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九0集
 
{返回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42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九0集)  2011/5/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39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八十一面第五行看起:
  「又《无量寿经起信论》亦明一念与至心回向之旨」。这段是干隆年间彭际清居士,他所注的《无量寿经起信论》,这段非常精彩,把这个法门说绝了,讲一念跟至心回向。「论曰: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行者诚能一念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后面话还都是他说的,他引用《大智度论》里面讲的。这个一念不可思议,一念至心,这至心是真心,回向。一念很难懂,这个里面关键就在一念。一念觉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个一念就是其中的一念。所以我们对於这个一念,确实都没有真正能体会到,以为我们起心动念是一个念头,我们这个起心动念念头太粗。一弹指的时间非常短暂,现在科学对於时间都是以秒为单位,一秒钟我们能弹几次?我想有比我弹得更快的,至少能弹五次。如果一秒钟能弹五次,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就一千六百兆,单位是兆,一千六百兆。这里头的一念谁能够体会到?
  我们的念头太粗,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八地菩萨他能体会到这一念,也就是一秒钟里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八地菩萨他见到了。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也就是大乘教里面五十二个位次,最上面的五个位次他们知道,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念头杂乱,真的把脑袋搞糊涂。有些鬼神比我们都灵光,鬼神什么事都知道,比我们灵光,我们比他都不如,也就是说,现在人都不如鬼。鬼头鬼脑,现在人头人脑是比不上鬼头鬼脑,鬼头鬼脑都比人脑聪明。这人简直不像话,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过去人比鬼强多了,现在不如鬼了。真的鬼修行比人修行得好,鬼修行比人修行的多,成就也比人大,鬼修行往生极乐世界的不少,常常听说。所以我们要认真反省,人怎么做的,怎么连鬼都不如?
  八地以上那个菩萨,心可以说已经不动,像止水一样不动了,他能够照见,这才真正照见事实真相。这一念,这是一念才动,里面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这一念要是回向求生净土,哪有不生的道理!而且决定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同居,更不是方便有余土。他说行者,行者是修行人,这个地方就是指念佛人,诚能一念信入,就是一念没有疑情、没有怀疑。这个一念信心我们要培养,就是一个信,相信自己的性德,决定没有怀疑,我们一般人常讲自信心,大乘佛法里头,头一个就是要建立自信心。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给我们讲信,他是用信愿行贯穿全经。《阿弥陀经》不长,它也有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序分里面分三段信愿行,正宗分也是信愿行三段,流通分还是信愿行三段,说得好!而信,他讲了六种信,第一个信自己;第二个信他,他就是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第三个信理,这道理;第四个信事;第五个信因;第六个信果。自他、理事、因果,讲绝了。
  大乘佛法跟中国文化非常重视自性,中国古人讲本性本善,《三字经》一开头就用这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相信本性本善。大乘教里面释迦牟尼佛教人,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信不信?你要不信你成不了佛,你不相信自己是佛。所以头一个相信自己,我自己有佛性,有佛性的人都应该作佛,佛性是什么?佛性是觉性。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有没有觉性?眼见色、耳闻声有没有觉?那个觉就是佛性。觉性是真的,不生不灭,身有生灭,觉性没有生灭,所以觉性是真的,身体是假的。学佛、学圣、学贤之所以不能成就,就是他对这个有怀疑,佛有觉性,我们博地凡夫哪里有?总是不相信,这样的人,佛也没法子教他。佛有善巧方便,慢慢的培养你的觉性,也就是培养你的自信心,让你慢慢的把自信心生起来,然后你信他才管用。你相信阿弥陀佛、相信释迦牟尼佛,他们讲的这些道理,我们能听得懂。他讲的这些道理,我们能够落实在生活上,这管用,用上了。所以不相信自己,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天天听经也没用。所以只要一念信入,真正契入这个境界,「何须更论种种功勋」,功勋跟功德的意思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其他的都可以不必学,不用找这些麻烦,就是一念信入就够了。这是讲你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生成就无上菩提。
  下面讲我们现在六道众生,「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这一念是什么?这一念怀疑,一念有顾虑,这一念错了。前面一念信那是正确的,那是一念正,就成佛了;一念不正,不正就邪,就邪到三恶道去了,搞到六道轮回去了。也是这一念,这一念有正邪,一念有觉迷,正是觉,迷是邪,都在这一念。佛告诉我们,一念正是正确的,一念迷邪是错误的。这个正跟邪同时生起来的,都在这一念,邪正、迷悟全在这一念。正所谓遇缘不同,你要遇到佛菩萨、遇到圣贤,肯定你这一念是正,缘好!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有这么多人教你,有这么多人来影响你。如果你的缘都是邪恶、都是不正,那肯定你就堕落了。十法界就这么来的,一念邪恶搞六道轮回去了,一念清净那是佛、菩萨、声闻、缘觉,都在一念,没有二念。
  下面说,「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发是发心,也可以说发是发起,还是讲发心的好;真是什么?真是真心,真就是菩提心。这个经上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归元,还原了,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功德圆满。等觉再向上提升入妙觉位,妙觉归元,等觉还差这一步,妙觉归元,回归自性。成等正觉,这个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妙觉果位。也是这一念,成佛是这一念,信入是这一念,信入的范围非常大,世法跟佛法、正法跟邪法。善导大师的话,「总在遇缘不同」,缘太重要!
