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自己相处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1

与自己相处

作者:一行 摘自《意林》

因为缺乏独处的能力,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贫乏。我们无法供给自己足够的滋养,也就不会有什么可以给予别人。我们应该每天安排一点时间跟自己相处,这样更容易去修习滋养和深入观察自己。

独处

《胜妙独处经》中说,独处不等于没有人在周围,而是指我们安住于此时此地,完全觉知当下发生的一切。以正念去觉知心中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还有周围发生的事情。理想的独处修习是:不被困于过去,不迷失于未来或是他人,安住于当下,身心合一,觉知此刻所发生的一切。

就算身居闹市,也不会被外境拉走,我们还是自己。尽管在集体讨论中有情绪升起,我们还是自己,仍然安住于心中安全与稳固的岛屿。这些,大家都可以做到。

独处不代表你要跟别人断绝关系,反而是由于你有能力独处,才能真正跟世界融合。感觉到与外界的联系,是因为我是独立的我,就这样简单。要真正地跟世界联结,首先你要回归自己,跟自己联结。我们在坐禅、步行、进餐、跟别人一起工作的同时,也时刻安住在自己心中的岛屿。

寂静

寂静来自于内心,是不能向外求的。如果我们真的宁静,那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享受寂静。寂静并不只是止语或轻声干活,寂静是指我们的内心不被打扰,没有内在的对话。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寂静当中,四周都很安静,但我们的头脑却不断地说话,这就不是寂静了。

修习不是要在我们的生活以外创造寂静,而是去培养内在的寂静。跟同修或家人一起进餐,也是享受寂静的机会。当我们的内心宁静,觉知就能渗透到我们心灵的土壤。

深深地呼吸,享受静止与清新,就算有人在你身旁一起走也保持沉默,他也需要你的支持来修习止语。你可以独自留在户外跟树木与繁星相处一会儿,然后才回到室内,上卫生间,换衣服,就寝。

悠闲日

许多人的日程都排得太满,甚至连小孩也一样。我们相信忙碌的生活会带来满足感,但事实却是相反,不间断的繁忙恰恰是导致压力和抑郁的原因之一。

悠闲日是没有日程安排的一天,我们让这一天自然地进行,不受时间限制。我们可以独自,或者跟朋友一起去散步,或去树林里静坐。也许我们想轻轻松松地看看书,或者写信给亲人朋友。

什么都不做,开始会很困难,你以为什么都不做是在浪费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懂得生活和平、安稳的艺术,那样无论你做什么,都拥有厚实的基础。存在是行动的基础,生命的质量决定行动的质量。但行动必须建立在平静的基础上。我们常说:“不要光坐在那里,找点事情做。”但现在要反过来说:“不要光在做事,坐下来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祥和、理解与慈悲。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苹果禅
下一篇:工作禅——林书豪“一夜成名”的启示
 慈悲先要善待家人
 真正的美丽
 你为何后悔
 戒、定、慧三学
 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
 良医治未病
 阿阇黎说故事─罪福如是生
 给心灵盖一座寺院
 让生命获得自由——记西园寺的放生活动
 爱语慰人结善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9[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道信及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栏目:杨曾文教授]
 出三藏记集 17 维摩诘经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天台佛学 第一章 天台佛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二、天台佛学中的现象学色彩[栏目:曾其海教授]
 《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佛人[栏目:大安法师]
 举即易,出也大难[栏目:圣严说禅]
 No Ajahn Chah《177》[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破除我执[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自我建设[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一 大本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