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喜乐与轻安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82

喜乐与轻安
 
    刚才提到修禅定会得喜乐,这是密宗的讲法。修佛法还是要多注意显教,要根据佛的经典和菩萨的经论修持、密宗的讲法都有一点著相。在显教就不用喜乐这个词了,除了禅定方面叫喜乐,真正大乘佛法用的是“轻安”两个字。

    一般人读到轻安两个字就很轻易的过去了,其实那是真功夫,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身体真通了以后,没有痛苦,身体会变轻巧了,自己也感觉到没有障碍了,安详了,轻了。不像我们平常都觉得粗粗重重的。

    喜乐也可以说是轻安的前奏,轻安也可以说是喜乐的前奏。真正的喜乐是绝对的轻安。像我们现在病痛难过起来,身体就粗重了,平常无病无痛的时候自己以为很轻安了,其实那并不轻安。你若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有个身体本身就是障碍,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最大的拖累就是这个身体。

    元朝有一位大禅师高峰妙,徒弟向他问道,结果一进门就挨师父骂:“谁叫你拖这个死尸来的?”其实他不是骂徒弟叫他参究。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尸体,活著的时候会走路,会讲话,也会思想,会吵架,当然也会做事。但是,那个拖动这个身体的又是什么东西呢?所以这里,他用禅宗法语:“谁叫你拖死尸来的?”因为,只要这个身体(尸体)在,都没有达到轻安。但是,并不是说没有身体就轻安了。不但要把身体转化成轻安,心理、心情都要轻安才行。你们看,有些人个性闷闷的,发不出来,情绪不安定。说得好听一点叫内向,其实,内向都是有问题的。

    大家一想到“乐”,就想到身体快感,就想到男女交媾达到的高潮最乐,其实那是很普通的。“喜”,大家以为哈哈大笑就是喜,那也是普通的喜。真的喜乐是大轻安!所以大乘经典上说,菩萨有内触妙乐,那个妙乐就不是普通快感的那个乐了。密宗很少提到这些,只是用喜乐来讲。

    现在我问大家,你们想一想,你每天活著,觉得自己最粗重的是哪一部分?每个人都不一样。真正达到轻安喜乐,有功夫的境界,头脑永远是清醒的,像蓝天一样,万里青天无片云。

    所以说,佛者觉也!这个觉性永远是清净圆满。头顶怕冷怕热是外面触受的作用,真到了那个境界,即使是外面还怕冷怕热,但头顶中心永远是清凉的,不是昏昏沈沈的。真的轻安的感觉是清凉的。

    因此,从现在科学来讲,真正修道与脑的关系很大。需要清楚脑髓、间脑、皮质神经等。达到那个清净、舒服、自在的境界时,精神是昼夜常明的,不需要睡觉,永远是太阳那么光明,月亮那么清凉。这个光明并不是有相的光。

    但要达到这些境界太难了。过去道书上讲,初步人仙、地仙的神仙境界,可以“身轻如叶”,身体轻得像一片树叶子在虚空里飘一样,是“昼夜常明”“夜睡无梦”,甚至说是“行疾奔马”,他轻轻走路可以像马跑那么快。

    所以说,生命有无比的功能,无比的价值,普通人在那里轮回千生万劫,都是白活了,都没有把生命功能发起来。拙火不过是把生命功能初步发起而已。这些都还只是讲生理、物理的这一块,还没有讲心理的呢!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六特胜
下一篇: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九章)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香积佛品第十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戒律学原理》摭言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二 文殊菩萨请法.等文
 南禅七日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
 禅观正脉研究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三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十六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常、无我、苦、空,是可以联系起来理解的,请问应该怎么联系起来理解呢?[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真正的人是什么[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修行要解行並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念佛时心中杂乱该怎么办?[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用佛法来改变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山海空市」与「四不可得」[栏目:慧净法师]
 做人难[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做人的佛法 不见他人过[栏目:做人的佛法]
 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四章 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吕洞宾~悟禅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