  下面是大师引《大智度论》上一段话说,「行般若波罗蜜者」,这就是修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半都是指大乘菩萨六波罗蜜。这日常生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布施,要知道我们起心动念都有布施,起心动念不为自己,起心动念都为别人,这不就修布施吗?心在修布施波罗蜜。言语,说对人有利益的话,帮助他开悟,帮助他改过自新,这些善言善语、和颜悦色全是布施。四德里面,你看「随缘妙用」,你想是不是布施?「柔和质直」是不是布施?「威仪有则」就是做好榜样给人看,不全都在布施吗?布施不一定是施财、施物,不是,我们笑面迎人对他都是布施。反面的也是布施,布施不善的,板著面孔很难看,叫人看到都害怕,那也是布施。所以布施里头有染净、有善恶不同,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干这个事情,自己不知道,果报不一样!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我们每天所造的业对於社会、对於大众还是布施。所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在日用平常、在生活当中,没离开生活,没有离开工作,没有离开处事待人接物。修学大乘的,慢慢觉悟了。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树木花草,我们以尊重的心对它,以感恩的心对它,不都在布施吗?布施这些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这种好的布施,山河大地不会出毛病,灾难就没有了。我们处处用贪瞋痴慢疑,来对树木花草、对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就出乱子,灾难就发生。菩萨十波罗蜜如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何尝不如是!全在日用平常之中,你要是真会了,这叫行菩萨道。这样才真正符合大乘经教里面所讲的四种遍施,它的名字叫四悉檀,悉檀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悉就是普遍、平等的,檀就是布施。
  我们知道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自自然然从自性里头流露出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样的心情居住在这个地方,跟居住在极乐世界无二无别。所以中峰禅师在《系念法事》上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心是佛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哪有差别!所有一切境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是什么?识是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它就起变化,没有分别执著它就没有变化。当我们没有分别执著的时候,我们这边的山河大地跟极乐世界就没有两样。极乐世界的居民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都没有,所以那个世界你看不到一样东西有变化。除了七宝池里的莲花大小不一样,光色不一样,只有看到这有变化,其他的看不到变化。七宝池的莲花变化从哪来?十方世界念佛的人,求生净土的,他发一个心,七宝池就有一朵花,花上还有他的名字,他念的功夫很勤,花就愈念愈大,将来他往生,阿弥陀佛就拿这个花去接引他。所以他那个花的光色、大小天天变化;哪一天他不念佛,改信别的,花就枯死,就没有了。其他的看不到变化,於是我们就知道,七宝池里莲花是看十法界六道众生他们的变化。宝池德水之外,那是极乐世界的,那个没有变化。这就是修行般若波罗蜜的,真干的人。
  「一念能数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这还得了吗?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多少?像恒河沙一样。每一尊佛的教化区都是三千大千世界,至少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多的有好几个,有几十个,乃至於几百个,这些大千世界里面的微尘,谁知道?修行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一念他全知道。这个东西,用现在的电脑,电脑当然不能比,从电脑里面我们能够得到一点体会,一点启示。你看电脑的晶片很小,现在放在电话里面、放在电脑里面晶片,大概还没有指甲这么大,它里面储藏多少信息,几乎全世界的信息都在里头,科学成绩相当可观。但是跟佛法比差远了,佛法那个一念,那一念太小,那一念我们现在的科技造不出来,它太小,造不出来。你看看一秒里面有一千六百兆,这么短的时间,它那个有这么快的频率,每个频率都有物质现象、都有精神现象、都有自然现象,而且是每个念里面都包容遍法界虚空界,这三种现象圆满具足,物质、信息、能量统统具足,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华严经》上所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遍法界虚空界可以融入这一念里头,一念就是法界,就是遍法界,遍法界就在这一念里头。所以这一念正,没有一法不正;这一念要是邪了,也就没有一法不邪,它太重要。这是说一念它的功能,有这么大的功能。能数就是他能知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这种比喻释迦牟尼佛能说出,别人想不出这种比喻,想不出。
