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因三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返回 佛教与孝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6

净因三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前言

“净因三要”之主要义理体系,系以“修净因”为其实践基础;盖欲弟子于领悟佛家 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之原始佛法之外,能对佛陀之遗教,有所身心力行之凭借。所谓“修净因”者,乃谓箴诸学佛之人,人人以修“清净因”、行“清净因”,为其 修身之準则,以“人格成则佛格成”之理念、期其登于佛性之堂奥也。

“修净因”之纲目有三:

一、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事。 二、受三皈依,具足十戒,不犯成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吾人若能以“清净心”,行此三事!则“人成”矣!“人成”之后,佛成 则指顾之间可待矣。期凡一读此文之慈济法侣,能体念佛陀教导吾人之悲心,而有以己立立人,自度度人,则所勉于我诸弟子“人成佛成”之愿足矣。

学佛法,主要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染,清净自我的心地。

所谓清净心,即人性本来没有沾染污秽的这分善性--善良的本性。既然本性就是善性,本来就清净,为什么还需要净化呢?又为何有污染与清净的分别呢?所谓污染心,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人我是非所薰染、薰习,而生起计较的心理,使良善的本性慢慢趋向恶念。

修行的意义,就是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洗炼自我的心地,将已经沾染尘垢的心,用佛陀的甘露法雨洗涤清净;也就是要在人与人相处之中,时时提起正念,修养自己的言行。

要达到清净的修养,必定要“藉事炼心”修净因。在人间现实生活中,修学佛法不离三件要事:

一、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事。 二、受三皈依、具足十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是三事,名修净正因。

以关爱子女的心对待双亲 第一是孝养父母。 修学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说“百善孝为先”,修净因、净业的目标,是要达到佛与圣人的境界,但仍然要从做人开始。做人要饮水思源:我的身躯从那里来?父母如何为我付出爱心,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

回报父母就是孝养父母。论语中告诉我们如何孝蓑父母,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让父母烦恼,这就是孝。

让父母操心的,有自我的行为和身体方面的。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好好从事行业、成就事业。然而,有的子女却不能安分,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在不正当的行为,困扰自己,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心急,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让父母蒙羞,这就是“行为的不孝”。

也有人虽然很孝顺,但却让父母非常操心,为什么呢?因为不会爱惜生命,把身体毁伤了,结果使父母为其担忧操心。看看我们医院有些挂急诊的人,大部分都让父母操心:有和人打架的,有骑飞车去撞到人或被人撞的......这些做父母的为孩子肝肠寸断,除忧烦自己的子女外,又要担心子女打伤人、撞到人等种种心理负担。

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更有忧虑子女生病的。例如慈济医院加护病房曾有一位四岁半的孩子,体弱多病又患脑水肿癥,由他的母亲照顾。这位母亲生有二子,大儿子八岁,健康活泼小儿子却患脑水肿癥;为了这个孩子,造成婆婆与先生对她的不谅解,认为是怪胎,她不断受到 讽刺、指责,先生更是向外求逃避。最后这对年轻夫妇不得不离婚,大儿子由先生抚养,小儿子由她照顾。

为了这个儿子,除金钱的付出外,她还不眠不休地照料。有一天,儿子忽然从椅上跌落,送到慈济医院急救。年轻的妈妈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守在加护病房外,忧心如焚地以泪洗面,那双无助哀伤的眼神,让人看了实在深感同情。

孩子离开加护病房移至普通病房时,我去探望他们母子。妈妈因为彻夜末眠,伏在孩子床上睡着了,我走近床边伸手摸摸孩子,这小孩天真无邪又可爱,脸上时时绽露笑容, 还伸出两只小手让我摸摸。他的母亲抬起头看到我,我告诉她“你看!你的儿子已经清醒了,你的儿子这么可爱,应该不要紧的,你不要伤心啦!”做母亲的看到儿子会对我笑,还伸出手和我玩耍,安慰地笑了。

但是,过了一天,孩子又再度昏迷送入加护病房。有位台北的委员告诉我:“这个妈妈非常可怜,口不食、夜不睡,为了这个孩子,都快生病了。”

你们看看,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做父母的要付出多少代价?为了孩子,她宁愿牺牲夫妻之爱,宁愿割舍健康的大儿子,来保护这个多病不幸的小儿子,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我们小时候,是否也让父母付出同样的爱来对待我们呢?我们该不该孝养父母呢?“孝”是人的本性啊!

父母爱子女的心是无微不至的,这就是“慈母心”,我们若能以关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真正至高的孝心。

有一次慈济发放日,全省各地许多会员回来本会,大家聚集在这里,每个人所提出来的困难,及希望我提供意见的,都离不开“如何使子女专心读书、品学兼优、增长智慧......”“如何才能让子女得到真正幸福?”“如何做回向,才能让子女得到父母福德的庇护,得到福报”......每个人的话题,都围绕着子女,大家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却少见希望为亲长父母造福,将功德回向高堂的。

有一位年轻的妇人,因信仰宗教的方式未获家人认同,也提出问题问我。我告诉她:“学佛不可整天跑道场,只顾拜佛、听经,置家事而不管,对子女不尽母爱,对公婆未尽孝道,如何叫家人不反对?”年轻的妇人回答:“几天前我还寄半斤人参给我的婆婆哪!

