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2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以上共同外前行之四厌离法,初行者应于座上座下常做思维,观修纯熟且内心已生定解者,于上师瑜伽实修中座上稍作观想即可。总之,观想共同前行绝非悲观厌世、避世遁行,而是为了更豁达地面对现世,珍惜今生,励力断恶修善,精进行持正法,以求今生、临终和未来恒时安乐。诸行者对以上法义须仔细体味,纳入自相续而调伏烦恼。诚如《普贤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如今我等已获得暇满人身,听闻诸多正法,身心投入修法之中,此乃千万劫修善所得果报,世间无有较此更胜之善缘。值此修持成就解脱之最捷径道——上师瑜伽之际,我等一定要心生稀有难得之喜悦,相续中生起无常之念,时刻以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为精神支柱,励志精进修持正法为要。因为上师之显现是无常的,上师随时可能与自己分离;自己之寿命是无常的;当下所有修法之顺缘(时间、地处、道友、资粮等)是无常的;利益众生之缘起是无常的。故我等应趁此顺缘具足,尚能自主之际,善用此无常之躯勤修善法,成办解脱大业。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悲缘有情
下一篇:何谓有相止
 观待对导师的信心与缘分
 戒律要点
 入座前行 上师瑜伽之导修文
 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何谓传承——心印传承、表示传承、口耳传承
 信心与净观
 一切教法皆具内而不在外
 具器弟子之法相 五 品格贤善和敬信上师
 捷径金刚乘皈依与究竟三身之皈依
 见解增上的标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济世服务社会是佛教修行的目标(法隆法师)[栏目:佛教与慈善]
 如实生活如是禅 自序 把心放下,随处安然[栏目:如实生活如是禅]
 汉藏净土法门要义[栏目:侯松蔚教授]
 13 快乐与痛苦[栏目:活得快乐]
 纯陀居士的供养[栏目:宣化上人]
 会学习才有好方法[栏目:心静自然禅]
 第十八 蜜丸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日僧与海盗欲劫大藏经[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154.聆教肃立敬礼 Moving the commander, who, upon hearing..[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二十六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