  「一念之力,不可思议」,一念就是一法界。「如是念佛,即念是佛」,这个念就是佛,念你本性,念你本性是什么?觉性,觉性就是佛,自性佛。「非内非外」,找不到内外。内是从小说,外是从大说,中国古人有所谓其大,大到什么程度?没有外;小,小到什么程度?没有内。大乘教的宇宙观,真的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像我们刚才说的,这量子学家发现的,这么一个微点,也就是一个光子,或者称它作量子,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它里头具足圆满的能量、信息跟物质。小的样子是什么?跟外面样子没有两样,也就是说,跟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两样。十方一切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微点里头。我们前面读过普贤菩萨能进去,能进入微点里面的世界,到那里面去拜佛、去闻法。我们又知道,那个微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头又有微点,微点里头又有世界,世界里头又有微点,重重无尽,这叫其小无内。这个科学没有发现,科学只讲到微点,微点里面的微妙他没有发现。佛经里有科学,有非常奥妙的科学在里头。这个念就是佛,这个佛就是心,这心是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就是自己的本善,所以它没有内外,非内非外。他没有「缚脱」,缚脱都是从烦恼上讲的,无缚,他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当然也没有解脱,解脱是把烦恼解脱,烦恼都没有,解脱什么!
  「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这告诉我们什么?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明白了吧!极乐世界是遍法界虚空界,所以极乐世界广大。中峰禅师讲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一点都没讲错,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我们想见佛,我们念头一动,佛就现前。佛有没有来去?没有,本来就在此地。我们没有念头,就是没有缘,他不现;我们有这个缘给他的时候,他马上就现了。所以大乘教上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在当下,没有先后。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没有远近,他就在面前现的。不是从极乐世界十万亿国土这里来的,没有,就在此地,当处,没有空间,时间跟空间都没有。佛如是,再给诸位说,我们也如是,我们跟佛没有两样。我们这个身相从哪来的?当处出生的,就这一念生的。佛没有时间,我们哪里有时间?没有;佛没有空间,我们也没有。我们今天所谓有空间、有时间,是妄想造成的,全是妄念,你把妄念放下,时空就没有了,你就得自在。
  我们人在这个世间会衰老,为什么会衰老?你有妄想,这个妄想就是时间束缚了你,你被这个假相欺骗了,你以为有时间,一年比一年老,你以为有时间。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极乐世界从来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老少的念头、生死的念头他没有了;念头没有了,这个现象就没有了。现象从哪里来的?意念变现出来的。这给我们讲道理,道理搞明白了,我们想想是有道理,於是我们就能像佛菩萨一样有无量无边的神通道力来改变自己。真的,永恒不能变,那是性德,本性本善永恒不变的。改变的,是你没有见性之前的修德,把我们最重要的错误思想要修正过来,我们对很多很多问题想错、看错了,麻烦全出在这个地方。怎样才能把这些妄念,错误的思想、见解放下?要知道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六道是什么?一场梦。十法界也是一场梦,六道是梦中之梦,你计较它干什么?活在这个世间像佛菩萨一样,有,好,很好;没有,好,很好,都很好。绝对不会起心动念,就是不操心,不操心,心就正常,心就健康。心一操的时候,心就出了毛病,心就坏了,操心愈多,心就愈糟糕、就愈坏。唐太宗讲现在人心坏了,坏了什么?他操心太多了。从早操到晚,连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在操心,把这个世界愈操愈乱、愈混乱。古人,你看上古圣贤无为而治,他不操心,天下大治,没有一样不好。你要想这样、想那样,全都让你想坏掉了;你要是什么都不想,一切恢复正常,正常是最健康的。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有很大的学问。
  唯有一念信入的,他知道,一念信入的,他相信自己自性,他相信即念是佛,他相信即佛是心,他相信遍法界虚空界里头找不到对立,永远是和谐的,永远是一体的。整个宇宙就好像这个心、心念把它编织成一体,就像网络一样。这个东西你看不见,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也不是自然现象,确确实实像网络一样集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人任何时候动一念,整个宇宙都知道,这信息就传遍了,立刻传遍。这是《还源观》上所讲的,三种周遍第一种「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出生是变化,遍法界虚空界随著念头在产生变化;「含容空有」,心量要大,真正要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因为我们本来是这个样子,怎么会现在变成这个小心量,一个人、一个物都容纳不下,你说你可怜不可怜?心量愈小,小到不能再小了,那就是地狱境界现前,连自己都不能相容的,这是地狱。这一品「十方佛赞」,我们就学到此地。
