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心不乱,佛就在眼前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2
一心不乱,佛就在眼前
——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法就是活法》

  佛陀说法

  在《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缘能听到“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名号后,能产生清净的信心,心里想着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坚持不断,经过或是一天、或是二天、或是三天、或是四天、或是五天、或是六天、或是七天,若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那么这个人在临终时,依靠这精进念佛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德,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愿力,带领着西方极乐国土里的大菩萨、大阿罗汉们,亲自显现在这人的面前。这个人在这临终的关键时刻里,内心不受爱憎烦恼所惑乱、身体不受顺逆外境所干扰,即刻就可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去。

  佛家过法

  手持油罐的死刑犯

  从前,印度有个国王,看到佛家弟子整天念佛,不甚理解,便问一个比丘:“你们修行人,念佛能成就吗?”
  比丘说:“能!就看你能不能做到一心不乱。”
  国王接着问:“你这话能用事实来证明吗?”比丘回答说:“当然可以!请大王明天安排两班宫女,一班东街跳舞,一班西街唱歌。叫一个死囚犯手持盛满油的罐子,从歌舞队中走过,后面跟着提刀的刽子手,如果犯人洒落下一滴油,立即斩首。若不洒油,免其死罪。”
  国王同意。
  第二天实验开始,死刑犯人得知今天是生死攸关的日子,不能丝毫大意。绕街结束,果然没有落下一滴油。
  国王问犯人:“你绕街一周,见到什么?”
  犯人回答说:“大王!我什么也没看见。在生死关头,我一心只管着油,哪有心思去顾及其它?”
  国王不能不相信了比丘的话。

  莹珂法师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宋朝的莹珂法师他虽是一位出家人,但业障重、习气深,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不守清规、破戒造作罪业。
  但莹珂法师有一个好处,深信因果报应,想想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必堕地狱,就生大恐怖,请教同参道友,有没有救。同参道友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痛哭流涕,有很深的感动。
  《往生传》看完之后,莹珂法师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他把寮房关起来,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一心不乱,一句佛号念到底拼命念了三天三夜,果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好好的修行,到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
  莹珂法师跟阿弥陀佛说:“我的烦恼习气太重,我控制不了,禁不起外面诱惑,这十年不得了,我要造多少罪业?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
  阿弥陀佛听了他的话,也就点点头同意说:“好!那我三天以后来接你好不好?”
  莹珂法师说:“行,三天不造业还能控制得住。”
  莹珂法师把寮房打开,兴高采烈向全寺大众宣布:“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
  寺里的人都认为他发神经,这样一个恶人,怎么可能三天往生?好在三天的时间不长,大家等着瞧!
  到了第三天,莹珂法师洗了澡,换了新衣服,早课的时候,要求大家不照平常的早课,而是念《阿弥陀经》和佛号送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没有生病,跟大家一起课诵,经念完了,佛号再念十几声,他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现在要跟他去了。”说完,就安详坐化了。

  人生活法

  按《佛光大辞典》的解释,“一心不乱”,指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说:如果一个人在临命终时称念阿弥陀佛,一日,或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必现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一心不乱”不光是念佛法门的初步目标,其他任何修行方法,基本上都要做到一心不乱。即使修学一切世间技艺,也同样以此为追求。
  “一心不乱”是念佛专心的境界。明末莲池大师做《阿弥陀经疏钞》,将一心不乱分“事一心”和“理一心”:
  事一心:就是心无杂念,心口相应,念念是佛。自己知道在念佛,而且有佛可念,便是一心念佛,或者称为全心念佛,通过专心的念佛,达到功夫成片,进而入三昧或定的境界。
  理一心:是指与理相应,把佛、我融为一体,从自性中流入弥陀大愿海中,此时,心即是佛,佛即我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境界。
  虽然,莲池大师把一心不乱分“事”、“理”来讲,但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是指专心一意的意思。于念佛时,心系佛陀,口诵圣号,一句阿弥陀佛,从口中念出清清楚楚,再从耳根听入真真切切,将我人自内心中刹那生灭的烦恼心变为一心,不杂妄念,不做观想,久而久之,烦恼自消,这本身就是一种定。
  念佛人,不能一面念佛,一面妄想纷纭,或一曝十寒,朝勤暮怠,否则,那是散心念佛。古德云:“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心口一致,没有杂念妄想,眼不贪色,耳不贪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法,一句佛号相续,念念不断,自然心能与声相依,妄念自清,不念自念。
  “一心不乱”说着简单做来难,实修中清净心常常被杂念搅乱,这是学佛者难以避免的烦恼。那么,怎样使杂乱的心净下来呢?
  古今大德一再告诫我们:要用“真心”念佛。这个“真心”起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真诚心,真情实感,如果有“少水鱼”和“救头燃”的紧迫感,就能像前面故事中的死囚一心盯着罐中的油那样精神专注地念佛;
  二是真如心,即慈悲心、菩提心、圆觉心,就是要胸怀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把自己的苦和众生的苦融为一体,祈求佛陀加持,同圆种智,同证菩提,这样的发心念佛力度当然要大得多。
  一切世间事务,也只有以“真心”去做,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注重动中一心不乱的修行。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行、住、坐、卧各种不同的姿势,这是身体的动;也有很多时间嘴巴在讲话,这是口在动。如果你在这段时间里不知道怎么把握,修行当然就很难打成一片了,因为一大半的时间你都没办法用功,没办法提起正念、正知。
  一心不乱以正念、正知作为基础。能够保持正念,叫做“一心”,因为你能念念不忘,能保持正念;当你一忘失正念、一散乱时,马上就能觉察到,这种警觉心叫“正知”,也叫做“不乱”。所以,一心不乱也就是能保持正念、正知。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堂就在喜舍的心里
下一篇:幸福感并非欲望的满足
 惜衣惜食,实为惜福
 佛的眼里,黄金如毒蛇
 禅宗二祖慧可为何立雪断臂?
 放空成见,善于倾听
 舍局部,得整体
 不贪图美味,食如服药
 等念冤亲,不憎恶人
 佛说:你不一定能看清你的过去
 “舍身饲虎”出自哪部佛经?
 为什么要报众生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六亲眷属做功德的意义[栏目:仁焕法师]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学佛的两种用心(竺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求戒(比丘戒、比丘尼)的标准是什么?[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二〇一〇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怀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葛印卡老师答问的宝库(二)[栏目:疑问解答]
 简单才美[栏目:大安法师]
 妙法莲华经 叙品第一[栏目:白话佛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6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一 正念观身 练习7 观察身体的各个部位[栏目: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