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义慧剑释 第九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返回 解义慧剑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39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八课

  下面我们讲《解义慧剑》。现在讲四依,总说前面讲完了,现在讲的是别说。

  己二(别说)分四:一、不依人而依法;二、不依句而依义;三、不依不了义而依了义;四、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庚一、不依人而依法:

是故不依人,而当依正法,
由说理成道,解脱说者非。

  这里的四种不依如果从正反两方面来算也可以说有四种不依、四种依止 ,总共有八种。我们学习四不依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次第,前面也讲了,它的次第不能混乱。

  首先是不依人而依法。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有关大乘的经典当中讲得非常清楚,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在末法时代的时候不依法而依人这种现象非常严重。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依人而一定要依止解脱的妙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能仁大师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宣说了种种妙法,这些每一句法要其实都是令众生获得解脱的妙道。除了这以外,要真正得到解脱的话,一般来说依靠一个人的威力、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悲心,通过这种途径来获得解脱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在有些禅宗和密宗的历史上,曾经有极个别的根器成熟、有非常殊胜夙缘的人通过表示法也有获得证悟的,但是这个表示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便法。总而言之,除了法以外能获得解脱的方法是没有的,所以现在要想获得解脱的人一定要依止正法。一定要依止佛陀所宣说的妙法或者其他的高僧大德和传承祖师们所讲的妙法。

  佛陀在佛经当中也是说了:“我为汝示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自己。”(注:这个教证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上意义都是一样的。)大慈大悲的佛陀当年为众生开示正道的时候也是说:我只能给你宣说妙法,转八万四千*轮或者转三大*轮,所谓的解脱依赖于自己,除了这个以外别的办法我也是没有的。有关佛经当中也是说过:“诸佛无法水冲罪,众苦亲手亦不除。”意思是三世诸佛根本没有办法将众生的业力通过水来洗掉,这种情况是没有的;佛陀以大悲的妙手亲自救护、遣除众生的痛苦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自之证悟非移他,说寂法性令解脱。”意思是说佛陀自己虽然有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等无量无边的证悟境界,但是将这些境界直接转移到凡夫人的身上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佛陀唯一让我们解脱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宣说佛法。

  在《大圆满前行》里面也讲了,不论任何一个上师,他也不可能像扔石头一样把弟子扔到清净刹土。上师是通过大悲心给别人指示正道,之后自己精进地修持,最后获得解脱。所以在这里说,我们在修道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因为某个人有名气、有财产、相貌庄严等等而依止他。

  现在末法时代的很多人不依法而依人,这种现象真的是很严重。能不能说法这方面从来都不考虑,只是听说这个人是谁认定的,他是如何如何的了不起,等等,全部都是依人而不依法,这是不合理的。因此作者在这里说,与教证理证不相违的妙法才是我们解脱的阶梯,也就是解脱的唯一方法;而并非是说者——“说者非”,我们不能依说者而解脱。

  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要求我们依止他所宣说的妙法,并没有说如果天天跟着我那你们会解脱:你天天给我烧茶、天天给我作饭……,你只要跟着我,我就有办法让你解脱,佛陀没有这么说。

  现在有个别的藏传佛教的大德,一方面他们可能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一点我也相信,但是他们对自己身边的这些弟子从来不传一句法,甚至反对有些弟子学法,只是让弟子整天给自己作事情,有时候我看到这种情景以后心里真的有一种很酸的感觉:这样到底对这些弟子是有利还是有害?如果真正是大成就者的话,像米拉日巴那样依止马尔巴罗扎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马尔巴罗扎也是在遣除了弟子的业障之后宣说了无上妙法,最后米拉日巴获得解脱的。在没有说法之前,我们一般的人得到解脱真的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现在大城市的很多居士,包括我们学院当中极个别的道友还不明白,认为自己的上师是了不起的。当然上师了不起是很好的,这是在有关经典、续部当中一再强调的,但是为什么要对上师那么尊重、对上师那么恭敬呢?原因是上师必须要给你宣说妙法,依止没有宣说妙法的上师的这种依止方法好像在经续当中没有开示过。我们依止上师的唯一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获得真正的正法。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在有关经典当中说,就像黄金要通过切断、火烧等十六次的磨炼之后才变成真正的纯金,同样对我的教言也要通过详细地观察以后才可以接受,你们不要以我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对我恭敬。连对佛陀都没有说以恭敬心来对待就可以成就,因此我们世间一般的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也是非常难说的。

