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举即易,出也大难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2
举即易,出也大难
  
  问:
  
  灌溪智闲禅师把他悟后的境界形容为「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人」,云门文偃禅师听到之后说:「举即易,出也大难。」他为什么做这个评论呢?
 
  答:
  
  「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人」,在空间中自在无碍,自由去来,不为石壁所阻、不为地域所限,四面也没有任何人来障碍、阻扰、隔绝。有人说这是目空一切、目中无人,事实上这是灌溪禅师对自己心境的描述──世界上没有能让他觉得是障碍的东西,也没有能让他产生瞋爱善恶的人。可以说,他的心量已可包容整个空间,内心毫无芥蒂罣碍。《金刚经》讲「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既然主观的自我已不存在,客观的环境、对立的现象也就没有立足之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似乎遗世独立,世界对他而言,是如此广袤而孤寂。但他并不觉得孤单落寞,反而明朗开阔,与宇宙同体。不过,这可以说是开悟,也可以说没有。「十方无壁,四面无人」,他还认为自己有广大的心量。
  
  云门却说:「举即易,出很难。」「举」是把十方四面都包容起来、接收下来、一肩扛起来;「出」是放下之意。心量虽然大,要把它放下来不容易。
  
  十方四面的空间全部承当叫「大我」,把自己放大了,虽然包容一切,但一切都变成自己,要放下很难。这是从禅法的超越观点来看心量的有无大小,心量大似乎很好,但是还不够好,一定要拋却,才能了知它的真实面目。
  
  有些宗教徒或哲学家认定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或认定自己把宇宙万物纳入心胸,或融入于其中。凡做如此想法的人,便无从明白「既无内也无外」的境界,他们事实上未曾证入,但却说自己已经无内无外,还要放下什么?其实我的执着仍坚固地存在着而不觉知。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下一篇:还我生死来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解铃系铃
 磨砖成镜
 藏头白 海头黑
 入时观自在
 圣严说禅 自序 前言
 一钵千家饭
 离家舍不在途中
 佛是尘 法是尘
 势不可使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问以下是否犯盗戒:用公家电话谈私事?[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七一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不求顺境[栏目:达观法师·名言解义]
 什么叫道场[栏目:达真堪布]
 第四章 六妙门与禅宗 第一节[栏目:六妙门修证全书]
 07-114供僧功德殊胜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栏目:智谕法师]
 佛菩萨名号宝珠鬘[栏目:取舍明镜]
 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栏目:达照法师]
 二二四 鳄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