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般若经要解——但有名而随义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3

大般若经要解——但有名而随义

文:白云老禅师

“但有名而随义”这个名词听起来有点古怪,其实在“大般若经”里,这个单元要告诉我们的是:对于经典所有的名相,如果只知道名相,而把名相作为定义,于般若经而言那是错误的;必须于“名相”的解释,能“随缘随境”去显现它法义,才叫做“但有名而随义”。

“名相”与“法义”,通常一般以为解释了“名相”就已道出了“法义”,其实不然,举例来说:“达摩”这名词,提到“达摩”,很多人会认为是“达摩祖师”,但如果把“达摩”这名相定义为达摩祖师,那就误解了它的法义,而只是以自我意识去定义它。其实,细辨“达摩”的法义,依“名相”而言,一个是“代名词”,一个是指“法”之义。当“代名词”时,就是指“达摩祖师”这个人,那就不能只说“达摩”两字而已,还须在“达摩”前加上“菩提”,因此“菩提达摩”才是达摩祖师;而如果只说“达摩”,那是指“法”的意思,可见,于佛法的名相上常会造成误解,问题就出在不知法义在哪里?

再看“菩提达摩”这个名词,如果“菩提达摩”指的是印度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中国禅宗的初祖),也只说出“名相”并没有表现它的法义;“菩提达摩”的法义何在?其实可以分开来说,如果说“达摩菩提”即知它的法义是:依于法,能走上觉悟的道路;可见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到“菩提达摩”可以理解那是一位祖师的名字,而如果是“达摩菩提”的话,则要说:依于佛陀的教法,可以走上觉悟的道路,那么它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但有名而随义”的主旨在哪里?如果只从“名相”上定义,而不知它的法义,则即使好像表现了法义,其实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比如“菩提达摩”,此中有“觉”有“法”的意思,可是此“觉”、“法”若变成了代名词,那就是一个人的名字,如果能随缘随境去看它的法义,则显现的意境便不同。可见若把“菩提达摩”排列成“达摩菩提”的话,它的缘境就改变了,所以我们不能把“菩提达摩”说成“达摩菩提”。

再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名词,简称为“阿耨菩提”,其实“阿耨菩提”是口语,“名相”上用口语“阿耨菩提”来说虽然可以,但依“法义”而言就不能这么说;因为它的意义涉及到“因”与“果”的关系。如果只说“阿耨菩提”并没有说出它的结果,也就是没有表现出法义来,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把法义表现出来了。可见,佛典的“名相”,尤其翻成中文,很多的意思并未翻出来,因此往往只是从梵文直接音译而已,好比常见的“羯摩”一词,翻成中文是“作业”,就不能说成“造业”,因为“作”和“造”虽同指“行为”,但在法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作业”属于“法”、“理”、“事”方面的行为,好比戒坛中有“羯摩和尚”,专门教导佛教的规范、规矩、法则,在律仪上可以说是一种“作业”的行为。

那么“教授和尚”呢?其实在戒坛中有戒有律,“羯摩和尚”只谈“律仪”,讲“戒律”则是“教授和尚”的事。因为于戒,有不同的戒法,“教授和尚”说明细;而律的范围涉及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所以戒与律统统都属“教授和尚”羯摩的方式,可说是作业的方式。那么“羯摩和尚”究竟教些什么呢?他也是一种“作业”的方式,但那个作业只建立在规矩、法则上,一旦涉及到另外一个律法(戒跟律的法)──比方授“八关斋戒法”,或除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的戒律之外,另有一个“式叉摩那法”,那就要由“羯摩和尚”来说了;因为“式叉摩那法”和“八关斋戒法”同属“戒”也是“法”,唯有“戒律”一定须由“教授和尚”宣说。