  大家这个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是作有意义的事情还是作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一点主要是依赖于自己。自己应该要观察自己,依止的方法不能搞错。

  有些上师可能一方面是由于语言隔阂而有一些障碍,另一方面对教理并不是特别精通,所以即使想给弟子作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但实际上没有作到,只是让弟子天天都是作火供。当然作火供也是可以的,这也是佛教的一种仪式。但是并没有说作火供就能成就,其实作火供就是我们布施鬼神的一种方法。你来到人间天天只是布施鬼神,那这能不能解脱呢?佛陀并没有这么说啊。我们获得解脱的唯一因就是自己必须通达正法的意义,通达心的本体,这个时候你才有解脱的希望。所以大家观察自己的身心非常有必要。

何者若善说,说者纵如何,
如佛为化众,幻现屠夫等。

  如果说法者所说的法真正是不违背如来的密意,与如来的三藏十二部经中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或者按照大乘的要求——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等原则和密意不相违,这就是所谓的善说。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的语言具有这种善说的法相。如果真正能说出善说,那么说者可以显现各种各样的形相,有些是在家人,有些是出家人,出家人当中有行为如法的,也有行为不如法的。

  以前印度大成就者的高僧大德当中有一位叫做佛智论师,他在前往五台山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在家僧人,裙子好像插在腰间,法衣也是蒙着头,在田地里面耕地,还带着一个很丑陋的妻子。当时佛智论师见了以后就生了邪见。但到了晚上上师(即在家僧人)给他灌顶的时候,真正的密宗坛城显现在面前。当时他没有在上师面前得受灌顶,在本尊面前想得灌顶的时候,所有的本尊都化光融入上师。因为佛智开始时对上师生邪见,也不想吃母狗所吐出来的食物,以这两个缘起即生当中没有得到大成就。上师的形相虽然是这样,但后来他依靠上师的说法和灌顶也获得一定的成就。所以说法者的形相应该有各种各样。

  以前夏瓦日巴尊者也是以猎人形相度化众生,他的有些弟子也是在即生当中获得了金刚持的果位,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还有寂密论师,他曾在一个河边见到六个妓女在沐浴,当她们躲在一堵墙壁后面叽叽喳喳地说一些话的时候,他去偷听,结果听到她们在讲一些密宗的要诀,这才知道她们是空行母的化现。后来他到一个酒店去,有个卖酒的女人也是当下变成了金刚瑜伽母,等等。印度的一些大成就者中有些是妓女,有些是屠夫,有些是猎人等等,有各种各样的形相。所以,如果说法者所说的法完全符合释迦牟尼佛的教言的话,那么即使是在家人或者一些以前当过屠夫、妓女的人,这些人说法也应该是合理的。

  前一段时间我说过我们想培养一批居士法师,我觉得这应该是符合教理的。以前在历史上没有说过所谓的法师一定要是剃光头的,好像居士法师这个名称没有用过。但我想出家人在在家人面前讲经,在很多生活习惯方面他们都不能接受,在在家人面前可以以真正对佛法有一些了解的在家人来讲法。我今天一直在想,外面的居士再学三四年以后基本上能学到几部论典,通过对他的人品、智慧等各方面了解之后,应该在各个城市里面选一部分居士当法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人对我会有各种说法:这是历史上没有的,哪有居士法师,居士可以叫“老师”,不能叫“法师”。但是我想如果真正能宣说一些正法,那不管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可以叫“法师”。要完全能通达三藏我们出家法师也是很困难的,有些法师对佛教的教义一窍不懂,上台以后自己也惭愧,就:“惭愧,惭愧……”每天都是说一百个惭愧就下来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所以我想说者的形相不是很重要,说者显现各种各样的形相都是可以的,就像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而化现为屠夫相或者罗刹相一样。尤其在《释迦牟尼佛广传》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公案,记得有一次梵施国王遇到了一个食肉鬼,食肉鬼在空中显示神变说:我曾经在某某佛陀面前已经闻过佛法,你如果愿意听的话我可以传授给你。当时梵施国王对佛法的信心真的是非常的切,他想:不管怎么样 ,哪怕粉身碎骨也罢,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得受妙法。但食肉鬼说:你如果真的要得受妙法,我不可能无条件给你传法,一定要有三个条件:如果你的身体、妻子还有儿子全部给我吃掉,那我可以给你传授佛法。后来国王已经答应了,之后食肉鬼准备先传法然后吃掉国王。所传的内容是:自他欲得乐,勿造诸恶业,凡愚乐不善,今生来世苦。这么一个只有四句的偈颂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自己和他人想获得快乐的话,千万不要造恶业,凡是造了不善业的人今生和来世都会受一定的痛苦。表面上看起来这一个偈颂真的是很简单的,可能很多人是这样认为。但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世尊广传》的时候也说过,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为了这么一个偈颂连自己的血肉也不顾,愿意付出可贵的生命,可是现在末法时代的人为了更深的密法也不愿意付出一些代价,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恶相。后来佛陀听了这四句法也是准备献身。类似这样的故事在佛陀的传记当中也还是有的。

