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1

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吗

  大乘佛教讲“空”,但“空”的含义是什么,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从字面上粗浅地理解,难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连那些智商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的究竟意义。因此,很多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的人,甚至许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不足为奇。正因为“空”的意义深而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反而造恶堕之业。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

  “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作世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

  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世俗谛如三界六道、器世界和六道众生、苦集灭道、生死轮回、业力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与出世法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相互混淆,才各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

  对这类“物自性”,佛教从来不否定。

  那么“空”是指什么呢?

  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

  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

  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

  总之,“缘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吗?
下一篇: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吗?
 如何才能修好度母法并获赐悉地?
 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如何理解“乐空不二”?
 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藏传系大多认为必须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作成佛之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究极,..
 什么是菩萨戒?
 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五浊”?
 佛陀宣说四谛教法,为什么先说苦谛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功德果报 1996.4.1~1996.4.15[栏目:星云日记]
 误用阶石地狱受苦 律师附身传信[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自性身与法报化三身是什么样的关系?[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巧把尘劳作佛事[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恒记 Remember Alway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密咒不轻示人与准提咒根披薄福恶业众生(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在家吃饭,菜倒掉觉得很可惜,但是老公不认同,我怎样做不给老公起烦恼?[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嫉妒心理[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一节 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A Taste of Freedom[栏目:Ajahn Cha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