目前台湾的教界,从民国四十一年开戒至今,并未以这种方式来说戒,甚至还有“得戒和尚”做“开堂和尚”的事,这都说不通的。“开堂和尚”是七引礼之首,也是“大师父”。但“得戒和尚”并不是大师父,也不是引礼,他代表的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大师父”或“引礼师”等于是一个“示范”与“演员”的角色;“教授和尚”像导演,“羯摩和尚”的工作则包含场记、灯光.....等。这都是对戒法不够了解的缘故,所以,除了了解“名相”的意义外,还要知其法义所在。

再举一例:大家都知道“比丘”是“乞士”的意思,有乞“法”以养“法身”、乞“食”养“色身”之义;但比丘真正的缘起,依法义而言,原指“苾刍”,是一种植物、一种香草的名称,可以害人也可以治病,最明显的是人人都喜欢它的香气,如果知道它的作用就可拿来治病,但若不了解它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伤害。可见,其中就有“名相”和“法义”的不同,但为何要影射为比丘?因为“比丘”的意思直翻是“乞士”,以中文来说是“讨乞”或“乞丐”,所以直翻的话,会让人以为原来出家人都是讨饭的人,但如果明白它的缘起是“苾刍”,一种植物的话,就不同了;因为关系到做为一个“比丘”其人天师范的身份及意义,所表现的是一份“清净”、“庄严”、“淡泊”,人人见了都欢喜,同时他的确可治众生之病,但也可以因此而害人,这就是“比丘”的原意;可见如果只知“名相”而不知“法义”,尤其不能“随缘随境”而理解的话,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再看“禅”这个名词,一般人只要提到“禅”几乎将它定义在“打坐”上,以为“禅”就是“坐禅”,但我经常说“禅”是坐不出来的!“禅”是佛法中的一种方法,叫做“禅法”,因为有其特色,所以被立为佛法的一宗。由于“禅法”的主题是“运用思想,发挥智能”,如果一提到“禅”,就把它和“打坐”、“禅定”混淆在一起,那是对“禅”的一种误解,其实“禅定”与“禅”是不一样的,何况也没有“坐禅”这个名词。

何谓“禅定”?它是依“四禅法”怎样进入到“定”的一种修养,如果修养能够完成的话,就能得到“定”的好处或是功德。通常人家若问什么是“禅定”?结果会得到“四禅八定”及“九次第定”的回答;其实,“三摩地”、“三摩钵提”或“奢摩他”、“毗婆舍那”、“禅那”谈的都是“定”,究竟你指的是哪种定?可见,“禅定”是一门深且广的修养。所以“但有名而随其义”,如果说了老半天而不知“法”在哪?那也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必须明白究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能得到什么好处?因此,对于一个“名相”必须要能够理解,说得出它的饶益性,才能说出“法”在哪里?如果不能把它的饶益性表现出来,那只是名相、文句、经文或偈语而已!所以这单元真正要理解的是“不可以只在名字相上打转”。

再谈一个修养问题,我们经常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佛号,其实,这种持念佛号的方式,只是“但呼其名”而已,若问他念佛有什么用?很可能回答:念“阿弥陀佛”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真有那么容易?如果能深入的了解“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净土三经,就会发现:单只念一句“阿弥陀佛”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但很多人却执意这么做!所以我曾做一比喻:要从娑婆世界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但念佛名”,不知道它的法义,那怎么去得成?如同从台湾移民到别的国家,还得讲求许多条件,如果一个人想拿美国的绿卡,每天就在那儿念“南无布什”、“南无布什”.....他就能到美国吗?这听起来好象是个笑话,事实上这说明,是不讲道理方法,它犯了“但具一个名字相,以为就是佛法”的错误,这是谈有关另一种修养上的问题。

如果念的是“南无观世音菩萨”呢?我曾经这么说:那也不够!最好将“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十九字全念出来,人就是这么奇怪,既知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那为什么不说出来?只会拼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都只是在名字相上打转,认为这就是佛法,其实这是很大的错误。所以,在“般若经”上为什么会标出“但有名而随其义”的原因,就是要告诉我们:只是在名字上或名相上做定义的话,那不是佛法;我常说一个完整的佛法,必须具备“体、用、相、境”,如果不能把握这些,所谈的佛法是不完整的,表示还有缺失。

