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9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以上共同外前行之四厌离法,初行者应于座上座下常做思维,观修纯熟且内心已生定解者,于上师瑜伽实修中座上稍作观想即可。总之,观想共同前行绝非悲观厌世、避世遁行,而是为了更豁达地面对现世,珍惜今生,励力断恶修善,精进行持正法,以求今生、临终和未来恒时安乐。诸行者对以上法义须仔细体味,纳入自相续而调伏烦恼。诚如《普贤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如今我等已获得暇满人身,听闻诸多正法,身心投入修法之中,此乃千万劫修善所得果报,世间无有较此更胜之善缘。值此修持成就解脱之最捷径道——上师瑜伽之际,我等一定要心生稀有难得之喜悦,相续中生起无常之念,时刻以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为精神支柱,励志精进修持正法为要。因为上师之显现是无常的,上师随时可能与自己分离;自己之寿命是无常的;当下所有修法之顺缘(时间、地处、道友、资粮等)是无常的;利益众生之缘起是无常的。故我等应趁此顺缘具足,尚能自主之际,善用此无常之躯勤修善法,成办解脱大业。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悲缘有情
下一篇:何谓有相止
 如何理解赐予皈依之上师
 世出世间行持善法在内心上的区别
 皈依戒之三所修学处
 日常生活中调伏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
 修行人应断绝嗔恨心
 功德安立于内心
 依修而见与依见而修
 调伏内心带来的改变
 胜义菩提心
 修持金刚萨埵也需具有普遍之信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佛的世界里,他是得还是失?[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持斋之法[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流通分[栏目:净空法师]
 不可约教而遗机[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Mindfulness Means Life[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二课合解 第十七讲[栏目:亲佛法师]
 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我?[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栏目:禅诗三百首]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