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者应该时时观察己过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0

修行者应该时时观察己过

普巴扎西仁波切

由于我们长时间修学佛法之故,内心可能会生起一些好的觉受以及一些较往昔增上之功德,但此时若觉得这些觉受已经足够了,因此而心生满足的话,恐怕我们就很难成办解脱之目标。

因为无论我们现前对此是否满足,一切也仍旧属于思维的范畴之中,而思维是轮回之根本,所以我们的修行当中出现任何功德,都不能心生满足,应继续依教奉行,超越一切思维而达到圆满之境界。

要记住,我们作为修行之者,时时要思维的不是自己的功德而是自己的过失。正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未修习自过自调伏而观无边净相,以贪嗔之发心,故不入大乘法门。”这就充分告诫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之者,时时都应观待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天天去找寻他人的过失。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告诫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时时要带着一个镜子观待自己,而不是拿着一副眼镜去看待他人的过失。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也正是由于时时观待自己过失而调伏自心之故,因此已圆满成就佛果,而凡夫却总是观待他人的过失,自心的贪嗔痴烦恼依然炽盛,所以仍旧在轮转六道。明白了佛陀与凡夫的区别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如今作为修行之者,无论是面对世间之事还是修行路上之对境,我们都应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才是。

有些信众此时可能就有这样的疑问,若总是观待一切都是自己的过失,自己是否是太吃亏了一点?当然,从表面上看,吃亏的是自己,但是我相信,由于时时观待自己的过失而作调伏,因此在阎王爷以及贪嗔痴烦恼面前,最终胜利的就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路途之上,应如历代传承祖师一般,不能由于自己对法有所了知,乃至多方面条件有些成熟的时候而心生傲慢,而应时时站在低处,常思己过,调伏内心,谦虚精进修学佛法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应与如法道友为侣
下一篇:共同乘皈依
 未解法义 勿妄宣法义
 恭敬加行精进
 希求解脱首先要生起出离心
 捷径金刚乘皈依与究竟三身之皈依
 修行中应避免的污点
 凡夫与圣者信心的区别
 禅定的质量比安住时间更重要
 如何理解在修法之中体现窍决
 以净观消尽贪瞋痴烦恼
 初发心出家者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周年特刊宣言[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转不清净为清净 断恶修善改变命运[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基本佛法[栏目:法增法师]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六[栏目:龙树菩萨]
 法华讲演录弁言[栏目:太虚法师]
 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栏目:看开]
 第二部 睡醒[栏目:西藏医心术]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D 第288经(芦经)[栏目:界定法师]
 关于受戒烫戒疤的规定[栏目:明日的佛教]
 第二品 思考题[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