  所以我们大家也应该想,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获得正法。这种正法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无论他的形相如何,都可以宣讲。像以前印度的一些大成就者那样说法者的形相很不如法的现象也是有的,按照《地藏十轮经》的说法,一些破戒者如果传授真正符合三藏的妙法,这也是开许的。只要是对众生有利,说者的形相也不一定要非常如法。所以我们有些道友不要整天都是看一些法师的过失:这个法师好像长相不太舒服,瘦瘦的,所以我不愿意听他讲,这个法师我不要;这个法师胖胖的,所以我不愿意在他面前听;而那个法师好像在某一个时候……。有些人的分别念真的特别重。我看这里有些人整天都是这样,看法师的过失时他好像有一千个眼睛,而看自己的过失时连一只眼睛也没有。有时候我是有这种感觉。我想不要把自己所有观过失的心对着法师,这样没有必要。哪怕法师给你说一句法的恩德今生来世都是难以回报的,不管任何法师包括有些辅导员也是这样。我是这样的,在自己一生当中,哪怕是四句以上的偈颂,给我念传承也好,给我辅导也好,对这些法师我真的是与自己的根本上师无二无别来对待。以前是这样的,以后也会这样 。这样的话,我自己只有得利益。当然作为凡夫人,永远都是不看法师的过失,这一点也是很难的。

  我以前也说过:我们这里安排法师的时候,你们不要想这个人是什么样,应该想他口里面所说的法就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妙法,这对我们来说是很珍贵的。比如说卖东西的人好看不好看不是很重要,买到东西才很重要。但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的,看这个服务员好看不好看,如果服务员好看一点的话就到她那里去买。汉地的一些餐厅里面就是这样的,所以有些老板一定要选好看的服务员,如果服务员好看的话顾客会多一点。所以,如果我们选法师也是选好看的法师,这样选是没有必要的。圣天论师也是只有一只眼睛,但是整个三界都能照见。以前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布顿大师长相也是很难看,但他精通三藏。所以在世间当中长相不是很重要,当然作为一个法师为人师表,行为一定要如法,否则要引导末法时代的众生有一定的困难,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口里面所说的这些法应该是以大悲心和智慧引发。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符合教理的词句,不论从什么样的人口里面说出来,我们都应该乐意接受。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应该记住。

  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在不同的众生面前也有不同的显现。

  智悲光尊者也说在六道众生面前都有六道本师的显现。在旁生当中,比如说在飞禽里面有飞禽的幻化显现,在水生动物当中也有以它们的形相来显现的,因此佛陀示现各种各样的形相是我们无法思议的。以前文殊菩萨也化现为名为“达西”的猪来度化众生,各种显现都有。所以听法者对所有的说法师全部观清净心,这在密宗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违大乘义说,说者纵现似,
贤善亦无益,如魔化佛陀。

  大家都知道大乘的教义至始至终都是大悲心和空性。在胜义中宣说一切万法无我空性的教理,在名言当中全部都是以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来摄持。如果教理完全与大悲心和大乘空性法相违,那说者显得再怎么样如法或者贤善慈悲,实际上我们也不能依止。比如说一个上师,看起来真的是在行持十二头陀行,但是如果他所说的是让我们造恶业、杀生偷盗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值不值得依止呢?依止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个人显现上真正善知识的其他法相全部具足,但是他让我们作一些杀盗淫妄的事情,那这绝对不行。《楞严经》当中说大力魔王显现为一些善知识的形相,让众生造恶业,犯淫戒、生起痴心、生起嗔恨心等等,这些并不符合教理。

  因此现在这个世界,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善知识的形相,但实际上他所说的是为了以自私自利心而作一些事情,或者是对众生对个人都有害的一些事情,那我们完全不能相信他,不能依止他。

