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道人要受苦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8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福报的银行就没有存款了。

不应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侥幸得来的福。好像强盗,抢人家的钱,自己享受,这是不讲道理的享受,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福报银行的户头就透支了。应享的福,享完之后,就报销了福,何况不应享的福,硬要勉强享受?这不但消福,而且还要亏本。因为这种关系,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我们做人,要明白这种道理。在困难的环境中,欢喜接受逆境,这样便无怨恨,也没有不满现实的心在作祟。

研究佛法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世俗人正好相反。世俗人是顺著生死去造业,修道人是逆著生死来消业。无论在什么境界上,处之泰然,心安理得,便不觉得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至理名言。

现在讲一个受苦的公案,作为参考。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名叫崇祯。他虽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没有皇帝的福报。为什么?因为他的苦没有受尽。他前生是个沙弥,因为未到受具足戒的时候,就死了,所以还是个小沙弥而已。他做沙弥的时候,凡是搬柴运水的苦工,都由他来做,任劳任怨。天天做苦工,来护持道场。

有一天,他到房顶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坠地而死。师兄弟就去报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后果,想成就小沙弥,替他了苦。于是乎,对大家宣布:‘这个小沙弥,做事不小心跌死,对道场有很大的损失。因为他犯了侵损常住的过错,要惩罚他。你们用马来把他的尸体拖散为止,免得买棺材埋葬。’大家一听方丈的话,不以为然。师兄弟们发恻隐之心,而不听方丈的命令,因为不忍心这样去做。于是共议:‘我们是师兄弟,同修一场,应该把他安葬,不可用马拖尸。’乃出钱买棺材安葬于荒山中。

这个小沙弥,因为替庙做苦工,积有功德,来生为人,做了皇帝,身为崇祯。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穷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都是在忧患煎迫中度日。这事是被好心的师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尽。如果他们当时听方丈的话,用马拖尸,苦便了了,不会害得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为国殉难。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道人不可打妄语
下一篇:去妄心存真心
 爱护你的灵性
 福德刀断烦恼发
 魔与佛不能相提并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六祖隐遁猎人队
 丑陋多疾有二十恶因
 君子有造命之学
 自由过度受其害
 弥天大罪,一忏便消
 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四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教从传统走向科学[栏目:曾琦云居士]
 63 摩罗迦小经[栏目:中部选译]
 狗仔队在追明星 明星在追佛菩萨[栏目:传喜法师]
 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法师)[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论晚明弥陀净土思想的诠释取向及其效应[栏目:陈永革博士]
 为生命做一次美容[栏目:佛网文摘]
 7.圣者的恬静淡泊性格[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僧宝论54、打坐[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人物周刊》采访济群法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