  我们再看底下这品,底下这二十四、二十五是这部经里头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非常重要。「三辈往生第二十四」,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这是首先「总标三辈」。三辈,也就是极乐世界的四土,常寂光土不算,只讲下面的三土。上辈往生的生实报庄严土,中辈往生的生方便有余土,下辈往生的生凡圣同居土,所以有三辈。三辈里面又有上中下,所以合起来就是九品,三辈九品。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前品十方佛赞,乃诸佛称叹愿之成就」,这是四十八愿里面诸佛称叹愿。阿弥陀佛成佛了,极乐世界成就了,确实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称赞的。「盖欲十方众生,闻名发心,忆念受持,而随愿得生也」。阿弥陀佛建造极乐世界,用意何在?目的何在?是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六道众生不好度,这是真的,特别为一切六道众生建立这么一个修行道场。极乐世界是个大道场,修行道场,用他的悲愿,四十八大愿,加持这些烦恼业障深重的众生,帮助他们一生成就,这个功德可太大了。这是十方一切诸佛梦寐所希求的,没想到,不是没有能力,要晓得诸佛如来智慧、德能、相好,完全平等,没想到。阿弥陀佛他想到了,他把它造成,造成之后每一尊佛都欢喜,你把我的问题全解决了。所以难度的众生,诸佛如来都宣扬阿弥陀佛,就劝大家统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把他应该度的事情全交给阿弥陀佛了,介绍给阿弥陀佛,都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你到那边去接受阿弥陀佛教导,一生圆满成佛。
  一切诸佛如来的大愿就一桩事情,希望一切众生早一天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因。他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华严经》上佛说过,「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现在的麻烦,得病了,得什么病?得三种毒病,妄想的毒、分别的毒、执著的毒,这是三毒,这个事情可麻烦了。能把妄想分别执著彻底放下,你的问题解决了。可以分段放下的。你看这三辈往生,下辈的完全凡夫,没放下,带业往生,了不起。带业不能成就,这是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见思烦恼没断也能往生,也能接受他的教诲,这太难得、太难得。往上去不稀奇,实报土不稀奇,方便土也不稀奇,最稀奇的是凡圣同居土,他有办法叫凡圣同居土里头严重执著的这些人把执著放下。譬如我们这个世间的人贪财,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不贪财,为什么?那财太多,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我们这个世间,对我们的身命什么最重要?不是财,财有没有没有关系,最重要是空气,没空气十分钟就死了。什么人贪空气?没听说哪个人把空气储存起来,为什么?太多了。西方极乐世界财太多,你要金银财宝,人家黄金是铺马路的。有没有人到马路上去把柏油拿出来藏在家里、戴在身上?没有,黄金是铺马路的。宝石,珍贵得不得了,人家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珠宝,太多了,所以不贪,贪的时候被人笑话。阿弥陀佛这一招很厉害,让你所有的贪心到他那边去全都消失掉。
  这边饮食、男女,佛知道男女会造成情执,很麻烦。凡是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人,全部都是男身,没有女人,而且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样,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的穿著,想穿什么,衣服在身上,不要去买也不要制作,自然变化所作,所以你也不贪著了。家里也不要用保险箱,也不要用衣橱,为什么?太麻烦,衣想穿,在身上;不想,它就没有了,不见了。饮食也是,不要厨房,想吃什么东西,百味饮食摆在桌子上,不想吃的时候,没有了、不见了,也用不著洗碗、洗筷子,不需要,所以什么贪心都没有了。你住的房子干干净净,里面什么都没有,空旷,客人来的时候要座位,念头一想,座位已经摆齐了,客人走了,座位也没有了,不要收拾。到哪里去找这个环境,只有极乐世界有。诸佛如来都做得到,就是没有替六道众生想到。这些事情,在我们六道里头也有,欲界第五层天化乐天,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变化所作,化乐天,不需要的,它就没有了,真的跟极乐世界一样。所以欲界天人可以做得到,阿弥陀佛那还有什么问题!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他想要的东西,不要自己变化,他一个念头,化乐天人晓得了,马上变化来供养,第五天来供养。天人说不需要了,自然就没有了,不见了。
