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开放的心境
圣严法师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41

  一般人思考事情时,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所以遇到挫折时,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前途,心情因而变得很沮丧、无奈,意志也跟著消沉;但是,遇到顺境时,又觉得自己的福气好、能力强、贡献大,仿佛有著三头六臂,可以呼风唤雨、八面玲珑。

  其实,这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想法。无论在得意或失意时,都不应该忘记环境的力量,毕竟事情的成败必须靠全体环境来配合。当然,会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和过去所累积的功德及所造的恶业,脱离不了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只思考到过去的功德或罪恶,而忽略了目前的现实状况。

  以我个人为例,最近因为经常和宗教界、政治界、工商界等世界级的大人物一起开会、座谈、对谈,很多人都将之归诸于我的成就。但我并不以为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如果现今的环境仍然像过去那样,是非常封闭的时代,是威权偏执的社会,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我之所以成为公众人物,完全是由于整个大环境的改变,大环境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大时代允许我有奉献心力的机会,于是我就应运而成了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宗教师。

  因此,我应该感谢大时代、大环境的改变,我的成功与成就,不应该归功于自己,而是属于这个时代环境中的全体大众。所以我相信“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句话,因为有时代环境的需求,所以有适时的人物出现。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环境的关系,而用上了我的心力。能如此想,我就不会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能力很强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论身处哪个行业,都应该要有远见,要有远大的看法和心胸,不能只就自己眼前的状况或利益去考量,这样才不会老是在自卑与自满之间摆荡。

  所谓心胸广大,眼光看远,就是open mind。虽说“开放”,但并不代表没有原则,也不是空口说大话。而是要先确立大方向和远目标,为众生设想,为长久打算,然后放开心胸待人,脚踏实地处事,这才是真正的开放。

  目前台湾正面临一场大考验,有很多人都因失业而陷入失望之中,甚至到了痛苦的谷底。在这个时候,我们除了思考是否是出于个人的问题外,更应该思考大环境的因素,别忘了逆境也是因为环境的关系而存在,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太失败、太失落。即使是因为没有好好把握机会用力、用心,并且太大意、太骄傲,那也只要自我反省,立即改进就好,不必耽溺在悔恨的痛苦中。

  无论发生了好事或坏事,好事不必得意忘形,坏事不必焦头烂额,那都是由于因素机缘所促成,不如面对它、接受它;并以客观的角度来反省,找出问题形成的因素及思考因应的办法,进一步运用一己的所有及所能来处理它;处理之后就可以放下它了,让一切都成为过去,不必沾沾自喜,不用耿耿于怀;这就是我常讲的“四它”哲学。其实只要拥有“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智慧心,就能够在顺境及逆境中游刃有余,自由自在地向前看、向前行了。

  我经常是以这种方法来帮助人,因为我也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虽然我经常遇到失败,但也好像经常是成功的,成功与失败不是绝对的,当遇到失败时,却往往也是成功的转机。


{返回 圣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别让鬼住在心里
下一篇: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探索识界 八识规矩颂讲记
 省力处
 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神会禅师的悟境
 正信的佛教
 禅的修行与体验
 觉察自己的偏执
 临终瑞相能否就表示解脱了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六)[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处处让人,替人设想[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栏目: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寂静之道 第一部 四法印 精神之道[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依止上师有什么条件?对上师的信心怎么确立?[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烦恼来自哪里[栏目:仁焕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215)[栏目:界定法师]
 三、直接体验之路 真知驱除不幸[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预设”在纯定境中的作用[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三界无怙,惟戒可持[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