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渐与顿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5

渐与顿

  所谓的“顿悟者”,就是指那些烦恼等不顺正法的不良恶习薄弱,而往昔已曾有所修为的、“圣法习气”浓厚的修行人。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极其难得而少见的。

  《功德荟萃》第二十三则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大宝达波仁波切曾经这样教诲说:

  就现今的大乘行者而言,他们是在走着三种道。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解释说,这三种道是:

  ◆ 以“比量”为道;

  ◆ 以“加持”为道;

  ◆ 以“现量”为道。

  一、所谓的“以比量为道”,是指用推理出“一”、“多”均不成立的论证方式,而来坏除一切诸法(的实有性),于是,最后就可以断言“除非承认诸法非实的结论之外,就再别无选择、别无去处了”,从而将所有的事物都看作是“空无”而高高挂起(却不再寻求进一步的实修与亲证)。这种用逻辑推理来破除诸法实有的大乘佛学思想,就叫做“以比量为道”呀!

  二、所谓的“以加持为道”,是指依照“生起次第”的要求,来观修本尊天身,持诵秘密真言,并修炼“脉”、“气”、“明点”等。这些“生起次第”的修法,都叫做“以加持为道”。

  三、所谓的“以现量为道”,是指通过一位胜妙的上师,来向弟子指示心性说:“心性是俱生的,法身是光明的。”通过类似如此地开示无谬的了义教导,从而使我们对此心性的俱生性产生定解,并要在对此“心性的俱生性”所生出的定解的基础之上,而以“见”、“修”、“行”三方面不相分离的方式,来将“本元心”转为道用。类似这种实修亲证的方法,就叫做“以现量为道”啊!

  趋入以上三种道的修行人,他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渐修者和顿悟者。

  所谓的“顿悟者”,就是指那些烦恼等不顺正法的不良恶习薄弱,而往昔已曾有所修为的、“圣法习气”浓厚的修行人。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极其难得而少见的。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谦虚地说:“我认为自己也只不过是个‘渐修者’罢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一辑·功德荟萃》第二十三则竟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性的证悟
下一篇:散论心性
 不可或缺
 发心
 愿一切善妙吉祥!
 实修
 萃精的艺术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简介
 三条道,任你走
 显密与四法
 上师与弟子
 心性的证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1-1 苦圣谛[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相应11经 头全部经[栏目:相应部 19.勒叉那相应]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三十三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七 唯为法住利世间 书写读诵巧广宣[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正理门论》探微(姚南强)[栏目:因明简介]
 吾心忠告 3-7 佛法简介 何谓心?[栏目:敦珠法王]
 禅坐为何会调整身体?若是无法专一会达到调整的效果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相应6经 刀师之子经[栏目:相应部 42.聚落主相应]
 共修《岩洞老人颤抖歌》内容(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栏目: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