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8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本论所说的四法,即归心于法、修法为道、道上除妄、转妄成觉。

  由四法的标题即可知,四法的内容实如贯珠,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先是归心于法,归法之后,即当以法为道,修道目的为求除种种妄念妄见,故谈除妄之法,最后以大圆满见转一切虚妄为觉性。

  四法中,以道上除妄一法为本书重点,龙青巴尊者在本章中,先以中观应成见抉择小乘大乘各宗见,然后再以大中观见作为抉择,是为见地之建立,也可以说,这是密法种子,种植在大中观如来藏理论土壤上,长养出来的一树奇葩。

  据说“四法”之名,初由噶朱派祖师冈波巴创立,他有《冈波巴四法》传世,为噶朱派重要论述。此四法,原为修行人解决四个问题:即对此生的执著;对轮回的执著;对自身的执著;对实有的执著。龙青巴尊者于造本论时,仅据“四法”之名加以发挥,然凡所发挥皆用大圆满见,是故已不同于冈波巴之四法。冈波巴另有《宝鬘论》,则与本论无关。

  至于中观见跟大圆满见的分别,仅在于前者仍有抉择的标准,用以显诸法本不生不灭;后者则以诸法起时,刹那圆满,不须更立抉择标准。然若欲理解大圆满见,则仍须以中观见作为基础。为此,已特于敦珠法王所著之《宁玛派教义》一书中,摘译出其述中观宗义部份,成《中观宗宗义》,已包括自续派、应成派及大中观宗义,大中观即如来藏,亦即大圆满见,读者可以参考,此处不予详述。

  本文所述,仅向读者介绍,欲理解论旨必具的两种基本知识—--

  一为应成派的理论及其对余宗的抉择,此为由般若、唯识过渡至大中观的桥梁。至于大中观,则暂时不讨论。(可参考《宁玛派丛书》见部《九乘次第论集》。)

  一为宁玛派九乘次第的判别,以及外内密对四宗五见的配合。这是据实际修持的建立,由此始可进入大圆满修持。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个基础加以简明介绍。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
下一篇:《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
 生与死的禅法 六、生前死后的“六中有”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十、内密三乘的意趣
 《净治明相》导论
 四重缘起深般若 前言
 生与死的禅法 七、鸽子归巢,现证“本住”——说“处生中有”之一..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5 般若咒义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4 不增不减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7 法界赞
 生与死的禅法 十八、生起四种“现分”——说“法性中有”之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贰、正确方法 二、自然呼吸[栏目:隆波通禅师]
 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南传佛教的介绍[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被黑暗中的哭泣唤醒[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第七大愿:请佛住世[栏目: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栏目:温金柯博士]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栏目:宽运法师]
 建设优秀团体 培养优秀人才[栏目:学诚法师]
 我经常在梦中感觉身体在飞...念佛就头朝上,脚向下,速度很快[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修心八颂 讲记2[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