  欲界上面的两层天能做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肯定比欲界天殊胜得太多太多,欲界天怎么能跟佛相比?所以用这种巧妙的方法,让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他不劝你,自然放下,这一放下就见性,见性就成佛,妙极了。所以诸佛称赞,也就是希望诸佛替他招生,他在这里办学,办学是教学,十方诸佛帮助他招生。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解净土三经,三经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劝我们放下万缘求生净土。世尊如是,十方如来亦如是,没有一尊佛不劝他们的六道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每天往生那个人数没法子计算。我们听了之后不要起疑虑,为什么?极乐世界这么多人,那不吵吵闹闹的,算了,我不去了,我去找个山上躲起来去修行。那你就错了,你完全错了。极乐世界之大,极乐世界的理想,没有一样不如愿。你到极乐世界,你不愿意看到那么多人,你想一个人在山上或者是湖边清闲、幽静的环境,你到那里去你看到就是,你看不到有别人。你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出现;你不想他,阿弥陀佛就不见了。这个世界样样事能如人愿,真的是非常非常稀有难得。
  「今品则论往生者因行之类次」,这一品就是二十四品「三辈往生」,要跟我们讨论往生的因行。往生是果德,我们要想得到这个果报,一定要修因,因殊胜,果才微妙。因行的种类、次第,「盖以凡夫闻名后」,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重视,它对凡夫讲的,我们有分,我们听到了。「信愿有深浅,发心有大小」,真的是不同,我们听了,有人信得深,有人信得浅,深浅差别很大,所以往生极乐世界品位不一样,四土三辈九品各个不相同。还有「持诵有多少」,持诵是行,受持、读诵不一样,每个人用的功夫不一样,「修习有勤惰」,有人很勤,有人很懒散,「种种之不同」。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如此,但是西方世界很特别,确实有这些现象,但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一加持,这些现象就模糊,有没有?真有,但是你看不出来。好像每个人都有高度的智慧,每个人都有圆满的福报,每个人都是大德大能,那是什么?那是弥陀加持的,不是自己的。就好比我们这个世间,灵魂到世间来投胎,它投生在帝王家,一出生就享受荣华富贵。不是他的,那是他父母给他的,不是他自己有能力得到的。我们到极乐世界就彷佛如是,生到阿弥陀佛家里,做阿弥陀佛的子女,阿弥陀佛是世间大富大贵,享老子的福,就这么个道理。不但享他的福,还享受他的智慧。
  到什么时候,我们不需要享他的福,我们跟他一样?到实报庄严土就一样。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完全靠加持,自己没能转识成智;换句话说,自己真的是凡夫,不是圣人,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了,就到实报土,实报土才是自己真正的性德流露出来,这个不靠佛了,自性流露的。自性所流露的跟阿弥陀佛一样,无二无别,先是蒙佛加持,以后真的跟佛一样,这是西方世界无比殊胜,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没讲过这个事情,只有极乐世界有。所以世尊讲经,在经典里面提到极乐世界的,大概有两百多种经典,常常提到。净土三经是专讲,特别介绍,而特别介绍里面最详细的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又是多次宣讲,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一部经就讲一次,没有讲第二遍的,但是《无量寿经》是多次宣讲,不止讲一遍。古人根据现在留下来的这个五种原译本,至少是三次,因为看到这个经本里面差异很大,如果一次讲的,翻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异,证明世尊多次宣说。还有失传的七种,如果失传的七种要是能发现的话,可能还有更多的差异。所以古大德肯定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三遍以上。
  我们继续往下面看,「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别」,宿世所修的善根不一样。《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了不行,福德少了也不行,因缘不具足也不行,三个条件凑在一起不简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闻到净土还得三个条件具足,你这一生才会成就。三个条件不具足,你这一生没分,没分要晓得,还要搞六道轮回,那个麻烦就大了。我们要想超越轮回,在这一生当中这三个根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补!我们在这一生可以补得起来,用什么方法补?信愿持名就把它补起来。我们真干,强迫自己听经闻法、念佛,听经补善根之不足,念佛补福德之不足。缘有了,缘现在我们遇到了,你遇到会集本,你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你缘具足了。遇到,你相不相信?你能不能懂?这是善根。我不能相信,我好好去读它,遍数读多了慢慢就相信了,为什么?道理明白了。佛四十九年讲经目的在此地,帮助大家断疑生信,这是经典第一个目标、目的,四十九年讲经教学目的在此地。我们今天多听、多读,慢慢相信了,善根补起来。福德是什么?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是真有福,大福德!前面讲得很清楚,不必再修其他功德,这是圆满功德,你只要肯念佛,什么功德都圆满、都具足了,你还要它干什么?其他的用不著了。真正肯念诵《无量寿经》,真正肯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你天天在修圆满的功德,真能消业障。
