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神光自断其臂,乞达摩大师示其无上心法法要,达摩大师为其愿心所感,乃为易名慧可。(缘起於现象界,神光祖师为求法捐躯,诚可感也。奈一时勇猛断臂,又蒙师接纳为弟子,实百感交集。)
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心动者,性之用,心不宁,乃烦恼业识作怪也。)
达摩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既不宁,将心拿来,可与你安心。)
曰:「觅心了不可得!」(心是无形无相,无青无黄,若欲拿出,了不可得。能悟此心为幻有之真理者,终可证圣。)
师曰:「我与汝安心竟。」(烦恼起於业识,皆是虚幻不实,了知此心本来是幻,已可入道矣!)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我们一切的心,包括烦恼心、欲望心等种种心意念,要想将起心动念的那个心找出来,是没办法找得出来的,所以一切的心了不可得。这样来说的话,烦恼有没有真实?烦恼是不真实,一切的相也都不真实。
举五百比丘故事为例,五百罗汉跟着释迦牟尼佛在修行,这五百个罗汉神通俱足,证得五通,就是少一通,漏尽通没证到!「漏尽」就是断一切烦恼,内心的、外境的一切现象,冲着我来的时候,我能如如不动,不起心相应,不以我的习气去挂碍,这就是证到了漏尽通了。
修佛法第一个要证的是,破掉我、法二空智後,即证得漏尽通。漏尽通证到了,再回看世间五神通,当行者心清净时,世间五神通自然就现起,此过程是佛教徒修行的正常路径。修小乘佛法或世间禅定者,修到四禅境界时就发神通了,佛法以四禅为根本,行者於此禅定中,若欲转缘,学一切事,随意成就,一切神通变化,莫不从此定出。但处四禅境即将进入无色界定,无色界的第一处定即空无边处定。
入无色界就得要破色身,即禅宗讲的打破黑漆桶,而处在四禅境界时,色身已是快要破了,此时起心动念很快意。在这当下,欲学一切神通变化,求一切事,心很灵敏的可起神用,也就在这时开发出五通来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都可实现。
五百比丘是修世间法,我空、法空等解脱法是有听没懂,所以没证到漏尽通。因为他们有这些神通,以神通智观看自己过去,曾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等重大罪业。无明时,什麽事情都做得出来,偏偏他以宿命通观自己过去时,看到了哪一世犯了什麽?哪一世又犯了..,罪业无量无边。
此等比丘观自罪业後,心不能释怀,非常害怕。於是,一齐来找释迦牟尼佛,说:「世尊!你讲很多法,但是我们学得不究竟。为什麽我们在观自己过去因缘的时候,内心不能超越,而会产生罪恶感、会害怕呢?」等於是说:师父你教的不好,大有兴师问罪之意。
此时,坐在世尊旁边的文师殊利菩萨就站起来,依佛的威德力,手拿着他那把智慧宝剑,一直往世尊身处逼去。文师殊利菩萨假借拿着宝剑要杀释迦牟尼佛,这举动代表什麽?就是欲杀佛 出佛身血!这是重罪,以下犯上,菩萨要杀佛世尊。文师殊利菩萨一直靠上来,快到释迦牟尼佛身上时,世尊认为差不多了,就说:「好了!停止!停止!演到这里就好了。」
然後对五百比丘说:「你们看到文师殊利菩萨要杀我,就像你以前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一样,但是这个要杀我的事情,起码是数分钟以前的事了,现在回想这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过去了,虽然阿赖耶识把它记起来,所以你的神通可以观察到以前那个时候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但当心念起的时候,境已经是过多久了呢?有的时候是几百千亿年了,刚刚文师殊利菩萨所做的这一件事,已经是过了几分钟了?但不管几分钟或几百千亿年,事实上都已经是过去了。此境在这时从内心现起时,这些心有没有真实相?有没有真能找到它?心是虚幻不实在的,要抓,抓不出来,所以这样的话,有何可怕?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些重罪有什麽好挂碍的?」
话虽如此说,但若无修证到我、法二空理,一切内心所想的,所现的幻境,不能离、不能无住,它虽是不真实的,但是我们的习气还是会去相应、去烦恼的、会随业缘去流转。故理解是一回事,证得又是一回事,不要以意解当证得解脱道。
习气是怎麽来的,是你把它一次又一次地薰习而来的,故薰习的行为才可怕。如果以男女关系来说,男生看到一个女孩子长得很庄严、很漂亮,如果光看了一下就过去,也就没事了,因为你不住境生心;如果你看进去的话,就会心想这小姐很漂亮,就会再起第二念:我能不能来追她?起这个念头,那就是无事找事了。若随意又骑车到她前面去,又再看一次,本来一次看过了,现在看两次,就再薰一次,然後越看越漂亮,又起了贪爱心,找机会、制造机会等等事端都来了,电影不是常常这样在演吗?
