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禅修的身安住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46

禅修的身安住 
 

  禅修的目的是为了能实际觉受到心的本质。不论我们是在走路、坐着或在睡觉,不论我们是否在迷惑之中,心的本质一直都在那儿。理论上,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心的禅修;但是,对初学者而言,这非常不容易。为了帮助初学者开展对心的本质的觉知,在禅修时采取正确的坐姿及掌握心的动向是极为重要的。若能掌握这些要点,行者最后必能体认心的本质。
  禅修时,能使身安住的坐姿有五或七要点,此外,亦有五要点能使心安住。禅修时,行者既不能太紧绷,也不能太松散;这样,行者终究能依循一条正确的修持之道而得见自心本性。在禅修时,行者必须要坐得很端正及舒适。当行者的身体很端正的时候,体内的气脉也会很端正;当气脉很端正时,流动于气脉内的能量也会流动得很顺畅;当这些能量流动得很顺畅时,心会变得稳定很多。
  禅修的坐姿有五大要点(注6)。首先,背脊要保持挺直。实际上,这个姿势是一个放松且有利于禅修的方法。如果背脊往后仰、向左右倾斜或往前倾,那么行者就必须费力去维持那种姿势,反而不容易放松;如果背脊很挺直的话,行者就不须努力去维持坐姿,禅修自然会变得很舒顺,并且感到相当宁适。
  第二,禅修时双腿必须交盘。若行者站着禅修,则会感到相当不舒适;若是躺下来禅修,则会变得太懒散。盘腿而坐能使心及禅修非常稳定;这种坐姿也很舒适,并且能持久。
  第三,双手要交叠,放置于腿上。如果双臂伸展成各种奇怪的姿势,许多奇怪的感觉会因而升起,同时也不十分舒适。让双手交叠地安放于禅定的姿势,能使人非常放松,也不会引起许多不同的感觉。
  第四点是关于呼吸。呼吸应当不要造作,造作的呼吸须要努力去维持,这种努力会使心一直无法安住。因此,行者要放松,让呼吸保持自然,不做任何努力,随它自由来去。
  第五点是关于视线。我们的心及念头往往会变动得快,这和视线有关,所以如何处理视线是相当重要的。禅修的方法有很多种:印度教徒相信,帝释(Indra)、梵天王(Brahma)及诸神住在天堂,因此,他们在禅修时眼睛经常往上看。在佛教系统里,小乘行者在禅修时眼睛通常往下看,因为四处张望时,视线所及的事物往往会引起和烦恼有关的感觉,所以,他们为了避免觉知这些事物将眼睛往下看。
  在金刚乘中,行者既不往上看,也不往下看或避免看任何事物,而是往前直视。如果眼睛紧闭着,行者会有如同身处于暗室的黑暗感,这无法让心有明亮感;相对地,若眼睛张得太开并凝视不动,这也会很不舒适,而且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维持下去。所以,眼睛应该是自然张开的——不要闭得太紧,也不要张得太开。同时,眼睛要直接往前看。不管视野之内出现了什么,行者都以放松的心禅修,不去追随意识所造作的各种印象或念头。不论视觉印象所显现的是什么,行者都不会受到搅扰,因为行者的心非常放松,不受视觉印象的支配。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禅修的心安住
下一篇: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直观自心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四圣谛的禅修
 密勒日巴尊者道歌──《六种问》
 止观禅修·第三部分 “止”与“观”之融合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4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自我的审察
 月灯·法身·第二十五章 入行正确之辨识
 三乘佛法心要·序 前言
 月灯·万法无实性·第九章 信受甚深佛法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明性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修持佛法的障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宽厚待人[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心在散乱吗?[栏目:达真堪布]
 试论《坛经》的伟大优点与学习[栏目:唐仲容居士]
 为烟花女子祈愿文[栏目:社会·职业篇]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一)亚青寺龙萨派传承[栏目:圣者言教]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栏目:传喜法师]
 十五祖 迦那提婆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栏目:往事百语]
 <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栏目:慧律法师]
 夫妻恋人之间的“错爱”(空海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