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金钱种在“大福田”中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9
把金钱种在“大福田”中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

   据《大智度论》记载:
   古代大月氏国弗迦罗城中,有一寒微的画师,名叫千那,到东方多利陀罗国作画十二年,积攒了三十两金的报酬,回到本国。
   画师千那到达弗迦罗城,恰闻击鼓作法会的声音,便循声前往观看。因目睹众僧法相庄严,于是生起清净信心,即问维那师:“给大众僧作一日食,需要多少金?”
   维那师回答:“有三十两金,足够得一日食。”
   画师千那听后,即以身上携带的三十两金悉数交付给维那说:“为我作一日食供僧,我明天再来。”
   这样,画师千那空手回到家里。其妻问:“你在外面作画十二年,得了多少报酬?”
   千那答言:“我得了三十两金。”
   妻又问:“三十两金在何处?”
   千那答言:“三十两金已种在福田中。”
   妻不解,追问道:“种什么样的福田?”
   千那答言:“布施给众僧。”
   其妻闻言大怒,用绳将千那绑起来,押送到官府治罪。
   到达官府,长官问:“以何事绑夫送官?”
   其妻答:“我丈夫精神有问题,十二年作工得三十两金,不怜悯妻儿,悉数送给他人,依照官制法令,便将他捆绑送来,请大人明察治其罪。”
   长官问千那:“你为什么不将钱供给妻儿,而送给他人呢?”
   画师千那答言:“我先世不行布施功德,今世贫穷,遭受诸多辛苦。今幸遇僧宝福田,若不及时种福,后世还会贫穷;贫贫相续,永无脱免之时。我今希望顿舍贫穷之根,所以将三十两金全都布施众僧。”
   这位长官是敬信佛教的居士,听到这答语后,大加赞叹:“难能可贵!难能可贵!辛苦多年得此微薄的报酬,全都布施众僧,你是真善人。”
   说着,长官即脱下身上的璎珞赠给画师,并将所乘之马与一个庄园,捐给画师说:“你发心施金给众僧,众僧还未食,所施金已为谷子之种,尚未种植,然根芽已得生长(喻现在的花报),丰硕的果实还在后面(表后世的果报)。所以说,以艰难获得的财物,真心全部布施,所获得福报最多。”
   佛法僧“三宝”中的“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团。僧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信受佛陀教法,依教奉行而入圣证果的人;是续佛慧命,传扬佛法,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圣弟子。
   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说:“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
   《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位无修无证者。”
   佛教是完全依靠清净僧伽住持,世间若无僧众,佛陀的无垢教法,就会因此而灭亡,所以说:“佛法全赖僧众弘传”。为了续佛慧命,弘扬佛法,我们应竭力以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僧宝。供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大功德。《增一阿含经》卷一中所云:“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供养僧众,就是耕耘能生长福报的田地,所以,僧众是在是众生的“大福田”。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缘来是福,缘去也是福
下一篇:戒奢靡,俭朴惜福
 即使一无所有,也你能为他人付出
 布施,就是在建造天堂
 运水搬柴是神通
 佛给你渡越生死苦海的六船筏
 文殊在身边,菩萨在眼前
 慈悲为怀,不需理由
 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
 贫穷也可以出售
 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着快乐(悟通)[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佛国品第一[栏目:唐思鹏居士]
 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六、生死轮回的根本教唆者[栏目: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19.增上心[栏目: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论中国佛教忏悔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涵[栏目:游祥洲教授]
 修《菩提道次第》初修法门[栏目:专门修法[下士道]]
 第一篇 理论 1.4.3 此修法为何符合四圣谛[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常念佛法众[栏目:法清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贾客造舍供养佛获报生天缘第六十一[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答净土四十八问[栏目:莲池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