当约会与她讲的话,回去後天天在想:我跟她讲些什麽,然後她答些什麽,从头到尾又薰习一次。一直在想,想得太多了,不行!沈不住气了,明天一定要再去找她,如此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如果你懂得我们的心是薰习而来的,越薰越厚,越薰越重,这爱欲的心就越来越重了。
每个人对某贪爱的事,就是这样来的,修行人要警觉,譬如以抽烟来讲,以前有人说要抽烟能上瘾,就在吃过饭来根烟,也就是「饭後一根烟,快活似神仙」。真的!为什麽?因为饭後唾液跟留下的残渣,起了化学作用,再跟尼古丁搅和在一起就会发甜。
年轻时,我也曾偷拿哥哥的烟学着抽,抽一抽,也抽不出什麽味道来,好辣!有什麽好抽?但是有一次,刚吃过饭拿根烟来抽,嘴巴却发甜了,从此後我就不再去碰它了。为什麽?再碰下去的话,习气一回、两回、叁回一直薰下去,就变成烟枪,拿不掉了。
所以,有智慧的人开头就要小心,碰到有你喜欢的东西时,就要警觉!不要记到心里面去,不要一直喜爱下去,要转!这个心就不会再去薰,不薰的时候,就能容易说:「不薰就不薰。」若已经太慢了,沉迷下去了,要怎麽办?已经过好几个月,甚至於好几年了,你已经交上这个女孩子了,现在要如何摆脱呢?自己提醒说:不要再想了。但不想不行,已经薰得太重了,当念头起来的时候,要转、转化!把想念她的心转掉,用念佛的心来转化,马上念佛,不再想她,因为你一想她,又薰一次,然後好几个钟头都在想,那不糟糕了。所以,我们对某个喜爱的人也好,或某件喜爱的东西也好,甚至於你喜欢去赌六和彩也好,或者是去玩股票也好,已经玩上瘾的时候,这个贪爱的心,就会一直冒起来。
如要修行,你就要转其念,一下子转不了,就要藉念佛的力量来转。如果你有定力的话,看!清清净净用空无的真心,去看你这个妄想心,因为这个心是不真实的,为什麽要把它当真呢?你说你要买股票,这个心念起来,你也不去买,有什麽关系,让它起来,你看着它,这是修行人观心的境界。如果你还做不到这个,因为观心要有个基础境界,就是真心、妄心要能够分离,这两个心能够分离才能够观得起来,用真心来观你的妄心,它起心动念,你知道它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观它在起什麽念?想哪一个人?起了善心?起了恶心?起了害心?都可以知道你还有什麽习气。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修行是修不上来的。
用佛号也好,用数息法也好,种种方法都是在转我们以前所薰习的习气,这习气转完了,你就自然清净了,即使不清净,你也有能力面对着它,一切心了不可得,就不会去挂碍「他起、他灭」,观他就好了。
2. 释题
这个公案在讲「心不可得」,它从哪里来的呢?从神光组师处来。神光组师很小的时候,智慧很不错,读了很多书,後来去游学,游到洛阳附近一个寺庙出家了,师父帮他剃度完了,又去游学,到处去参访,参访完回到寺庙来,天天只管打坐,打坐!打坐!有一天突然头上冒了几个包,这个包不是被水烫到的,是头盖骨起了窟窿,这里长一个,那里长一个,头很痛。隔一天就跟师父说:「我头很痛!」师父一看:「不得了,你的头怎麽变成这样?头上有好几个窟窿。」这时候空中传来声音说:「这是个善境界,是他的相在转。」然後又告诉他说:「你现在不要在这里光打坐,你的缘在南边不远的地方。」於是他就问师父:「南边不远的地方是那里呢?」师父想了想说:「南边不远的地方大概是嵩山,嵩山有个天竺来的和尚在那里面壁,大概是你跟他有缘。」面壁其实是在等待有缘人,达摩祖师已经修得很好,不必再面壁修了,只是在那里等待因缘。
所以他就南下,到嵩山少林寺去亲近达摩祖师。天天服侍他,做一些劳力的事情。一天天过去了,从来没有听到达摩祖师跟他讲一句佛法,或开示一句话,他很懊恼,这样下去不对呀!内心就着急,刚好是十二月的某天,雪下得很大,心血来潮,今天不进屋去了,若师父不教佛法,就在外面站。
