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8)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3

辰三、晓了果等(分三科) 巳一、第一义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者,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

这个「三三摩地」,第三个「无相心三摩地」,它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相」,第二科是「引经」作证,第三科是「释义」,这个释无相心三摩地的义。分三科,第一科是「不低不昂」,第二科是「彼方便等」,现在是第三科「晓了果等」,第三科。

「又晓果、晓了功德者」,这个「晓了」,就是明了,明了这个无相心三摩地的果,「晓了」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这也是解释「无相心三摩地」的里面的义。这一句话,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义」,就是第一种解释它的义。

「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这个「无相心三摩地」是里面有什么样的功德?有什么果呢?这个「果」这个字我昨天说过,就是你所希望的事情满足了,满足了你的希望就是「果」。「功德」也应该是果,就是你满足了你的希望,究竟里面有什么样的好处呢?那就是功德。可是这里面又说到果,又说到功德,这个或者说呢?「果」是总说的,这「功德」是个别的说的。比如你得了阿罗汉果,这阿罗汉果里面有什么功德呢?你得了三明六通八解脱,有各式各样的功德,这个功德就是分别说出来,也可以这样解释。但是这里的说法呢?你看它怎么讲的?

「谓烦恼断究竟故」,就是得到了、你成就了「无相心三摩地」的时候,你这个人的烦恼是断除去,达到了究竟的程度。比如初果也能断烦恼,二果也断烦恼,三果也断烦恼,但是没有究竟。到四果阿罗汉呢?烦恼断究竟了,所以这是一种。

「现法乐住究竟故」,这个「现法乐住」在《大毗婆娑论》上解释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禅里面有乐。「现法」怎么讲呢?就是你现在的生命体里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在现在的生命体里面有禅定的乐。你安住在这样的三昧乐里面。这个三昧乐呢?「究竟故」,比如说只是得一个未到地定,也有乐但是不究竟;只得个初禅那也是不行,得初禅,只得初禅。他能够不但是初禅,也不但是二禅,也不但是三禅,也得到四禅了,就是「现法乐住究竟故」。

这叫做是「第一义」,就是第一番解释无相心三摩地的「果」,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

这是「烦恼断究竟故」,这是断了烦恼。断了烦恼当然一定是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一定是有这样的智慧。包括无常的智慧,那么这是智。「现法乐住」是定。一个定、一个慧,当然也有戒。若总说呢?就是果;别说呢?就是成就了无漏的戒、定、慧,就是他的功德。这样说,「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都是果,也都是功德,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是「烦恼断究竟故」是果;那「现法乐住究竟故」是功德,这样解释或者也可以。我看这二句话都是果,都是功德,比较好。

 

巳二、第二义(分二科) 午一、标

又复灭、道,俱应晓了。

这是「第二义」,「第二义」分二科,第一科是「标」,这是「标」。前面说是「烦恼断」和「现法乐住」是他的果上的功德。

说「又」,还有不同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灭、道,俱应晓了」,这个「灭」,苦、集、灭、道的这个「灭」就是第一义谛。这个第一义谛他「晓了」,你有那样清净的智慧与第一义谛相应了,能证悟了第一义谛了,这是晓了。「道」,道是什么?就是戒、定、慧就是道,八正道就是道,三十七道品是道。这二种圣法都应该「晓了」的,这样子也叫做无相心三摩地的果、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的。但是这句话是「标」,只是把他的要义显示出来,底下第二科再加以解释。

 

午二、释

即此二种,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

这句话是解释。「即此二种」,「即此」是灭、道二种。「随其次第」叫做「晓了果」,就是灭谛叫做「晓了果」;道谛叫「晓了功德」。

这样说,用这个意思讲呢?那前面这个「谓烦恼断究竟故」,那可以说是「晓了果」;「现法乐住究竟故」是「晓了功德」,也可以这么样解释。因为烦恼断,那也就是你成就了清净的智慧,与灭谛相应,也可以这样的。但是「现法乐住究竟故」呢?和底下那个道谛来说,那个道谛比较广大一点,「现法乐住」只是说定。

 

巳三、第三义(分二科) 午一、标

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

这个「晓了」这个字在这里面看,就是这个修行人得到了阿罗汉果,得到了无相心三摩地的时候,他有这个晓了的智慧,叫做「晓了」,可以这么讲。或者说是他用语言文字向别人表示,那也叫做「晓了」。自己晓了,令别人晓了,那都可以名之为「晓了」。这《披寻记》有解释。

「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那么这是第三义,第三种解释「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这个「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但是简单说就是个灭谛。灭谛,这一切圣人所觉悟的无为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所通达的这个无为就是灭谛,也就是个真如。「现观」呢?这个「现」就是也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当前。当前你的智慧,能与那个真理,能与那个无为法能够相契,叫做「观」,那叫做「谛现观」。

这个「谛现观」这当然到圣位的时候才有,这个没有入圣位之前只是学习,那是前方便了。「阿罗汉果」,这第一个是谛现观,第二个是阿罗汉果。若是由初果、二果、三果、三果、四果,这四果里面提一个阿罗汉果。这个谛现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有的。都是有,而现在在四个果里面、四沙门果里面只提到阿罗汉果。「俱应晓了」,你都应该通达无碍,你都是应该明白的。这就是无相心三摩地的果和功德。这是第一义是「标」,底下加以解释。

 

午二、释

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果,名晓了功德。

这个「于见道位中」就是「谛现观」。「谛现观」当然主要是你成就了无分别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见到了那个无为法的真谛了,那个真谛、那个第一义谛了。这样还是以见理,断感证真,这个证真名之为「果」,这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其余的一切功德,叫做「功德」,有这样的意味。