  至心,前面讲一心念佛,一心里头没有妄念、没有杂念、没有怀疑,这样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佛不说假话,你天天念,念上几年,无量劫的这些罪业全都消掉了。业障消掉的很明显,为什么?身体健康,你相貌改了,精神振作起来,这个都是瑞相,眼前的瑞相。我见过,满头白发的老人,听我讲经他相信了,他认真念佛了,念了二、三年,头发黑了。非常高兴,满面红光来看我:头发变黑了。可不可能?可能。为什么?境随心转。以前的心不善,现在的心纯净纯善,你还有寿命,你寿命还很长,所以你的健康全恢复。不需要用药物,现在的药物都有副作用,真的少,假的多,怕上当,尽可能的不用药物。我们用全心全力来调养,头一个相信自己,自己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把阿弥陀佛放在自己心里,把心换掉,换成阿弥陀佛,最健康的,无比殊胜的。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三辈往生是阿弥陀佛,随便拈一法,一门深入,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你得到了。
  我们看这个地方,真的说得很详细,「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你看这三样东西,宿根、福德、因缘,各各不相同,「人人自别,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众生往生者无量,其品类亦无有量」。三辈九品是大分,细分太多太多了,说不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说不尽?一个念头是一个境界。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念头,念念不一样,善念是天堂,恶念是地狱。我们念佛、念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要知道极乐世界真正的因,是我们的自性,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极乐世界就在本自具足里头。哪里来的?我们自性里面的极乐世界,自性里面的阿弥陀佛,跟我的关系太密切,这是真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建立世界是缘,我们今天念佛求生也是缘,因缘果报都没有离开自性,真的不是假的。关系搞清楚了,我们的疑虑断干净,一点怀疑都没有了,我们决定到这个地方去。为什么?这个地方稳当、快速,这个地方没有任何障碍,在这里修行证果。成佛之后倒驾慈航,普度众生,那个时候有智慧、有神通、有道力,有这本事才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到极乐世界成就特别快,为什么?你学习不中断。你就明白了,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没中断的。我们这个世间要吃饭、要睡眠,那就中断;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吃饭,他又不要睡觉,所以他的时间一分一秒都不会浪费,都在学习,学无量劫那还得了吗?
  「世尊乃於无量不同之中,粗标大类」,讲三辈是粗标大类,「於本经中分为上中下三辈,是为至略者也。三辈各有三,则为九,是则《观经》中之九品。九品各含九,则为八十一。如是辗转推演,实是无量。」西方极乐世界要克实而论,它的品位是无量无边的。给你讲三辈九品,这大类,九品里头每一品又有九品,八十一品。八十一品里头每一品又有八十一,无量无边,我们不能不知道。你知道这个状况,你反过来想一想地狱,地狱也是这样的。地狱略说十八层,大分十八层,每一层里头又有十八层,再细分,每一层里头又有十八层,一直分下去,无量无边。我们现在晓得,一个善念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净念就是一个净土,一个恶念就是一个地狱,我们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恶念,不就有一千六百兆的地狱!我们一秒钟里面念念都是阿弥陀佛,那不就是有一千六百兆个阿弥陀佛!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就欢喜把恶念放下,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净中之净,没有任何一个念头能超越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念佛?念佛没空过,现在、现前,无论一切时一切处,想到就念。失念的时候忘掉了,忘掉不要管它,想到就念,想到就念,慢慢养成习惯的时候,你每天念佛的时间就多了。不要计数,用印光大师的方法句句清楚,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计数只记一到十,用心去记数,知道我这句佛号是第几句。为什么?这样能摄心,杂念、妄想进不来;你不这样的话,你念佛的时候还有杂念渗透进来。用这个方法好,它进不来,它一进来你这个记数就乱掉,乱掉了不算,从头再来,看你能支持多久。支持久暂也不必管它,就是你不要分心,不要为这些操心,好好的念,会把你的清净心念出来。
  「今於无量辈中,总括为三辈。其往生后品位虽悬殊,若论其能往生之主因(主要的因),莫不由於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往生的正因,是往生的秘诀。菩提心后面会有详细讲解。「盖此正本经之纲宗」,纲是纲领、纲要,宗是宗旨,「往生极乐之关键」,就在这十二个字
