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五节 无情说法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8
  第五节 无情说法
  禅宗里最早讲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无情之物也有佛性,无情也可成佛的,是牛头宗法融。后来慧能弟子南阳慧忠国师更进一步认为:不仅无情有性,而且无情也在说法。无情说法只有无情才能听得到,人是无法听到的。石头宗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也同唱无情有性和无情说法的论说。
  石头希迁在回答门徒的问题时,有这样的话:
  问:「如何是禅?」师曰:「碌砖。」又问「如何是道?」师曰:「木头。」〔注释:《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4,《大正藏》第51卷,309页下。〕
  这是为了截断提问者向外追求所作的回答,这种回答明确地表示了希迁将道与禅视为一事,也就是以道论禅。而且他认为道与禅遍于一切、无所不在。连无情之物的碌砖、木头也是禅,也是道。实质上这是无情有性说的一种变相。
  洞山良价因对慧忠国师的无情说法未究其竟,曾向洪州宗人沩山灵佑请问,灵佑又介绍他到云岩昙晟那里去讨教:
  既到,云岩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云岩曰:「无情说法,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云岩曰:「我若闻,汝即不得闻吾说法也。」曰「若凭么即良价不闻和尚说法也?」云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无情说法也。」师乃述偈呈云岩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可知。」〔注释:《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5,《大正藏》第51卷,321页下。〕
  云岩和慧忠的观点一样,也认为无情说法只有无情得闻。良价通过参究,领悟到无情说法是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感官难以直接感知的,也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人们通常是耳听声,眼观色,而对于无情说法则是「眼处闻声方可知」,言外之意是只有自心才能直接体悟到。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讲,良价因涉水睹影而悟云岩「即遮个是」的意旨是得闻无情说法的结果吧!
  从佛教理论思维来看,有两条理路通向主张无情有性、无情说法:其一是吸取中国传统的道无所不在的理念,结合佛教的真如遍在的思想,强调道、真如遍于无情,由此无情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甚至也在说法;另一条是按照佛教的万法由心造,即万物不离心而存在的理论,无情之物也是不离心,心物一体,而心是有知的,有佛性的,无情之物也由此而有知、有佛性。这是分别从宇宙本体和主体本体,即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推论出无情有性和无情说法的命题。但这些命题并不是佛教各派都赞成的,在禅宗内部,荷泽宗就持相反的立场。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六节 一心为宗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四节 无心合道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二节 心地自然..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四节 佛教神不灭论与中..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汉、魏..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二节 南顿北渐..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第一节 印度佛教语言观..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四节 中国佛教因果报..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第四节 禅宗的「不立文..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二节 佛教对道教..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四节 心性思想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微光火柴[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从佛教角度来探讨——美满婚姻生活 目录 达摩难陀长老简介[栏目:美满婚姻生活]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二 劝信愿真切[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28 对坏习惯一点都不能沽息[栏目:本性法师]
 上天竺观音大士殿重建碑[栏目:太虚法师]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宽运法师)[栏目:精进]
 四十四、金老板[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