  有时候魔王波旬也化现为佛陀的形相来说法,但他毕竟是魔,根本说不出行持善法的教言。现在末法时代真的是邪师纷飞,各种各样的形相都有,当然这在有关经典里面早就已经说过了。有些人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引诱别人,有些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来当瑜伽士,等等,不过穿漂亮衣服的人比较多。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的时候,藏地很多僧人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来迎接他,但尊者却说藏地的魔鬼来了。就像这样,现在很多人到了汉地也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行为等各方面都很如法,但所说的法却完全与佛经论典相违,这样的话我们千万不能接受,因为这相当危险。以前的大德有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在天气特别热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一个凉荫,但到那里的时候才知道不是凉荫而是毒蛇,如果不小心踩在毒蛇上,当场就会死亡。同样的道理,我们原来认为:这是一个善知识,他很慈悲,也一直跟着他,自己所有的财产也供养给他,但到时候想转过来就非常困难。当时学*轮功的有些人,把自己的身心全部分完了以后还转不过来,特别可怕。所以不依人依法很保险。我们所要依的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佛法非常难得,这样的佛法在哪一个善知识面前有,我们就应去依止,这是最保险的。如果我们依止人,而人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样就很危险。所以大家在这些问题上应该注意。

  庚二、不依句而依义:

闻法而思维,依义不依句,
通达所诠义,何说皆无违。

  刚才也说了我们要依法,法里面有些是词句上的法,有些是意义上的法,比如说大悲心,它的真正意义是内心当中缘众生而产生的一种大悲,而它的词句只有文字,汉语是“大悲心”,藏语也有藏语的称呼。但有些人觉得词句就是法,听闻以后一直耽著词句,对它的真正内容根本不去触及,这非常可怜。所以,我们在善知识面前听受了这么多难得的佛法之后,自己还应详详细细思维,并一定要对意义进行思维,而它的词句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不管词句是什么样,它的搭配好也好、不好也好,或者是美也好、不美也好,这对我们的解脱来讲并不是很关键。如果我们是歌手,或者我们要听歌,那就要看唱的好不好听,应该要选择。但我们现在是想获得解脱,所以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所诠意义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而词句并不是很重要,因此应该通达所诠的意义。所诠的意义如果通达,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都可以,好听的语句也可以、不好听的语句也可以,用四川话表达也可以、用江苏话表达也可以。话不重要,不管是宁波话,还是四川话,或者是藏语或汉语,都不重要,关键是它的意义能不能通达。比如说大悲心,用什么样的语言都可以表达,但我们一定要懂得它的含义,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通达意义,那词句再好听也没有用。

为了义欲说,命名而知彼,
复勤戏论句,如得象寻迹。

  一般来讲,世间当中首先是为了了达某种法的意义,然后命名老人才对它取名,并进而运用、分析。至于怎么样取名,怎么样诠说,我们以前在讲《量理宝藏论》第五品----观能诠所诠的时候已经讲过。任何一个法都是为了通达它的真正意义才给它命名的,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已经知道的话,那它的词句再怎么样好、再怎么样不好都没有关系,这并不是很重要。因为,词句好内容就好,词句不好内容就不好,并没有这种说法。

  如果像声论外道所认为的那样,是依靠物质的力量来运用名词或名称的话,那物质的质量好一点,它的名称就会好一点,物质的质量差一点,它的名称就会差一点。这样的话,漂亮的人就有好的名字,难看的人就有不好的名字,但世间往往并不是这样,甚至相反。所以名称跟人不一定有无则不生的关系。

  因此这里说,如果我们以任何方式通达了它的意义,那词句的戏论或者对词句的各种耽著、说法都可以不关心,因为你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比如说显空双运,通过任何一种语言完全已经懂得了它的意义的话,那就可以了。又比如大悲菩提心,不管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已经懂得了它的涵义的话,我说法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不仅是我说法的目的,释迦牟尼佛转*轮目的也是为了让众生通达它的意义,只不过暂时依靠词句的戏论而已。如果已经通达了意义,那还需不需要词句呢?词句一点都不需要。就像一个人丢了大象,最后大象已经找到了,他还要千辛万苦在别的地方去寻找它的脚印,这有没有必要呢?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多此一举,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已经懂得了它的意义,这就可以了。这一点很重要。

