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渐与顿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8

渐与顿

  所谓的“顿悟者”,就是指那些烦恼等不顺正法的不良恶习薄弱,而往昔已曾有所修为的、“圣法习气”浓厚的修行人。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极其难得而少见的。

  《功德荟萃》第二十三则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大宝达波仁波切曾经这样教诲说:

  就现今的大乘行者而言,他们是在走着三种道。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解释说,这三种道是:

  ◆ 以“比量”为道;

  ◆ 以“加持”为道;

  ◆ 以“现量”为道。

  一、所谓的“以比量为道”,是指用推理出“一”、“多”均不成立的论证方式,而来坏除一切诸法(的实有性),于是,最后就可以断言“除非承认诸法非实的结论之外,就再别无选择、别无去处了”,从而将所有的事物都看作是“空无”而高高挂起(却不再寻求进一步的实修与亲证)。这种用逻辑推理来破除诸法实有的大乘佛学思想,就叫做“以比量为道”呀!

  二、所谓的“以加持为道”,是指依照“生起次第”的要求,来观修本尊天身,持诵秘密真言,并修炼“脉”、“气”、“明点”等。这些“生起次第”的修法,都叫做“以加持为道”。

  三、所谓的“以现量为道”,是指通过一位胜妙的上师,来向弟子指示心性说:“心性是俱生的,法身是光明的。”通过类似如此地开示无谬的了义教导,从而使我们对此心性的俱生性产生定解,并要在对此“心性的俱生性”所生出的定解的基础之上,而以“见”、“修”、“行”三方面不相分离的方式,来将“本元心”转为道用。类似这种实修亲证的方法,就叫做“以现量为道”啊!

  趋入以上三种道的修行人,他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渐修者和顿悟者。

  所谓的“顿悟者”,就是指那些烦恼等不顺正法的不良恶习薄弱,而往昔已曾有所修为的、“圣法习气”浓厚的修行人。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极其难得而少见的。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谦虚地说:“我认为自己也只不过是个‘渐修者’罢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一辑·功德荟萃》第二十三则竟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性的证悟
下一篇:散论心性
 本来面目
 观音的教导
 善知识的表相
 实相宣言
 转道
 二谛
 山居
 “四瑜伽”法
 实修
 显密之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学佛的人互相称呼“师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胜鬘经 3 三愿章[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须把老人吃剩的食物丢掉。是否造业?[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我曾堕胎,是否会影响孩子?[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妙法莲华经浅释 释名题 述译传[栏目:宣化上人]
 九偈集[栏目:长老偈]
 养息香时间长 The Long Duration of the Resting Incense[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替人助念,回来要不要洗身体或换衣服?[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Chapter 14 - Happily Dwelling Conduct[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