  「三辈往生」,完全对凡夫讲的,六道凡夫能够生到净土,他的类别,「乃我侪凡夫得生净土之类别。其愿行功德,是我辈企求往生者之轨范」。我们是六道凡夫,我们企求往生,这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轨道。「若真志求往生」,这句话重要,这真的不是假的。那要真的,你一定是对两个世界有相当的认知,你才能把娑婆世界暂时放下,我一心要到极乐世界去。我如果对娑婆世界还有一丝毫的情执,还有一点点放不下,就去不了。我们今天的信被它破坏,愿也被它破坏,念佛也没有办法专一,也就是妄想杂念多,功夫全破坏了。所以对我们现前世界,要认识、要搞清楚;对极乐世界也要搞清楚。极乐世界搞清楚,这一本是介绍,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要学,那要认真,要下功夫,里面这些生字,就像胡小林居士一样,字字查字典把音注出来,所有的名词查《佛学辞典》,一样一样把它查清楚,他很用功,搞明白了,决心下下去了。囫囵吞枣不行,为什么?总有疑惑,疑就是你不能往生的病根。一点疑惑都没有,这个世间统统放下了。
  有人告诉我,他的钱被人骗去了。算了,不要了,不要去想它,为什么?身外之物,假的,你去想它,错了。若无其事,我清净心,我念佛的功夫得力,你怎么样伤害我,我都无所谓,你要,全给你。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到很多这种情形,道场,你要道场,要,给你,扫地出门,我们若无其事,快快乐乐的,决定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我们当年离开台湾,道场不要了;离开美国,道场不要了。走到一个地方建个小道场,离开的时候不要了,心里没有牵挂。如果常常想著,你不是找麻烦吗?想什么?那想六道轮回,那想地狱,就别想它了。念头一转,我都想极乐世界,我想阿弥陀佛,我其他都不想,丢得干干净净。现前无论是金钱财物、名闻利养,有,有当作无想,别去想它。有就放在那边,谁用都好,不要执著那是我的,没有我,谁拿去都好,你多自在!你没有牵挂、没有忧虑了。真的放下,彻底放下,我们这一生取西方极乐世界才有指望。一丝毫顾虑没有了,一丝毫牵挂没有了,一切都随缘,有也好,没有也好,我们就得自在。
  「若真志求往生,则当依之,犹如明鉴,时时对照,思欲类及」。依是什么?依照这部经典,这部经典像一面镜子一样,我每读一遍就对照一遍,想想我有没有做到?我像不像法藏比丘?像不像法藏菩萨?像不像阿弥陀佛?我生活在这个世间,像不像极乐世界?有人说那跟极乐世界完全不一样,我的想法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怎么说没有两样?明明不一样。极乐世界人对极乐世界的环境,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我在这个世间,对这现前的环境也都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跟极乐有什么两样!完全没有两样。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一样,离妄想分别执著都一样。极乐世界天天见阿弥陀佛,我现在天天心里有阿弥陀佛,时时刻刻在念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没离开。每天读诵《无量寿经》,天天看到极乐世界,真的做到「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思欲类及」,这句话讲得好,我们要想,欲是希望,我们要跟阿弥陀佛一样,我们跟极乐世界一样。一样的,不要说它那边是黄金为地,黄金是假的,泥土也是假的,都是假的,黄金等於零,沙土也等於零,它们是平等的,没有两样;都是这些基本粒子组成的,排列的方式不一样,除此之外没有两样。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是心想生,这个世界也是心想生,我们对於心想,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平等了,平等叫一真法界,所以极乐跟娑婆不二,是一不是二。我们现在在转变,功夫不到家;功夫到家了,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道理我们明白,方法也明白,现在必须要做到家,做到家第一个要素就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这个。我们听佛的话,我们不是上根利智,没有办法同时放下,一步一步来,先放下执著,不执著,真正能够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清净心现前,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第一个得到了,清净心得到了。得到清净心决定往生,为什么?「心净则佛土净」,往生极乐世界有把握了。再进一步,平等心现前,不分别,众生跟佛平等,冤家对头跟最亲爱的平等,怨亲平等,从这里下手;平等心现前,生方便有余土。觉悟了,那个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生实报庄严土。我们今天炼这个功夫,在哪里炼?在日常生活当中炼。学《还源观》上四德,「随缘妙用」,随缘是恒顺众生,不要叫众生随顺我,我随顺众生,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在里面学什么?学不执著,这叫真功夫、真本领。不再有成见,不再有好恶,自性里面流出来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万法一如,万境一如。