我说:“孝顺并不是用半斤人参就能表现的。‘孝’,必须以恭敬心来对待父母、公婆,不是只提供物质来奉养他们--他们不是让我们用‘养’的,是必须孝敬的。将内心的恭敬形于外就是‘顺’,为人子女者应和颜悦色,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欢喜,而不是供给丰富的物质只有物资奉养,非孝现代人所说的孝,往往只限于物质奉养而已,以为把物质拿给父母,让父母有得吃、有得穿,就算是孝蓑父母了。反观过去所谓的‘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无缺之外,还要晨昏定省,问候尊亲。说任何话,一定要先察颜观色,仔细思量自己说的话,会使父母欢喜还是生气?若看到父母的眼神含有怒气,则要说的话到此为止,赶紧转移话题,不令父母生气。

现在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当父母跟他说话时,他连回个头看看老人家的脸,都觉得是多余的。甚至很多人为了提高生活水準,离乡背井,远离父母,在外打天下,以自己的事业、家庭为重,忘记了在故乡时时倚门望子归来的双亲。

现在有很多父母常常往国外跑,为什么要时常出国呢?因为他们把子女送到国外念书。不论是美国、英国,即使路途多遥远,他们都不辞辛劳地去看子女。然而,在本土台湾,从都市到乡村去看父母,他们却感觉路程很远,认为自己的事业要紧,没有空閑时间......若是对子女的爱念,则不会没有空閑时间,每一次出门看子女,都是一个月或几十天,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亲情难舍吗!

所以,如果能够以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则是人性本能的崇高表现,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善心。

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佛教说:“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门,要先学会念佛,因为念佛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为己心”;陪养慈悲爱念,也是要从念佛开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门学诸法的重要法门。

而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万善之门--没有孝养父母的心,而想追求佛心,是不可能的事,要修持学习佛心,必须先陪养孝养父母的心。所以说“孝心即佛心”--孝养父母之心,就是清净的佛心。舍离“孝”则没有“佛”,不念父母也无佛可念。这是佛陀教育众生非常强调与重视的一点。

学佛修行者,“孝行即是佛行”,一切孝行无不是修学佛法的行为。由此可体会,孝与修行是多么密切的事,我们要修行学佛,希望达到与佛同样的境界,必定要先从孝养父母开始。

所以说,“孝”字实为众妙之门,所有无上甚深微妙法,都由“孝”入门。如果没有“孝”,我们的心门就是封闭的--因为欲念及贪、嗔、癡等污染心,障蔽了我们的心门;唯有以孝开启心门,才能走入真正学佛之门。

总之,佛陀所说的教法、所施的教育,可以说是以“孝”为宗;佛教的一切经典,也是以“孝”为戒--人要如何守规矩?如何不冒犯众生?必须先从“孝”做起。不犯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成为君子的根本;想做一个坦坦蕩蕩的君子,必定要从“不犯上”开始做起,渐次便能上敬下爱,不冒犯一切众生。

不忿父母,无佛可忿孝,有“在家之孝”与“出家之孝”。

“在家之孝”是指社会人士孝养父母应该励行、持守的事。佛教与儒家皆讲孝道。论语中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让父母操心,这就是孝。父母对待子女,虽同样是自己的子女,也难免有特别喜爱或次要的,也有比较不喜欢的子女 。这是凡夫心所难免的--爱子女的心同样有分别。以子女而言,如果能得到父母的爱,应该感恩、欢喜;假设与父母比较缘浅,即使我们做得非常辛苦,还被父母厌嫌、责备不是时,也要做到不怨怼,这就是“爱而不忘”、“劳而不怨”--父母爱我们,要心生欢喜,不可忘记父母的恩惠;父母怨我们时,要任劳任怨,绝对不可有怨恨的心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孝子的例子:舜是古代的圣贤,从小就受母亲百般虐待,但是他一点都不埋怨、记恨,这也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根本。我们对父母一定要尽一项责任,即是“承顺颜色,以尽孝养”——顺从父母,察颜观色,尽量让父母欢喜、安心,这就是尽孝。如果让父母烦恼、担心,触怒父母,这都是不孝。

父母是子女的模范,希望人人把握此时,克尽孝道,以做为将来教育子女的根本礼法。


{返回 佛教与孝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出家和现前必行的孝道应该如何协调?(妙祥法师)
下一篇:《孝顺经典选辑》(海涛法师 辑)
 感恩从孝敬父母开始(果信)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懂感恩行孝道创和谐(孙贤英)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恒强法师)
 做人要孝顺父母(宣化上人)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而布施者是名恶人
 如何圆满孝道(能弘法师)
 养成孝敬的美德(星云大师)
 中国佛教孝道思想初探(常耘)
 孝道要从孝顺父母的身、心、志上去落实(钟茂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半个圣人[栏目:万行法语]
 佛陀规定犯了什么戒条,就要惩罚多少多少劫,请问这该怎么理解?[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清 读彻苍雪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浅谈”唯识“与实修(宗浩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云门敲门(王志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无死的金刚心 第13章 印度的檀香林[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174.芙蓉道楷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怎样理解“自他平等”?[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同证法报化三身[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四念处 十、正道足迹[栏目:四念处]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