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9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梁乃崇教授

我们常说要「把握当下」!一般的说法是把「当下」解释为现在或此刻;但是我觉得它的意思不只如此,真正的意思不是这样子,我们应该要认清:当下就是当局者!就是当事者,不是旁观者的意思。

我们太多人、大多的时刻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无明的、不自觉的角度和立场来想事情、做事情!譬如说我们在讲本来面目时,那个本来面目就好像是被你拿来讲的一个东西,但本来面目怎么可以被你拿来讲?本来面目就是自己,那个讲者就是本来面目,它是不可以被讲的,它是能讲,它就是当事者,不是旁观者。所以「活在当下」的意思是:我是当局者,不是旁观者!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就是:我是那个行使主动权的主体,现在要行使我的主权了!

通常人们都没有行使主权,都把主权放弃了,那他就变成一个旁观者,好像跑到别处看着自己,自己好像是被另外一个人看着。一般我们在叙述事情时,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尤其是从事学术工作者,由于学术研究要客观,一客观就变成旁观者,而不是当事者了。

当事者想出来的办法都是非常直接,而且简单好用;反之旁观者就像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讲起事情来洋洋洒洒,丰富得不得了,但听众听完以后却不晓得怎么拿来用,因为讲者只是一个旁观者,学问只是拿来讲的,本来就没有要把它拿来用,因此旁观者所能成就的事业是学术,而不是功业。由此可见,角度和立场不一样,结果完全不同,确定你的立场是旁观者或是当事者,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牵涉到立场的变化。而修行做自我反省,要反省到「立场」这里,就是要有能力反省到十二因缘的「无明」,也就是能够反省、自我检查到阿赖耶识,不然你就看不到这个地方。所以,如果想成就事业,把事情做好,你自己必须要变成一个当事者,所有的事情、想法,都要以当事者的立场去想、去面对;如果你始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冷眼旁观,是绝对做不好的。

例如我们看球赛,看得投入的球迷,已经把他自己变成当事者,好像自己进场去打球了似的,这样子的观众才会有热情。如果只是一个旁观者,输赢没关系,不过看球而已,就不会有热情了。所以,当一个人是旁观者的时候,这个人一定冷冷的;反之如果是一个当局者,他一定会有热情。

修行也一样,如果你们还是以旁观者的立场来修,是不会产生热情的。有一个很好玩的特征,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那么修行时便不容易有feeling,而做事情要有feeling也很难,大概只能很理性的冷眼旁观、隔岸观火。要想对事情有feeling,必须是个当事者才行。

至于说「当局者迷」,是指对世间事迷得太深,也就是在被知的部分迷得太进去了;但如果你学了我们的佛法,佛法就会教你如何体悟能知能觉,掌握自己的主动权,做事有feeling,就不会迷失、迷糊。

我们修行就是要做当事者,不要做修行的观察者,才会真正的修成。因为修行的旁观者,只是在旁边看而已,是没有办法修成的。我们有很多人,终其一生,只是一个旁观者,从来就没有做过当事者,而且也无法审查到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这样子就没有办法悟到本来面目了。

总之,想要体悟能知能觉,修行时你一定要是当事者,一定要活在当下。(本文摘选自2002年12月16日共修)(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把握当下 活在当下 当局者 旁观者 无明 角度 立场 本来面目 学术 客观 反省 立场 十二因缘 阿赖耶识 球赛 球迷 热情 feeling 理性 本来面目 能知能觉 事业 功业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掌握主动权,就是体验能知能觉
下一篇:欣赏就是「找好处」
 从细胞心灵看肿瘤的形成
 抚慰南亚特辑之4:广大心面对灾祸就无惧
 生死大事之13:如何实质帮助亡者(一)
 四无量心之1:由feeling进入四无量心
 生死大事之16:助念与度亡
 四相之1:如何进入人相
 假设、实验、真理
 来玩Feeling游戏
 掌握「主动权」,「皈真」不迷航
 忏悔可消意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见性成佛 第三天[栏目:如本法师]
 四教义卷第四[栏目:智者大师]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五 勉诚敬人生[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影尘回忆录序[栏目:影尘回忆录]
 治病患 第九[栏目: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栏目:慧远大师]
 07-071空性的智慧[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念佛精要[栏目:张尚德教授]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6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做人要厚道[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