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思维认识“轮回过患”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1

2012年12月27日晨起共修时开示—如何思维认识“轮回过患”

慈成加参仁波切

轮回的梵语和英语都叫Samsara。在佛教之前,印度当时的有些宗教就有轮回的理论。轮回是指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死亡后,在另一个类似或者不同的生命形式的体内重生。

通过观修轮回过患,可以断除我们对现世和来世的贪执,建立起真实的出离心,达到修正行的标准。

六道轮回是指:地狱、饿鬼、傍生、人、阿修罗、天人。佛陀对六道的描述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证而来的。 佛陀在最初觉悟之夜的第一时,开发了忆念过去的智慧,从而使他能够对过去之事一目了然。佛陀在很多经典上说过,当我们至心深入修习禅定时会开发出一些精神力量,就能够悟达这样的无上智慧。现在,在西方也有一些通过深度催眠或沟通术,可以让人们回忆起他们前生的经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可以证明六道的真实存在。

轮回的产生也是根据因果规律而来的。轮回的因是指我们的无明烦恼,以及行善或造恶,这些是流转之因。轮回之果是造了善、恶业后的果报,其果报就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外器世界及身心世界。

轮回的过患告诉我们,轮回中充满了痛苦。我们就像被关在密封瓶中的飞蛾一般,不停的飞,却始终飞不出瓶子的范围。我们始终都离不开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痛苦。

苦苦,是指生、老、病、死苦的感受,是轮回中主要痛苦的形式。只要我们还受到再投胎的过程控制,所有其他形式的痛苦都是这个起始点的自然过程;

坏苦,是指只要我们还在迷惑的状态,所有我们快乐的经验,终究会带来痛苦。我们觉得愉快的状态,只是同痛苦的经验比起来,它是种痛苦减轻的状态,这种愉快的状态只是相对的。事实上,我们越多的投入让我们产生愉快经验的因,就越多的失望,我们的愉快并不会因此而一直增加。例如,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或得到某物,我们成功后会感到很喜悦,但过段时间后这种感受就会变化,最终会变成挫败感;

行苦,就是事物的本质。只要我们还在迷惑中,没有永久快乐的可能,总会发生某些麻烦,某些问题。 只要我们还在无明的力量控制下,我们的痛苦就像波浪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来。行苦不只是今生痛苦经验的根本,而且也是未来受苦的因和缘。

有些人不觉得现在的生活痛苦,但通过深入观察不难发现,我们的人生快乐很短暂,但痛苦成分相当多 。我们都有生、老、病、死之苦,心理上的烦恼,人生的不如意等等。天人虽然没有苦苦和坏苦,但也在行苦之中。他的福报消耗之时,也会呈现坏苦。天人在懈怠与放逸当中,仍旧造着很多业。当这些业的果报成熟时,他就要遭受极大的轮回痛苦。

三恶道的极端痛苦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旁生道的众生无比痛苦,但它们的能力有限,不得不接受善恶因果的规律,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穿的皮毛、吃的血肉等背后的故事。

我们很容易堕入三恶道,一旦坠入三恶道,解脱就离我们十分遥远了。我们要深入细致的了解每个道的过患,这样我们才会切实感受到轮回是那么的漫长和可怕啊!这样才会生起及时修持善法的迫切心。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思维认识“因果不虚”
下一篇:出离心增上的衡量标准
 阿秋法王开示节选
 嗔心的危害及如何转变
 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的方法
 要像我们的呼吸一样不间断地实修
 布施的重要性及如何行布施
 对初学禅修者的开示
 《修心八颂》第五颂
 《修心八颂》第三颂
 让二菩提心融入生活
 避免盲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济世 知恩图报——专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摄类学 前言[栏目:摄类学·善慧法师]
 佛教艺术[栏目:东初法师]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文集[栏目:净宗祖师言教]
 76.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四十四回 拜天主光女[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教授开示《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第三天[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加行班小结 轮回过患一[栏目:达真堪布]
 07-065慈悲愿[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五)[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