  「当知净宗称为易行道者」,这是古大德常讲的,「是与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门相较而言也」。古人还有个说法,八万四千法门,净土呢?净土是特别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一个特别法门,叫门余大道。念老在此地,是把净土宗也列入八万四千法门里的一个法门,所以他说其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个法门而言。我们还是古大德讲的有味道,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叫门余大道,稀有难逢!「唯此独易,故称易行」。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都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它要断烦恼,这就难,我们断不掉。净土法门不要断烦恼,只要伏烦恼,把烦恼伏住,像石头压草,把它压住就行了。断是什么?连根拔掉那叫断,那个难,真难!石头压草,石头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是石头,用这个东西把它压住。也就是说,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念头才起,立刻就阿弥陀佛,把它转变成阿弥陀佛,不叫这个念头去发展、去扩大,不去扩大。不管是善念,不管是恶念,只要是念头起来,就「阿弥陀佛」把它压住,统统都归到阿弥陀佛上,这是念佛法门无比殊胜微妙之处。
  凡夫烦恼习气深重,哪有不起念头的道理?不起念头是圣人,凡夫做不到。所以古人教导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迟怎么样?你造业了。第一个念头才起,第二个念阿弥陀佛,他不造业,这叫会念佛,这个念佛就真起了作用,不能不懂。所以真念佛的人,不是一天念多少佛号,不是的,是清净心,保持清净心。有一个念头,马上阿弥陀佛压住;念头没有了,佛号也就不必念,没事了,恢复正常了。起念就念佛,这样念久了,功夫得力了,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念到得定,这叫事一心不乱;念到开悟,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跟禅宗大彻大悟、跟教下大开圆解,同一个境界,全都是实报庄严土。
  这后面是「若论其实,如本品所明,则知往生亦非易事」。这是确确实实的,这一品,三辈往生品里面所讲的,给我们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的事,读了之后,你就晓得它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比起八万四千法门容易,是跟八万四千比较,因为八万四千要断烦恼,这个不断烦恼,容易。但是如何把烦恼伏住?你要是伏不住,纵然念佛念一辈子,不能往生。所以带业是带旧业,不带新业,过去生中的烦恼能带去,这一生当中,在往生之前那些烦恼,最后一念,临终最后一念是佛号,你就都能带得去。如果临终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你就完全带不去了,你还得随业流转,也就是继续去搞六道轮回。人死了以后到哪一道,是哪一个业力力量最强引导他去投胎。为什么人死了之后堕到畜生?他糊涂、愚痴,没智慧。为什么有人死了之后到饿鬼?他贪心重,他虽然不糊涂,念念没有忘记贪婪。有人临终之后就到地狱去,瞋恚心太重、嫉妒心很重、报复的心很重,这就到地狱去了。有人死了之后他到人道来了,人道是什么?伦常的心重,念念没有忘掉伦理道德,念念想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到人道来。念念是慈悲,念念是十善,这个人就生天去了,都是最后那一念。我们试想想看,我们最后那一念是什么念头,这个重要,把握最后的一念就是决定往生净土。真正想求生极乐世界,不能不懂这个道理,这是关系我们来生,一丝毫都不能差错。我们天天在训练自己,训练什么?用这句佛号伏烦恼,养成一个习惯,到最后临终一念是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九一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八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十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0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七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十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十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七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九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疑难病症的ECT疗法 第三章 现代精神病学认定的[栏目:刚晓法师]
 三十九、迷魂汤[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九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栏目:贤清法师]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五)彼此产生矛盾的根源[栏目:圣者言教]
 《妙法莲华经》浅释—化城喻品第七(空缺)[栏目:法闻法师]
 佛教入门 十四·业力的因果律[栏目:佛教入门]
 265.问曰:魔何以欲破其意?[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二谛章(暂无)[栏目:三玄章]
 遗产[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