  《般若经》当中也有这样的说法,《般若经》乃一切佛经的根本,如果我们舍弃《般若经》再去寻找其他佛经,那就根本找不到,就像树根丢失以后还去找树叶一样,是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分别念永无止境,没有必要再增加,到一定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它的内在意义,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

耽著词句繁,妄念增无尽,
由此背离义,凡愚徒劳因。

  如果我们一直一味耽著词句,不断增长妄念,那就会完全离开原来的本意。但世间一些愚痴的人却经常这样徒劳无义,一辈子都在咬文嚼字,整天都在研究、研讨。我有时候看见一些学术界的人,觉得他们特别可怜。比如我们说菩提心,他就会问:菩提心在《奥义书》里面有没有记载?印度历史上有没有记载?在藏传佛教历史上是什么时候来到藏地的,在这个时候有多少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按照考古学应怎么承认?唯物论怎么承认?每天都一直这样增加戏论,最后自己也堕在云里雾里不知方向,非常可怜。当然,没有词句的话,要想知道所表达的内容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词句明白了它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直这样纠缠。

  为什么禅宗讲不立文字?这也有其甚深的意义。《坛经》曰:“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实际上六祖完全已经开悟了。其实不立文字的说法在无上大圆满里面也有,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当中对文字的戏论就有着重的辩驳,《如意宝藏论》关于这方面的道理就非常多,如:依靠宗派而增加分别念,依靠辩论而增加分别念,依靠各种文字或诗学而增加分别念,等等,这些都没有必要,道理讲得很清楚。所以我们学佛还是应该懂得它的意义。

  但现在世间上的人并不是这样,只看文笔好不好,措辞怎么样,词语的搭配如何,整天都这样。有时候读一篇文章,也一直在文字上找毛病,或者在文字上赞叹,对所讲的内容一点都不靠近,这种情况比较多。

  因此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懂得:不能依靠人要依靠法,而法当中有文字上和意义上的,一定要依靠意义。诸佛菩萨、高僧大德们所证悟的意义非常深奥,不说显空无别这样高深的境界,就是无我、无常等小乘行人一心修持的道理,如果在内心当中真正慢慢去摸索、磨炼,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真的,如果将无我、无常等道理贯穿到实际生活当中,那很多的痛苦和烦恼就会顿然消失无余。

  现在世间很多人每天都在增加分别念,各种各样,一直没完没了,但这就像小孩堆沙屋一样,最后自己也会根本不知方向。即使出家已经当了很多年和尚,但如果天天都是增加分别念,没有在意义上下功夫,那也修不成。为什么有些出家人还俗,最后还生邪见,这就是没有在意义上下功夫的原因导致的。如果对上师所讲的教义每天都在意义上好好思维,肯定你的相续会有所改变,但世间凡愚却背离了真正的意义。为什么我们的分别念一直这样增加,没完没了、没有意义,其原因就在这里。

用树之一词,境等外无止,
仅此亦知彼,名言必要已。

  如果我们在意义上没有下手,光是从文字上寻找它的答案,那就有很大的困难。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将树拿来”,这就像讲因明的时候一样:是东方的树还是北方的树?是南方的树还是西方的树?或者是东北的树还是西南的树?从方向讲有许多。从时间上讲,是未来、过去还是现在?如果是未来,是明年还是后年?这样寻找也是无边无际。从形象上讲,是檀香树还是沉香树?或者说是柏树还是松树?到底是什么样的树?即使是檀香树,那它是白檀香还是红檀香或者说是绿檀香?等等。这样算下去,最后始终得不到真正的结论,可以说永无止境。

  我们现在是通过名言来了知,那使用名言的必要是什么呢?就是在意义上下功夫,这也是命名老人对世间万物都有一些名称的原因。既然这样,那就应该像讲因明的时候那样,总相自相混为一体进行取舍,只要对方了解了意义就已经可以了。否则,事物的真正本体永远也得不到。因此,任何一个法,包括佛法,在辩论、分析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在词句上跑。词句上跑的话,实际结论根本得不到。如果你在内容上真正有一种感觉、感受、感悟,那词句不管怎么样表达都可以。

  有时候我发现我们讲考班讲考的时候,有些对内容完全都懂,但是词句上表达的时候,他表达得并不是很清楚,但看表情:噢,内容完全懂。所以我有时候只有看表情。但有些呢,嘴巴特别会说,还经常用成语,但却一直在词句上滑,并不是在内容上真的通达。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内容上要了解,即自己有一种感觉、有一种收获。背诵也是这样,如果内容已经懂了,在过几十年也不容易忘掉;如果内容一点都不懂,虽然像念观音心咒一样背得特别快,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忘得也特别快。所以依靠内容非常重要。

