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
 
{返回 温金柯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6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

(一)前言:「远离宗派门户之见」与「佛佛平等」

一般的宗教徒常有一种不自觉的心态,认为自己的宗教是最好的,自己拜的神(佛)是最高明、最厉害,或境界最高的。在这同时,还会认为别的宗教,或别的神佛是比较差的。这种心态说起来有点幼稚,但也是人之常情。然则,佛教却认为,这样的心态其实是「烦恼」的一种,或者简单的说,是我见、我执的反映。

问题是,难道佛教徒就没有这种「此是余非」、「我胜他劣」心态吗?我想,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总体而言,佛教对这个问题是具有反省力的,具格的宗教师通常可以免于这个烦恼。而且暂时先不讨论和其他宗教的比较,就以佛教教内的宗派来说,宗派门户之见通常是被批判的,李老师很喜欢《密勒日巴歌集》中的一段话:「一心定慧之进益,遂忘宗派门户见」,就具体反映了佛教的这个态度。

如果以这个态度来检视净土宗,我们可以注意净土宗人在「抉择净土门,称念弥陀佛」的同时,是怎样看待其他的宗派、其他诸佛的?因为在这当中,通常可以反映这个宗教师是否具有「此是余非」或「自赞毁他」心态。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困难。因为净土宗人常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圣道门无法修成,只有净土门才有效。」这已经可以算是一种「自是非他」的表述方式了。净土宗人要怎样理解自他关系,才能免于「自是非他」之病呢?

其实这样的典范并不难找。因为我们阅读唐代善导大师的著作,看他在分辨自宗与他宗时,就完全看不到这种心态。如《般舟赞》就说: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又说种种方便,教门非一,但为我等倒见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则门门见佛,得生净土。若见闻有人行善者,即以善助之;若见闻有人行教,赞之;若见闻人说行,即依行顺之;若闻人有悟,即依悟喜之。」

换句话说,善导大师虽然提倡念佛往生,但是他也认为佛教的其他法门,都是可以的、有效的,如果有人愿意修习,应当随喜、赞叹、帮助。善导大师接下来说:「不得轻毁他有缘之教行,赞自有缘之要法」,因为这样「即是自相破坏诸佛法眼」,「法眼既灭,菩提正道,履足无由,净土之门,何能得入?」这是善导大师对于「净土门」与「圣道门」不应互相贬斥的教诫,是净土宗人可以深思的。

其次,关于阿弥陀佛与其他诸佛的胜劣比较。善导大师采佛教的通义,《观经疏》卷四说:

「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差别」,「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强调的是诸佛的等无差别,所尊崇的阿弥陀佛与诸佛平等平等。在此前提下,净土宗之所以特别赞叹西方,专劝礼敬弥陀,只是因为弥陀有特别的愿行,能使众生易得往生而已。

《往生礼赞》说:

「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行,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应知。」

善导大师在这里所显示的,是肯定自己的法门,而不否定其他法门;礼赞阿弥陀佛,而不贬抑其他诸佛的态度,不但在教理上是合乎佛教的通义,在心态上也是无诤、无瞋的表现,也没有「此是余非」或「自赞毁他」的心态,确是佛教大师的风范。

(二)怪异的「佛中之王」观念

基于善导大师这样的教说,回来检视我所接触过的净土宗教义,难免觉得存在若干差异。日前,一位莲友写给我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净土宗念佛人若是连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的神通愿力都信不过,那还有何身份谈信佛学佛?」

我对她以「佛中之王」来称呼「阿弥陀佛」虽然感到詑异,但并不陌生。我过去也几次听过类似的说法。或许这样的讲法,在某些净土宗信徒那里,已经成为「定说」了。但是学佛二十多年,偶有机会翻阅佛经的我,一直以来总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怪,于是想考查一些这样的讲法是怎么出现的,究竟有没有经典的根据?

为什么觉得这样的讲法有点怪。因为根据他们的诠释,和所谓「佛中之王」相对的是「佛中之臣」,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诸佛的王,其他的佛是阿弥陀佛的「部下」。这样的讲法,它想建构的理论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诸佛之王阿弥陀佛的部下,他们都是根据阿弥陀佛的命令在教化众生。

但是,在佛教的观念中,「佛」的定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自觉觉他尚未圆满的,称为「菩萨」;佛的十个名号中,有一个名号是「无上士」,换言之,每一尊佛都是「最大的」,衪不可能「从属」或「臣属」或「求教」于其他人。在这个「都是无上士」的意义上,故说诸佛平等。清凉澄观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说:

「佛佛平等,谓一切诸佛体性平等,法身无二故;智慧平等,德无增减故;内用平等,悲愿普应故。」

因此,我们可以说,菩萨「从属」或「臣属」或「从学」于佛,但不能说某个佛「从属」或「臣属」或「从学」于另一个佛。或者更简单的说,只要是「从属」或「臣属」或「从学」的,就只能是「菩萨」而不能称为「佛」。所以,把「佛中之王」隐含着「佛中之臣」是不合于佛教教义的。

(三)「佛中之王」一词的出处与原意

但是「佛中之王」这个词是佛经中的话吗?用电子佛典去检索,这个词在整部《大正藏》中只出现过一次。因此确实是有的。但它的意思是否就能这样望文生义的自行解释呢?

这句经文出自吴.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这是《佛说无量寿经》的异译,它的上下文是:

「佛称誉阿弥陀佛光明极善。阿弥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甚快无比,绝殊无极也。阿弥陀佛光明,清洁无瑕秽,无缺减也。阿弥陀佛光明姝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光明中之最明无极也。」(大正12.303b)

这一段经文的译语,虽然不像一般通行译本那样精确通顺,但是意思也很清楚。这一大段话是意思,是赞叹的是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其他诸佛的光明。在这里,「诸佛中之王也」是一个形容词,主词是「阿弥陀佛的光明」,而不是「阿弥陀佛」。因此,这一段话的意思很明白,它只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诸佛中最好的」,它并没有说「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更没有衍伸到:「其他诸佛都是阿弥陀佛之臣属、部下」的意思。如果「佛中之王阿弥陀佛」最原始的经典根据就是这个的话,那显然只是执只字片语,而作的随意解释了。

在汉文中,「王」有「最大」的意思,也有「统治者」的意思。在这一段经文中,因为是拿来形容「光明」的,因此只有「最大」之义,而没有「统治者」之意。在语意学上,把这一段经文解释成「阿弥陀佛是诸佛之君王,诸佛是阿弥陀佛的部下」,首先犯了适换主词的谬误,其次又犯了「歧义」的谬误。因为是双重的谬误,所以说他是「只是执只字片语,而作的随意解释」。

二○○六年四月四日撰


{返回 温金柯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经显经的《观无量寿经》大意
下一篇: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从虚云老和尚的开示谈「看话禅」
 佛教女性观的省察
 传戒史话
 四向四果与菩萨
 六门教授习定论现代汉语译
 「平生业成」和「念念不舍」之间
 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
 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
 以经显经的《观无量寿经》大意
 评《新雨》的〈谈龙树的哲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道论分别定品讲要[栏目:吕澄居士]
 心存速证易着魔[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流行的奴隶[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Tea Meditation[栏目:Plum Village·Mindfulness Practice]
 人要有远见[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出坡的殊胜功德[栏目:禅林衲子心]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E 909经为调马经。有一位调马聚落落主(负责调教马匹的武士)来拜见佛陀..[栏目:界定法师]
 026 释普门品重颂(宋,遵式)[栏目:02 疏论]
 观身体[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皈依之开示[栏目:贡噶旺秋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