了解在道理方法及修行上的一些概念之后,那么“般若经”所提出的道理方法,除了帮助我们于修行上的调整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意义呢?其实是有的!举例来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称“南无本师”?要知道在印度没有“本师”两个字,到了中国才有;印度的佛教只有老师,没有师父,所以,绝不是拜某某法师做师父之后,我就是他的徒弟,没有这回事!如果以僧团来看,“出家众”是三宝弟子,“在家”也是三宝弟子,我们的师就是“佛、法、僧”,可以这么说:凡成为佛弟子,一定是以“释迦牟尼佛”为师,以佛陀的道理方法为师,但只依佛陀的道理方法还不够,还必须依在修养上有专修,而且已经证明这种道理方法确实可以求得解脱,得究竟涅槃效用的人;所以,一个“三宝弟子”或“佛弟子”,拜了一位比丘或比丘尼做师父,成为他的徒弟,这是我们中国才有的。虽然“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五比丘”的师父,其实“释迦牟尼佛”是世尊、是老师,他并不是谁的师父,他是为世所尊者。

那么再看最初的五比丘,是不是后来的人就拜这五比丘为师父呢?也没有这回事,而佛陀身边有名的十大弟子,是不是另外就分出很多师门派系呢?也不是!但在中国为什么不一样?源于后期佛法有各家各派的分别,比如:讲俱舍派、成实派、三论派或华严派、法华派,都是专门从事佛法中,某一部门而设立的团体,并不是指谁就是开山祖师,后来怎么会一个个传下来呢?我们看看过去那些“造论”的论师,究竟谁是谁的师父?谁是谁的徒弟?也没有!所以称“本师释迦牟尼佛”,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本来就是我们的老师,不是我们的师父。因此,在台湾教界有这么一个名词──“师傅”,是我建立起来的;在家居士称出家师傅,不称“父亲”的父,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环境不同,于印度甚至现在的泰国、缅甸是以托钵维生,出家人不需要他们的师父来养;佛教传到中国,兴建寺庙,由托钵变为自耕自食,出家人靠师父养色身并培养法身,故称“师父”;在家众称出家人是老师,用的是“傅”──太傅的傅,基于师傅要维护他的是“慧命”,而不是“色身”,所以出家人对他来说是一个老师的身份。(编按:依于时代的现象与需要,老师父提出修正版,详细资料请参考千佛山杂志第194期第一页“恰当的称呼”)

以前在大陆,如果一个比丘出来挂单,有时住持还会骂人:“你师父既然度你,为什么不养你?还跑出来找别人要饭吃?”可见其中的含义,以上这些现象不外都是因为“只知道名相不知道法义”,再说即使知道法义,还不一定能“随缘随境”,因此“但知其名”而不能随缘随境,去了解“名相”的法义,于佛法来说,那是违背的、有缺失的。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般若经要解——寂静相义
下一篇:大般若经要解——六波罗蜜
 根见、见见、性见
 谈心
 牺牲奉献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唯佛独尊
 易知篇
 谦虚、礼让、共识
 劳力之辨
 观行法要
 僧伽的落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纸得失说向谁[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金刚经》讲解第四十七讲[栏目:慧祥法师]
 在念佛的细节方面,是不是环境要特别安静?是不是早晚都要做?...光诵一部经就好了?[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般若法灯,彻照暗冥(五)[栏目:慧光法师]
 请问文殊菩萨是怎样发菩提心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菩提心(隆德寺谢拉嘉称上师)[栏目:其它善知识]
 羇舍慕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栏目:太虚法师]
 浅谈佛教伦理与公益事业[栏目:六度万行]
 为什么只要是佛教徒就绝对不能食五辛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