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用什么方法来驳斥,说你不是在梦中?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9
  问:有一道哲学考题问考生,说你是在梦中,但用什么方法来驳斥,说你不是在梦中?前些天我们在网上讨论时,很难得到答案。
  答:得不到答案就对了,因为我们确实是在梦中,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但对初学者而言,刚开始不一定承认这个观点,所以,藏地大德麦彭仁波切造了一个《醒与梦的辩论》,其中就通过拟人的修饰方法,把醒、梦各安立为一个人,然后他们两个互相辩论……表面上看来,醒者似乎应该会赢,但实际上并没有。我们现在就是在做梦,人生确实是一场梦,这一点,你们若详细学过《醒与梦的辩论》,就会有特别深的体会。
  以前我刚到佛学院不久时,上师如意宝就传过《醒与梦的辩论》。当时在一段时间里,我真的感觉人生是在做梦,跟梦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听了这部论以后,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推翻其中的观点。比如,我觉得现在不是在做梦,因为有些东西,手可以摸得着,眼睛可以看得到,但在梦中,也完全有这种情形;我觉得现在显现的一切时间很长,而梦中的一切时间很短,但实际上在做梦时,有些经历也非常漫长,像“南柯一梦”、“黄粱美梦”就是如此。所以,从各方面来看,若认为现在不是梦,根本找不到可靠的依据。
  当然,如果想真正认清这一点,大家需要再三地看书。尤其是《华严经》、《三摩地王经》中,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的描述。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您有大量翻译和讲解的著作,您最推荐哪一部让他们先学习,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下一篇:做些课题研究,要有一颗不满足的心,才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如何平衡呢?
 如果我们努力争取,就能多分得一些“蛋糕”,如果不努力,所得就会少。您怎..
 请您从法、报、化三身的角度,谈一谈显教修行和密教修行的关系。
 听说有人出家后,十多年都不受沙弥戒,或一辈子都不受比丘戒,那我们作为出..
 因感情而痛苦万分的年轻人比比皆是。该用什么方法帮助这些人呢?
 您为什么如此相信这些在世俗世界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虔诚地相信?..
 对初学佛的人来说,依止一位上师好,还是依止多位上师好?
 作为大乘佛教徒,平时在语言、行为举止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既然佛教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总是老实人遭遇不幸?
 上师答疑两位复旦大学老师提问
 如今,佛法教义与信教群体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请问您有什么想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有二十难之五 生值佛世难[栏目:人有二十难]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五 十地品之二[栏目:杨维中教授]
 家庭教育之四[栏目:仁焕法师]
 谁说只有净土宗才是修净土[栏目:怡僧法师]
 由《金刚顶经》中介绍释迦牟尼佛修成如幻佛身的经过[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律宗祖庭隆昌寺(黄常伦)[栏目:律宗文集]
 丛林生活仪规 三、礼佛仪式[栏目:丛林基本知识]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自知之明的自信[栏目:找回自己]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自由发展不是真正的自由 “Free”Development Is Not True Freedom[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