已隔一天了,因为功夫不错,所以站在外面没有被冻死,但雪已经聚集到膝盖了,他还是站在那里。达摩祖师这时候刚好起来,看到这家伙怎麽一直站在外面?他说:「你今天怎麽了?站在那里干什麽呢?」神光师就说:「请师父慈悲,我来这边也好久了,无上心法可听闻否?能不能把无上心法告诉我一下。」达摩祖师以看不起他的语气说:「无上心法不是少智、鲜德者可得,要学到无上心法的人,要德行好、智慧高,像你光在外面站一整夜,就想得无上心法?」
神光师一听,受很大刺激,他就走进房间,拿了一把刀,很勇敢的把左手臂砍下来,用右手拿左手臂,放在达摩祖师面前,表示求无上心法的决心。达摩祖师说:「为法捐躯,勇气可嘉。」神光师想:有这种勇气,大概可以教了吧!真的达摩祖师就收他做徒弟,将「神光」名字改为「慧可」,改完名後本来没事了,已经收他为徒弟了,还有何话说。问题是慧可在此境发生後,心一直不能平静下来。心受外境严重撞击,若无禅定力,当然承受不了,心一直不宁静,百感交集。也这样,才有达摩祖师教慧可二祖如何观心之虚假、妄有的公案来。
3. 语体文解
公案原由有如前述,慧可师对达摩祖师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一时的勇猛,将手臂砍下来,师父也答应收他做徒弟,一方面很高兴,一方面因为去掉手臂而心不安宁,真所谓百感交集。
举例说,你跟另一半吵架的话,今天就无心情上班了,或上班都是在想这件事情 他讲什麽话,我回答什麽话,他不该讲那句话。就这样一直在那里想,没心情办公,这就是「有事,心就不宁」。像慧可师发生这麽大的事情,他当然心不宁,所以他就抓住机会问说:「师父!我有事情要禀报。」祖师说:「什麽事?」他说:「我心未宁,乞师为安。」我现在这个心很慌乱、不安宁,希望禅师您帮我把心安一安。
此公案是现象界里的事情,我们的心随时都因境界在动,我们的心是由现境而起性用的,如果体空没有因缘,是不起性用的。所以性不起,就无所谓法性、法相。现在心动了,所以自性起用,心性就起烦恼法-心就起妄想、烦恼、不宁的心境。心不宁是烦恼业识在作怪,所以反观你自己,不管是对哪个人、事、物,常常会心不宁。不宁的事很多,譬如有的是爱欲的心,有的是怨与恨的心,有的是讨厌的心,有的是关爱的心,林林总总的这些,都是业在牵引;不管你关爱你的小孩、先生、父母,都是互相的业在牵引。所以,懂得这些的话,真的要放开,放不开就是业识在作怪。
这时达摩祖师就说:「将心来与汝安。」既然你心未宁,要我给你安这个心,那将你心拿来,好与你安此心。按语说,心既然不宁,将心拿来,我把你安心。这一下子,慧可师马上愣住了,我心在哪里?要拿它时都不见了。
只好硬着头皮说:「觅心了不可得!」我刚刚不宁的心,现在要把它拿出来,都不见了!此心,你不想是不起,在想念起时,要拿它也不得,你观它时就不见。所以我们说「观心」,「观」就是「止」,观你这个心,它会不好意思、害臊,就会止住不起。
你说心可以骂吗?可以呵责?可以疏导?可以安慰?奇怪!怎麽一个心可骂另一个心?其实,就是我们真心与妄心之间的分别。你骂它,就是我们真心的觉知来骂这个妄心,它(妄心)是会挂碍一切境界的妄想。譬如说你起了一个邪念,你(真心)警觉了,你就骂道:「你怎麽可以有这个邪念?你是修行的人,怎麽可以对某个人、事,起了邪念呢?」其实真心无言,只是透过第六意识来起语。当妄念或邪念起,不管是要害人家,或者起淫欲心,虽然那个人不在这里,但是对他产生好感,产生欲望的心,这就是意淫,也是不行的。
当警觉这种邪念的时候,就要骂它,它会不好意思,那个心就不见了。或者是你想到好可怕事,你的真心知道你在挂碍什麽可怕的事,那你就安慰它:「那是虚幻不实在的境、已经过去了,有什麽好害怕的呢?」自己安慰自己,当然这不是正法,但是因为我的境界不够呀!我也修不到解脱这里,所以,用了第二种法门 次要的法。而真正的法是直接观心而能如如,不起心动念,它就没得玩了,因为我的心坦荡荡,不管你起了善念、恶念都不去攀缘,没有挂碍,随便你去发!随便你去起吧!这是解脱的一种境界。
