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广泛闻思与专一实修的关系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5

广泛闻思与专一实修的关系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作为修学密宗的弟子,对自宗讲法的特点应该要知道一些。例如我们都说自己平时也在闻思众多理论,那么根据自宗的见解,广泛闻思是指什么呢?

例如从逆缘的角度而言,起现一切烦恼和轮回之根本就是自己的心识。因此在理解这方面的道理时,就应针对心识而不断细致地去理解,支分得越透彻越详细,就说明对理论越通达。

比如说,心识可以支分为两个方面,即能所二取;进一步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就是身口意三门;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分出五个部分,称为五蕴;六个方面就称之为六聚,乃至继续支分为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一随烦恼、五十一心所法以及八万四千烦恼等。

像这样广泛地去理解心识就叫做闻思理论。因为从理论的角度而言,他的特点就是往外散。但要记住的是,往外散的称之为理论,而往内收的才称之为实修,也就是说,我们在修法时要将所学的理论尽量往回收,才算是实修。

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一般,八万四千法的支分皆是从一个心识而始。因此若要是调伏了自己的内心,那么八万四千烦恼也都在调伏之中,所以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当中要广泛地去理解,但在实修之时要学会收在一法上而作修行。如果我们不理解自宗讲法的这个特点,修法之时也就无法体现出密宗的殊胜性。

例如对六度的理解不能圆融的话,就会认为给别人几块钱或者一些馒头就称之为布施,从三皈依戒开始就要开始守持一条条的戒律,乃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才叫忍辱等等。如是把六度波罗蜜分开理解而不能聚集于一法之中去理解,就说明你对闻思与实修的理解还不是很圆满。

因此,根据自宗的讲法特点,我们平时在讲解一法之时已经把小乘教法,大乘教法与密乘全都聚集在一法当中而作宣讲,而将一切教法与传承聚集在一法当中修行,就叫做实修。

当知道自宗讲法的特点以及闻思与实修的道理以后,我们也不会再疑惑自己现前的修法和以前所学的修法有没有矛盾?一点都没有矛盾。

因为以前对这些道理不太理解的缘故,修法很可能是一种单调偏袒的修法。但现前站在总括的立场之中,已经明白修一法已经含摄万法,那么以前所修的法也已摄于今天所修行的见解当中了,就不会再有偏袒的理解了。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祈请加持不是与诸佛菩萨做买卖
下一篇:选择具相上师非常重要
 闻思修并举方能成办解脱
 禅修应该做到自然
 皈依之后身语意的三种改变
 皈依戒之三所修学处
 什么才是真正的行善
 平等心与分别心
 加持不违因果
 真正获得甚深教言,言语沟通不可忽视
 人在死亡面前是很脆弱的
 是否开悟?见解是否圆满?——细致辨析了知、觉受与证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习气烦恼业重,怎么样克服这个问题?[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相应11经 郑地么瑟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大悲咒句解 27、俱卢俱卢 羯蒙[栏目:大悲咒句解]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八)什么是禅定[栏目:圣者言教]
 玖陆 出家,就要“开心”[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舍身供养[栏目:律典故事]
 学佛的次第 第四篇 止观双修[栏目:学佛的次第]
 四教义卷第六[栏目:智者大师]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栏目:开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