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导以礼乐,无为而治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89
导以礼乐,无为而治
有一天,颜回跟孔夫子到北方的农山去游玩,与子路、子贡辩论著各人的志愿。
颜回说:「我愿意遇见一位贤明的君主,帮助他佐理一切政事,传布著:做父亲的教训要有义方,做母亲的要慈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做弟弟的要恭谨,做儿子的要孝顺,这五种教化。用礼乐去化导人民,叫百姓不用修理城郭,也不必挖掘深的沟池,家里的人没有离散愁恨,过了千百年也没有战争的患难。这样一来,子路的勇敢没有地方可用,子贡的口才也没有地方可施!」
孔夫子听了这一段话,便严正地说:「颜回的道德是多麽美满啊!不费钱财,不害百姓,不劳口舌,颜家的儿子就具备了这些条件!」(《古八德全书》第三百十一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节俭爱民,心不贪婪
下一篇:
推施德政,盗变良民
大盗向善,安享晚福
凡做善事,宜净心地
慈悲动物,子转颖悟
涵养深厚,心无挂碍
好善乐施,儿子免难
先入为主,易出差错
以身作则,移风易俗
与人有约,义不可欺
富贵有余,辞而不受
顺性诱导,势必有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荷花与污泥
[栏目:佛网文摘]
助念的莲友是不是越多越好?
[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僧品高韬 垂范千秋—— 一代高僧惟贤长老世纪人生随想(金易明)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因明“现量相违”的探讨
[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宗教,并非为了理性而存在
[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从《摩奴法典》看原始佛教戒律的渊源
[栏目:佛教戒律学]
十三、忏法
[栏目: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阴阳二路
[栏目:宣化上人]
华雨集第五册 四二、答张展源居士
[栏目:印顺法师]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栏目: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