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广泛闻思与专一实修的关系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1

广泛闻思与专一实修的关系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对自宗讲法的特点应该要知道一些。例如我们都说自己平时也在闻思众多理论,那么根据自宗的见解,广泛闻思是指什么呢?

例如从逆缘的角度而言,起现一切烦恼和轮回之根本就是自己的心识。因此在理解这方面的道理时,就应针对心识而不断细致地去理解,支分得越透彻越详细,就说明对理论越通达。

比如说,心识可以支分为两个方面,即能所二取;进一步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就是身口意三门;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分出五个部分,称为五蕴;六个方面就称之为六聚,乃至继续支分为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一随烦恼、五十一心所法以及八万四千烦恼等。

像这样广泛地去理解心识就叫做闻思理论。因为从理论的角度而言,他的特点就是往外散。但要记住的是,往外散的称之为理论,而往内收的才称之为实修,也就是说,我们在修法时要将所学的理论尽量往回收,才算是实修。

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一般,八万四千法的支分皆是从一个心识而始。因此若要是调伏了自己的内心,那么八万四千烦恼也都在调伏之中,所以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当中要广泛地去理解,但在实修之时要学会收在一法上而作修行。如果我们不理解自宗讲法的这个特点,修法之时也就无法体现出密宗的殊胜性。

例如对六度的理解不能圆融的话,就会认为给别人几块钱或者一些馒头就称之为布施,从三皈依戒开始就要开始守持一条条的戒律,乃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才叫忍辱等等。如是把六度波罗蜜分开理解而不能聚集于一法之中去理解,就说明你对闻思与实修的理解还不是很圆满。

因此,根据自宗的讲法特点,我们平时在讲解一法之时已经把小乘教法,大乘教法与密乘全都聚集在一法当中而作宣讲,而将一切教法与传承聚集在一法当中修行,就叫做实修。

当知道自宗讲法的特点以及闻思与实修的道理以后,我们也不会再疑惑自己现前的修法和以前所学的修法有没有矛盾?一点都没有矛盾。

因为以前对这些道理不太理解的缘故,修法很可能是一种单调偏袒的修法。但现前站在总括的立场之中,已经明白修一法已经含摄万法,那么以前所修的法也已摄于今天所修行的见解当中了,就不会再有偏袒的理解了。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祈请加持不是与诸佛菩萨做买卖
下一篇:选择具相上师非常重要
 次第根机者绝不能轻视共同前行
 上师瑜伽统摄大圆满法修行之总纲
 以信心听闻、修持柯日密咒洲网站公开的全部法义,皆得圆满清净之传承..
 修习禅定不应忽视行持善法
 修行佛法切勿轻视调伏内心
 寿命无常之 二 死期不定
 龙萨派四种上师之法相
 法外求法 无有是处
 享受福报不妨碍成办解脱
 断恶行善就是逐渐调伏内心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灯之光六 密宗概要(一)[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深入佛法净除无明[栏目:传喜法师]
 摩门教的目标是“求永生”,并且也是“二力法门”,请问他们所求的永生是否在天界?[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大圆满之精髓[栏目:传喜法师]
 顺境逆境皆人生,临喜临怒要心平[栏目: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儒教是佛教的根本[栏目:宣化上人]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五十五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八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无门直指 第五十六节 真空妙有[栏目:程叔彪居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经 (第三十七卷)[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