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能否用更简单的方式,来阐述前世后世的合理性?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8
问: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您在演讲中提到要相信因果、相信前后世,这种观念对佛教徒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从小就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对此很难以相信,就算佛教中有一套推理方法,却也未必适合他们。您能否用更简单的方式,来阐述前世后世的合理性?
索达吉堪布答:要想扭转别人的信仰或思想,的确不太容易。尤其是你们上幼儿园、小学时,大脑记忆力是最强的,那时候的习惯将影响自己一辈子。所以,我希望现在的父母、老师常给孩子灌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令其从小就做一个好人。否则,长大之后没有特殊缘分、前世因缘的话,让他一下子相信前世后世,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当然,也有一些办法,比如常给他讲些因果的故事,尤其是大学生的话,从理论上可以跟他辩论。倘若你的理由充分,他辩不过你的时候,虽然嘴上不一定承认,但心里还是会思考:“万一人真有前世后世,那我该为后世如何打算……”
所以,我觉得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小就教育正确的观点;二是实在不行,可以跟他辩论,这样,或许能把他的邪见改变过来。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善心却很难扩大、持久,经常就把发心这件事淡忘了,这该怎么办呢?
下一篇:
即使我们相信前后世存在,但在生活中,也很难时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逾越这个鸿沟?
既然自己的力量如此微不足道,这种付出有意义吗?还值得坚持下去吗?..
如何看待现在宗教商业化的问题?正统的佛教...应当怎么样立足?..
很多活佛、堪布、上师经常到大城市里传法,却很少光顾偏僻贫穷的农村,那农..
既然有意义的人生跟无意义的人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赋予..
佛教提倡出世,儒教提倡入世,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财富,儒教追求现实的东西。..
略述往生净土的意义。
假设某个人...甚至是杀了他...佛教中怎么对待这种仇恨?
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呢?
如果舍弃上师的话,就会下金刚地狱。我们以前学黄教,现在又学红教,这算不..
佛教徒究竟是应该和社会接触,还是不接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密双身修法是怎么回事?
[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三节:受蕴想蕴行蕴 第二项:心与心所的相应
[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攀比是痛苦之源
[栏目:心律法师]
魔来魔斩,佛来佛斩
[栏目:唐仲容居士]
13、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来分析《般若品释》第6讲中的“无任何遮现相的..
[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从心开始,构建事事无碍的和谐世界——浅谈华严缘起思想的环保意义
[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澄观对慧苑的批驳(韩焕忠)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72经 苏腊达经
[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大日经疏讲解 第18集
[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虔敬即为修行首
[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