则无以对治,以致身语意三门与正法越离越远,解脱无从谈起。
七、失坏律仪。佛陀制定戒律是为了遮止下堕恶趣的因,如果失毁律仪,便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就共同乘别解脱戒而言,破戒须具足对境、动机、行动、结果四因,这四个条件都具备,算破戒;只具备其中部分条件,虽不算破戒,但有违犯戒律的过失。我们应该时时观察自己,看是否失坏了四根本戒(杀、盗、淫、妄)。即使失坏了其中之一,也不要就此放弃,而应精勤守护其余三条根本戒。倘若破戒,一定要如理加以忏悔。很多上师都说过:具戒而心怀傲慢的人,不如破戒而至诚忏悔的人。从一开始受戒就没有失坏过,当然好;失毁了戒律但能如理忏悔,同样好。若发自内心忏前戒后并真心随喜其他具足戒律的人,那么自己也就成为具戒者。进入大乘菩萨道后,若退失了愿行菩提心,则一定要在昼夜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内加以忏悔,才不致于犯根本罪。
八、失毁密乘誓言。所有密乘戒都包含在身语意的誓言中。身誓言,不凌辱上师和金刚道友的身体。语誓言,不违背上师和金刚道友的秘密嘱,上等持戒者不间断念诵本尊心咒,中等者在十五、三十或昼夜六时念诵,下等者每个月里有念诵,极下等者每季度有念诵,最下等者也要在每年神变月里念诵,努力做到如此定期念诵不 间断。意誓言,涵盖在守护十种秘密及不扰乱上师、金刚道友的心当中。进入密乘后以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破三昧耶戒,后果极其惨烈。守持戒律,务必慎而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