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徒的生活是戒律生活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0

佛教徒的生活是戒律生活

  有人说,中国佛教徒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远远不如基督教徒发展迅猛,主要原因是佛教戒律比基督教严格。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说明现代人身心趋于浮躁,欲望炽盛,烦恼重重,谈戒色变,持戒更难。并且,纵然学佛,也多半偏学义理与禅定,忽略戒律,结果学出狂禅与狂慧,仍是有漏法,未能与戒定慧三学一体的无漏佛法相应,充其量不过是佛教学者,并非真正的佛教徒,与了生脱死亳不相干。  
  学佛是断除烦恼。我人为什么烦恼多多?因为欲望多多。欲降伏欲望,必须持戒。也许你会辩解,咱是上根人,无须持戒,但识本心,见性成佛。其实上根人从慧门直入,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暗合戒律精神。若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更应持戒,何必自欺欺人,为自己不愿持戒,找出种种理由。  
  总之,真正佛教徒的生活,无论出家在家,都是戒律生活。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脚踏实地,走向解脱之路。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汉译
下一篇:看不惯
 心无挂碍是医王——《心经》章句浅说
 出家人为何姓释
 打比方
 佛的真实相,无相、无不相
 关于数息、随息的问答
 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为何又说塑造、礼敬佛像功德甚大?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
 学佛与实修
 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佛遗教经》大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七)何谓修行[栏目:圣者言教]
 念佛得身口意三业清净[栏目:净慧禅语]
 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栏目:古印度佛教人物]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栏目: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珍视求法道路上的违缘[栏目:达真堪布]
 惠能的般若中观思想浅析(释界文)[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at Nanyang Normal Univ..[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相应27经 给孤独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无死的金刚心 第15章 飞来的大火[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妙量法师河北辛集念佛堂佛七开示 六[栏目:妙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