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4

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吗

  大乘佛教讲“空”,但“空”的含义是什么,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从字面上粗浅地理解,难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连那些智商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的究竟意义。因此,很多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的人,甚至许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不足为奇。正因为“空”的意义深而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反而造恶堕之业。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

  “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作世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

  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世俗谛如三界六道、器世界和六道众生、苦集灭道、生死轮回、业力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与出世法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相互混淆,才各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

  对这类“物自性”,佛教从来不否定。

  那么“空”是指什么呢?

  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

  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

  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

  总之,“缘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吗?
下一篇: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吗?
 “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和听到“特殊的声音”吗?
 什么是菩萨戒?
 有人说“藏传佛教寺院是靠钱来求学的,没有钱的人学不了法,只能当苦工”情..
 见性就是成佛吗?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
 有人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是花钱买来的,不是靠学习成就取得的”这种说法对..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
 为何说修胜乐系在末法时期容易成就?
 可以观想过世的大德传授灌顶吗?
 既然佛教是“无神论”,为何还有众多神佛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宝藏经白话 舍利弗摩提供养佛塔缘第四十六[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印光(1861~1940)[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423.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楞严说约引语(陆西星)[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十五章 东语西话归寂灭[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得到人身的因与缘[栏目:达真堪布]
 第五十七 狗行者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白六臂嘛哈噶拉灌顶开示(二) 第三世天噶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放生乐[栏目:放生功德]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