手指示明月,愚童视手指,
唯耽句愚者,想知亦难知。

  如果我们一直耽着词句,那就不合理,因为词句只是表示内容的一种方法。下面用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位母亲带着她可爱的孩子到山上去给他指示月亮,“好孩子啊!你看看那弯弯的月亮(或者圆圆的月亮),它的颜色多么美啊!”母亲一直给孩子这样说。但是傻傻的孩童只是看着母亲的手指,根本不看天空中的月亮。其实母亲的目的并不是说我的手指怎么样好看,但是孩童一直认为:母亲的手指很细、很白,很好看,他一直这样耽着。母亲的手指是月亮合不合理?不合理。或者说母亲的手指是弯弯的,所以这就是月亮。有没有这样的道理?没有!同样的道理,我们用词句来表示佛法的时候,愚者一直耽着词句,这也不合理。

  麦彭仁波切也说了有些愚者的形象,说空性的时候,他认为是碗里没有水一样的单空;说光明,他认为是明明亮亮的一个东西;说显空双运,他认为就像黑白的绳子搓在一起一样。一直这样耽著戏论的话,那永远也没办法通达大空性的教义。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通达它所表达的意义,那就会像愚者一直耽着词句一样,他最需要了知的道理一点也不能如实了知。《量理宝藏论》也说了,有些人以手指指示虚空的时候,愚者一直看着手指,认为虚空就是他的手指,这是非常愚痴的一种行为。所以,我们现在用一些词句来宣说的时候,大家在修行上一定要注意。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所讲到的四依法,大家要好好地思维。当然我因为时间关系,恐怕没有说到真实的内容,但这确实值得大家发挥思维的力量。因为,我们现在毕竟是修学者,在修学的路途当中自然会有很多疑惑和迷惘,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闻思遣除;要遣除它们,那一定要依靠像麦彭仁波切的论典中所讲到的那样非常殊胜尖锐的教理。这样以后,我们相续当中的各种烦恼、疑惑、邪见就会被摧毁。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真正想知道意义也很困难。比如一些学过诗学的人,或者世间有些文笔比较好的大学生,如果他们在读佛经的时候,一直看文字怎么样,词用得对不对,前后的词句如何,在读完之前一直这样想,那他将经文所表达的内容完全都放弃了。改考卷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有些文笔比较好一点的一直想答者的文笔如何,根本不关心所表达的内容,那就放弃了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以后学习佛经或者高僧大德们的论典的时候,不要一味:这个词句好、这个词句不好。因为有些大德的教言在词句上并不是很优美、很流畅。

  藏传佛教有这样的教言,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有些上师可能前世今生都学过很多教理,像全知麦彭仁波切和全知无垢光尊者那样,他们的文字读起来非常好;而有些伏藏大师,显现上好像比较笨,但他们所表达的内容完全是证悟后流露出来的。我也看过很多汉藏两地高僧大德的著作,比如禅宗、净土宗,还有自宗的传承上师,虽然有时候认为让我表达可能会写得更好,在这个地方我就可以用三四个成语,但我的成语完全是糠秕,完全是表皮上的词句,并没有实在的意义,而他们的金刚语却有甚深的涵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摧毁自己的傲慢习气,另一方面,以前这些高僧大德真实具有证悟、加持的教言精髓应该乐意接受。

<待续>


{返回 解义慧剑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义慧剑释 第十课
下一篇:解义慧剑释 第八课
 解义慧剑释 第八课
 解义慧剑释 第一课
 解义慧剑释 第七课
 解义慧剑释 第十二课
 解义慧剑释-思考题
 解义慧剑释 第九课
 解义慧剑释 第六课
 解义慧剑
 解义慧剑释 第十一课
 解义慧剑释 第五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别人诽谤时降伏我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148.问曰:何以不但说亲近善知识,而说是种种因缘?[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佛教的和谐观[栏目:肖永明居士]
 政教关系[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首届:河北省宗教事务局鞠志强局长在开营式上的讲话(鞠志强)[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栏目:善护口业]
 三个锦囊[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二部分 定 第四章 心的训练[栏目:阿姜查禅师]
 关于闻思修般若的开示[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