但是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那我只有能够呵责它、疏导它、安慰它,当下有用,过一阵子又迷糊了。妄心如果这麽好骗的话,那这个心薰习的不是很重,黏一点点而已,一安慰就像小孩子一样睡觉了,以後就没事了。但过一阵子又冒,冒了又要疏导、安慰或者骂它。要无数次的这样去调整,以修行来讲是谓调伏,调伏我们的业识。
心是无形、无相的、无颜色,你现在要观它、要抓它出来,是抓不出来,所以慧可师在那里愣了好久,不得不硬着头皮说:「师父!觅心了不可得!」我刚刚那个不宁的心,要抓出来交给您,找不到它,都跑光了,当下一念清净,就什麽都没有了。
按语说心是无形无相,无青无黄,了不可得。能悟此现象,终可证圣。你现在意解,知道心了不可得,但是你心在起妄想的时候,能看它没有?或者怕它,对它不惊吓,什麽都没有、都不想,心本来是虚幻不实在的,你懂得它的话,对事情的执着,对人、事、物的黏,慢慢就会解根脱黏而破解掉。
达摩祖师就说:「我与汝安心竟。」既然不宁的心不见了,我已跟你心安好了。心本来虚幻不实在的,要抓它,抓不到的。懂得这个道理的话,烦恼心、爱欲心、厌恶心、邪恶心..,什麽心都是不正常的心态,都可以化解掉的。
按语说烦恼起於业识,皆是虚幻不实,刚刚我们所提五百罗汉时已经说明此道理了,以前所造的业是虚幻不实在的。而心是业的根本,你说业报在那里?业报是在你的怨亲债主来要债的时候就要还,所以平时就不必去挂碍。譬如说你杀了某一个人,那个人要来杀你,如果你应缘也是对,不应缘也是对。刚刚讲的,以空无的心面对那个境,若他也出生做人,他要杀你,因而两个人吵架,才会杀你,怨亲债主刚好对上你时,那时你忍一口气,本来跟他吵,他就杀你,也许你这样忍辱不还手,杀不杀就没有定论。以前是杀死人了,这一世可能杀不死,因为你不还他的嘴,不跟他顶撞,以忍忍辱的低姿态,果报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所以懂得心跟业的关系,一个是虚幻不实在的,一个是怨亲债主来要债的时候,要嘛!就还他,不嘛!就以空无的心,看它怎麽办?
有一则公案在说修行人对业报的认知,可说很有正知见,也很传神的:一个被认为修到解脱的师父,有天他的嘴巴歪斜了,显然是在受业报。他徒弟就很疑惑,心想师父不是证得解脱智慧,能不受报了吗?怎麽会嘴歪口斜?忍不住这疑惑,有天就问师父。师父就答说:「解脱不解脱,是在心对境的认知与承受心态,若不认为受报是苦,以病痛示现受业报有何不可?我要不受业报也行!」说完话後,就用自己的手向歪斜的嘴巴一拍,即把嘴巴摆正了。不要说有修证的人要受业报,连世尊亦常示现受业报的,不是吗!
我们修行会出问题的,都是怨亲债主在纠缠,让你修得不顺,让你好像着魔一样,你对佛法有坚定的信心,这样一年、两年慢慢磨,到最後你的心慢慢有禅定力了,对境就没挂碍了,那怨亲债主对你就没办法,看你那麽认真修行,不杀生、吃素又修心,最後会说:「算了!算了!」刚开始是很生气,跟你相处久了,你的心又坦荡荡的,怨家最後就变亲家了,当你的护法神也说不一定。
修行的禅定力可以转怨亲债主的 心、怨心,以前无明,你害了他、杀了他,现在你修忍辱法,反正你怎麽来,我就怎麽受,你要我的命又要不走,你要我心乱,我是乱了,但是我观乱的心,本来了不可得,你都无所谓,他叫你去做坏事,你也不会去做,这样的话,他没你办法,所以最後怨家变为亲家。
( 85 年 6 月 25 日 讲於 龙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