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
 
{返回 古印度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0

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

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传说他出身于南印度萨曼多婆罗门种姓。少年出家,师承佛护的弟子莲花觉。精通佛护一系的中观学说。曾任那烂陀寺住持,并曾与月官进行过辩论。后又在南方,弘扬佛法,兴建寺庙。最后逝于摩   藩伽山。他发挥了中观无自性学说,反对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不同意立自证分。承认有离心的名言外境,但认为无论是世俗谛、胜义谛外境都无自性,反对清辨的世俗谛有自性。他把龙树的缘起性空的理论发展成性空缘起,并发展了如何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差别,以及佛果位的尽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的理论。在方法论上,他发扬了佛护的传统,对论敌的观点采用归谬论证法,严格地只破不立,以破显宗。因此被称为“随应破派”或“应成派”现存的月称著作有十余部,既有中观通论性质的著作,也有对龙树的《中论》、《六十颂正理论》、《七十颂性空论》和提婆的《四百论》所作的注。主要有《入中论》、《中观根本明句论》(又名《明句论》)、《六十道理论释》、《七十空性论释》、《菩萨瑜伽行四百论广释》等。其中《中观根本明句论》,梵本已由西方学者校刊出版。苏联谢尔巴茨科依还将其中的第一品《观象品》与本宗的最后一品《观涅   品》译成英语。日本荻原云来译出其中的六品,山口益译出了十一品。《入中论》西方学者也已校印,法尊则从藏译本译成汉语。

随应破派由于月称的努力而大张其势,不仅与瑜伽行派相对立,而且与中观自立量派相抗衡。月称的学说通过阿底峡完整地传入西藏,中经宗喀巴等人的提倡,在西藏十分流行。(方广)


{返回 古印度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月官(Candragomin约7世纪)
 陈那(Dignaga 约5~6世纪)
 寂天(Santideva 约7世纪)
 释迦牟尼(Sakyamuni)
 戒日王(Siladitya 约590~647)
 清辨(Bhavaviveka 约490~570)
 十大佛弟子
 世亲(Vasubandhu 约4或5世纪)
 阿育王(约公元前268~232年)
 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
 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下)[栏目:昭慧法师]
 枇杷 Loquat Fruit[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心理导引——喜(70~75)[栏目:傅味琴居士]
 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森林佛法》摘要[栏目:阿姜摩诃布瓦尊者]
 各种快乐[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雪域众生的信仰[栏目:历史源流]
 印光大师应对灾难法语[栏目:印光法师]
 法喜、禅悦、解脱三食[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漫说《中阿含》(卷十五)~B 二、转轮王经[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