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读“一宿觉”公案的思考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9

读“一宿觉”公案的思考
月悟

  在《坛经》里,有一则“一宿觉”公案。号称“一宿觉”的高僧是唐代永嘉玄觉禅师(?—713),温州永嘉戴氏子。八岁出家,少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与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大师同出七祖天宫慧威大师门下,谒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于曹溪。与慧能一问答,即悟了禅宗顿教思想,随即就要告别,而慧能留他住了一宿。因此,世有称其为“一宿觉”者。
  玄觉禅师修学天台止观三十余年,而得到掸宗慧能大师印证并盛赞,可见禅、教不二,无二无别。
  昔人称宗下(禅宗)之不许思维分别、直指人心者为祖师禅,教下(天台宗)令人思维分别而观察修为如来禅。祖师禅教人参话头,如来禅教人观心,其实参话头即是“观心”之一种,无非入手处不同而已。《坛经》本曰:“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何渭入手处不同?吾人一念心,本是性体,其病在分别人我法界,故对治妄心,不是除其本体,只是除其病幻;佛以止观法门,令人观心,以妄心能分别,即令穷其分别,细细分别,寻其源头,而迫至极处,忽然觉妄即真,止、观不二。宗下祖师不许分别,左又不是,右又不是;对祖师问时,不得不细心,细细分别,即此便透过一层;待疑情一起,一面观察,一面扫除妄念,是其妙用也。宗下、教下虽入手处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即令明心见性、转迷成悟,疾成佛道。 

    其实,佛陀开示种种法门,皆是对机而谈,当机得益,不出天台止观二法,治人“心病”。宋代以降,禅人普遍轻视教理而侧重实修,导致“暗证师”与“枯木禅”者不少;而教下天台宗学人偏离本宗义观并举(解行并重)之本怀,普遍轻视实修而侧重教理,导致“文字师”与“狂慧”者不少。从而,引发了长期的禅、教之争,如来禅、祖师禅孰优孰劣之无聊论争;禅、教因之互耗而逐步衰颓,可叹可痛!
  天台宗强调教理与实修并重,而重辉天台,必定会给予“枯木禅”者注入活力,带动禅宗向纵深发展,俾令禅、教各宗共振之,则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劝念佛人学天台宗
下一篇: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佛法有五种人说
 财富为五家所共
 天台宗的中观,指的是双破空、假(有)两边?
 菩萨独处,心系众生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天台宗的创立,主要依据哪些经论?
 有漏正见与无漏正见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汉译
 如来藏、佛性、法身不生不灭,是了义说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九十五 商伽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摄大乘论 第17讲 (第14、15、16讲没有录音)[栏目:韩镜清教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5 悟后保任[栏目:元音老人]
 405.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欲望是个魔鬼[栏目:佛网文摘]
 略论唯识学的思想源流与发展演变(廖乐根)[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