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思维认识“轮回过患”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7

2012年12月27日晨起共修时开示—如何思维认识“轮回过患”

慈成加参仁波切

轮回的梵语和英语都叫Samsara。在佛教之前,印度当时的有些宗教就有轮回的理论。轮回是指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死亡后,在另一个类似或者不同的生命形式的体内重生。

通过观修轮回过患,可以断除我们对现世和来世的贪执,建立起真实的出离心,达到修正行的标准。

六道轮回是指:地狱、饿鬼、傍生、人、阿修罗、天人。佛陀对六道的描述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证而来的。 佛陀在最初觉悟之夜的第一时,开发了忆念过去的智慧,从而使他能够对过去之事一目了然。佛陀在很多经典上说过,当我们至心深入修习禅定时会开发出一些精神力量,就能够悟达这样的无上智慧。现在,在西方也有一些通过深度催眠或沟通术,可以让人们回忆起他们前生的经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可以证明六道的真实存在。

轮回的产生也是根据因果规律而来的。轮回的因是指我们的无明烦恼,以及行善或造恶,这些是流转之因。轮回之果是造了善、恶业后的果报,其果报就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外器世界及身心世界。

轮回的过患告诉我们,轮回中充满了痛苦。我们就像被关在密封瓶中的飞蛾一般,不停的飞,却始终飞不出瓶子的范围。我们始终都离不开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痛苦。

苦苦,是指生、老、病、死苦的感受,是轮回中主要痛苦的形式。只要我们还受到再投胎的过程控制,所有其他形式的痛苦都是这个起始点的自然过程;

坏苦,是指只要我们还在迷惑的状态,所有我们快乐的经验,终究会带来痛苦。我们觉得愉快的状态,只是同痛苦的经验比起来,它是种痛苦减轻的状态,这种愉快的状态只是相对的。事实上,我们越多的投入让我们产生愉快经验的因,就越多的失望,我们的愉快并不会因此而一直增加。例如,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或得到某物,我们成功后会感到很喜悦,但过段时间后这种感受就会变化,最终会变成挫败感;

行苦,就是事物的本质。只要我们还在迷惑中,没有永久快乐的可能,总会发生某些麻烦,某些问题。 只要我们还在无明的力量控制下,我们的痛苦就像波浪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来。行苦不只是今生痛苦经验的根本,而且也是未来受苦的因和缘。

有些人不觉得现在的生活痛苦,但通过深入观察不难发现,我们的人生快乐很短暂,但痛苦成分相当多 。我们都有生、老、病、死之苦,心理上的烦恼,人生的不如意等等。天人虽然没有苦苦和坏苦,但也在行苦之中。他的福报消耗之时,也会呈现坏苦。天人在懈怠与放逸当中,仍旧造着很多业。当这些业的果报成熟时,他就要遭受极大的轮回痛苦。

三恶道的极端痛苦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旁生道的众生无比痛苦,但它们的能力有限,不得不接受善恶因果的规律,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穿的皮毛、吃的血肉等背后的故事。

我们很容易堕入三恶道,一旦坠入三恶道,解脱就离我们十分遥远了。我们要深入细致的了解每个道的过患,这样我们才会切实感受到轮回是那么的漫长和可怕啊!这样才会生起及时修持善法的迫切心。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思维认识“因果不虚”
下一篇:出离心增上的衡量标准
 生命无常
 睡眠修法的窍诀
 2011年2月19日齐齐哈尔市开示
 《修心八颂》第六颂
 增加任何东西都是不圆满
 换一种心态来修法
 观五种清净来保护自己的修法
 不学佛与学佛的人烦恼差别
 为什么要修外前行和内加行?
 关于做烟供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修持与佛教的发展方向[栏目:海空法师]
 恭谨与真诚[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七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中论‧观有无品》[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答余树东问(二则)[栏目:太虚法师]
 南传法句经 第九:恶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担当大师联集[栏目:佛教楹联集]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6[栏目:印海法师]
 或问菩萨岂非未具真实明显现证空性耶?[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有缘共睹无缘不见[栏目:舍利瑞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