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光明心”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3

什么是“光明心”

  光明心分为基础光明心、道光明心和果光明心。

  (1)基础光明心,是在人死亡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光明意识。

  人在咽气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逐步消融后,产生三种细微的意识状态:第一种为“显现”的白感,第二种是“扩散”的红感,第三种是“获得”的黑感。这三种意识状态的感觉,开始第一种白色,就像夜里看见月光一样;然后红感就像天刚亮太阳欲出前的天空,稍微带点红色;接着突然变得漆黑,什么感觉都消失了,人的真正死亡——内部的死亡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死亡光明就像灯灭掉了以后突然产生的一种非常光亮的感觉,在这之后进入中阴。

  (2)道光明心,就是按照人的死亡规律来进行修持所获得的光明。

  修持必须要经过死亡阶段,也就是观想死亡,外气呼吸停止,要达到和死亡同样的感觉,这样才能出现内光明——光明心。光明心中产生一种幻身,也叫假幻身,幻身再进入死亡过程,反反复复修炼,进入第四光明——真光明心,就是开悟。密法上的真光明心和显宗的见道开悟是同一个层次。开始时有真光明心的时候没有幻身,有幻身的时候没有真光明心,但是经过第四光明心的反复修炼,破除二障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金刚身,也就是真幻身。真幻身出现以后,这种真幻身和第四光明心合一的时候就是成佛了,也叫双运成佛,或者叫第四光明心和第三幻化身的合一之境。双合佛或说双合身就是无上密的阴身与阳身的结合,也代表光明心和幻身的合境界。

  (3)果光明心,就是成佛之后,佛具有的真正的光明心,在显宗里叫“一切种智”。

  众生的智慧始终没有办法覆盖客观对象,客观事物的外延永远是大于主观智慧,所以人们的认识永远没有尽头。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逐步扩大,但是再扩大也永远超不出客观对象的范围,人的认识范围永远小于客观对象的范围,到了佛的境界——一切种智时,佛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的外延全部达到一致或者吻合的时候,就是全知,无所不知。只有佛才能达到全知的境界。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是不是一定要有传承才可给人灌顶?
下一篇:如何理解“乐空不二”?
 什么是“教法”和“证法”二者是什么关系?
 密教是佛教正法而不是来自外道(印度教)邪法的根据是什么?
 有人说:“禅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这种说法对吗?
 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
 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是否得到过金刚上师灌顶的都可以做上师?
 没有得到传承能否修上师供仪,要将谁观想成上师?
 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如何辨别打着佛教旗号,诈骗钱财的邪门歪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活即禅修 三 第二日法谈 戒律、四正勤、六处[栏目:隆波通禅师]
 法华经品题略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栏目:张秉全居士]
 从《中论·观因缘品》看本体无生论(梵慧)[栏目:中观宗文集]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栏目:蔡礼旭老师]
 依止上师后必须净观导师(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择师知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