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83.问曰:住忍辱时不为恶即是戒,何以故更说住忍取戒波罗蜜?应当住戒摄忍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4

83.问曰:住忍辱时不为恶即是戒,何以故更说住忍取戒波罗蜜?应当住戒摄忍

答曰:此中说相,不说次第相生。虽和合而各各有相,若次第法,应先戒后忍;戒名不夺他命,忍名不自惜命;是故於忍辱中别说戒相。复次,忍名自摄其心,不起瞋恚。持戒有二种:一者、不恼众生;二者、自为,生禅定根本故。有菩萨行忍辱,未受持戒法,但以畏罪故忍辱,未能深怜悯众生。是人或从师闻,或自思惟:持戒是佛道因缘。不娆众生,我今已能忍辱,则行此事易;是名说忍辱能取尸罗波罗蜜。复次,忍辱是心数法,持戒是色法;持戒名心生、口说、受持,忍辱但是心生,非受持法。复次,身口清净名持戒。意清净名忍辱。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八十}页628下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精进卷第五 84.问曰:菩萨观精进,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
下一篇:82.问曰:禅智波罗蜜亦是心清净法,何以但说忍辱?
 福智卷第八 131.问曰:一切智、一切种智有何差别?
 256.问曰:何以名为恒伽提婆?
 336.问曰:声闻人直趣涅槃,可不观他人;菩萨视众如子,常欲教化,云何..
 165.问曰:佛怜悯众生,净佛国土中,何以无三恶道众生?
 379.问曰:云何佛世界因缘不断?
 46.问曰:何以故三世及三世等中檀波罗蜜不可得?
 390.问曰:佛现得果报肉眼,能见色,是事云何?
 341.问曰:菩萨用是毕竟空,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云何言无法可..
 175.问曰:若萨陀波仑爱法,刺身出血,若其身死,谁复听法?
 2.云何名僧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要有感受[栏目:传喜法师]
 六根忏悔 是一种包含人类精神整体的忏悔[栏目:忏悔业障]
 禅宗诗歌境界 第七章 法眼宗禅诗[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4[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生命的过程[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一)[栏目:正净法师]
 永不退票 不要作蕉芽败种[栏目:往事百语]
 壹零零 因缘召感[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五[栏目:宽运法师]
 佛教医学的根-识-尘整体结构[栏目:佛教与医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