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播下笑容,保持健康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3

播下笑容,保持健康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心胸开阔,年过一百。”

凡是见过笑口弥勒塑像的人都知道,他笑容可掬,腰肢粗大,令人忍俊不禁。有些佛堂的弥勒佛像两侧还挂着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人们很容易便被弥勒佛那坦荡的笑容所感染,从中找到皆大欢喜的感觉,从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弥勒佛生性慈和安详,他最著名的功法就是“慈心三昧”。这使他在人世播道时,总能笑嘻嘻的,令人好不快乐。

笑是身心健康的法宝。从医学角度来看,笑是一种有益的、特殊的人体运动。笑使人体的膈肌、胸腔、腹部、心脏、肺部,甚至肝脏都能得到短暂的锻炼;笑使肺脏扩张,胸肌的活动得到加强,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并能加快血液循环和心脏的搏动;大笑使面部、臂部和脚部的肌肉都能得到松弛,从而解除人们的厌烦、内疚、抑郁、紧张的心理状态;笑使胃部运动,促使消化腺的分泌,加快肠胃蠕动……

2.保持心理健康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这样的人屡见不鲜:待人处事,总以为自己吃了亏,一心想要“捞回来”;总认为提工资、分房子、评职称只有自己优先才行,其他人不能超越自己;以自己的少许“奉献”去追求升官、名誉、利益……于是,他们心理产生诸多不平衡,患得患失,其结果不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且内心抑郁,工作消极,精神萎靡;有的甚至吵闹,争斗,严重者轻生自杀……

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大敌!

佛教慈悲观体现在利他、平等、博爱、布施、忍辱等方面。我们若能将佛教的慈悲观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胸襟自然会开朗,于人于己都不失为健康之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有开阔的襟怀,敢于奉献,敢于吃苦,敢于忍辱;就得讲金钱、地位、名誉等都是身外之物,要将这些东西看轻一点。奉献就是快乐之本—奉献会使人心灵得到升华,从而使心理健康得到根本保证。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人生态度也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以下是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不妨试试:

(1)想一想:“我为别人做了什么?”;

(2)以自己的热情投入工作;

(3)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4)坦诚地与朋友们交谈自己的心事;

(5)记住爱因斯坦的话:“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总之,微笑带来健康,而保持健康的心理也能带来健康。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可求安心之法
下一篇:点亮心灯,成就好人缘
 建立良好的沟通
 可求安心之法
 行禅的奥秘
 做好本我,消除嫉妒心理
 脱出囚笼,坦荡随缘
 以有舍有得放下牢骚与执念
 茶道中悟禅
 生命中的至高心境
 为人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自高自大
 最有武功的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九、心密三代祖师略传[栏目:徐恒志居士]
 Rounding Out the Practice[栏目:Others]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和南圣众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形下,要念诵?[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梦中梦因果问答 32 我父亲往生后转世到什么境界?他获得我所回向的...[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心念与命运(四)第三章 心念与义举 闻妪哀哭,归还房地[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内观基础 二四、2006年校译后记[栏目:内观基础]
 至诚[栏目:禅林衲子心]
 简单活[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守持皈依戒的功德是什么?[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