「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这样说就是这个「谛现观」就是见道位。这个见到这个真谛理当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有,到第四果是圆满了。可是初果的时候,他是最先成就谛现观的。四个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个果里面,初果是最先,它最先成就谛现观,是这样意思。所以给它个名字叫做「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那就是谛现观圆满了,而且还有其他的功德的。这是「第三义」的解释。这个《披寻记》上面的解释念他一下:

 

《披寻记》四一六页: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等者:谓即于彼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晓了。彼作证法,果及功德有三差别。初二差别,唯约阿罗汉果为释,文易可知;第三差别,约四沙门果释,由谛现观通得前三沙门果故。依自所证能为他说,是故于见道位,名晓了果。阿罗汉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已作证,是故于彼名晓了功德。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等者:谓即于彼作证法中」,所成就的功德法里面。「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晓了」,这么样讲。这个《披寻记》这样解释叫做晓了。这个「解脱智」那当然是这个圣人所成就的那个清净的智慧,叫做「解脱智」;凡夫有烦恼还有击缚,他的智慧不能称之为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晓了」。

「彼作证法,果及功德有三差别」,「彼作证法」,就是他所成就的法,就是果和功德是他所成就的,有三种差别。

「初二差别,唯约阿罗汉果为释,文易可知」。「初二差别」,头一个呢?就是「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这是第一。第二就是灭、道,「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这是第二,这是前二种。前二种是「唯约阿罗汉果」解释的,这前二种都指阿罗汉果说的,这个「文易可知」。「第三差别,约四沙门果」解释。

「由谛现观通得前三沙门果故」,这个「谛现观」,这句话不但是阿罗汉果、也通于前三果,前三沙门果也都成就现观了。这样说这个「谛现观」就表示是前三果,加上阿罗汉果,四个果都有了。

「依自所证能为他说,是故于见道位,名晓了果。阿罗汉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已作证,是故于彼名晓了功德」,这里面这么样解释这个「晓了」。

 

子二、释得名(分三科) 丑一、空性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

这是第二科「释得名」,前面是「别辨相」。这个「三三摩地」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个别的解释「三三摩地」的相貌,空三摩地、无愿心三摩地、无相心三地,这三个三摩地「别辨相」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解释三三摩地的得名,他这个名称是怎么得到呢?怎么来的呢?「得名」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空性」,先解释空性,也就是「空三摩地」,空三摩地得名的一个原因。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在这地方没有那样东西,由此道理就是观之为空。这样说呢?就表示不是完全空掉了,这样意思,「观之为空」。比如说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所执着的我是没有的;但是色、受、想、行、识还是有。「若于此处」,在此五蕴里面,在色、受、想、行、识里面,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没有彼所执我的东西,所执之我是没有的。

「由此道理观之为空」,当然这样呢?也要你有这样的智慧去观察,你才能把所执之我空掉了,这就叫做「空性」。这表示不是完全空掉,五蕴还是有。

底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一六页:

若于此处至故名空性者:于自内身无我、我所故观为空,是名内空。于外五蕴实无可爱,故观为空,是名外空,义如前说。今此总说彼空道理,是名空性。

「若于此处至故名空性者:于自内身无我、我所故观为空,是名内空。于外五蕴实无可爱,故观为空,是名外空」。「于外五蕴」,于外面的其他的色、受、想、行、识,和其他的色、声、香、味、触,也没有可爱着的东西,所以叫做「观为空」。因为爱就是苦,所以就不值得爱了,所以也就是没有乐,「是名外空」。「义如前说」,前面观那个外空,前面讲过了。

「今此总说彼空」的道理,彼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若于此处无有彼物」就叫做空,这很简单。「是名叫做空性」,空的道理就是这样子。

 

丑二、无愿

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

这第二科是无愿心三摩地得名的理由。「即所观空」,即所观察的色、受、想、行、识是没有我的。在这个地方「无可希愿」,没有值得欢喜、没有值得爱、没有值得希求的。这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是必朽之物,是一定是要败坏的,是苦,「此是苦」,这样说呢?就是没有值得希求的,那叫做无愿,「故名无愿」。

这个「空三摩地」当然这是要这样修行,你静坐的时候,思惟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要这样思惟。思惟成功了,开始的时候是得初果须陀洹,最后到阿罗汉果。可是不但一个空三摩地,还有一个无愿心三摩地,可见无愿心三摩地也要修的,还要修这个无愿心三摩地。这个无愿心三摩地就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是苦、是不净,这样子使令自己的心,不愿。说我将来我多做功德,将来能够得一个尊贵身,我在人间或者到天上去,这不是无愿心三摩地,这是有愿了,那是有愿而不是无愿。这个若是修圣道的时候要修这个无愿心三摩地,这个就是在静坐的时候除了修空三摩地之外,还要修这个无愿心的,观察这色、受、想、行、识生厌离心,不希求这个东西,要有这样的想法,「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

这个在这句话里面,和前面的解释,在文句上有一点不一样,看这个《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一七页:

即所观空无可希愿等者:所观事中,空无我、我所等,唯是无常苦所摄受,深为厌逆,故无希愿,是名无愿。

「即所观空无可希愿等者:所观事中,空无我、我所等」,「所观事」,所观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事里面是空的,没有我、没有我所,叫空。

「唯是无常苦所摄受,深为厌逆」,这个「摄受」,在这里说有个积聚的意思。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呢?就是积聚一个苦,积聚不净,是不净的积聚。「深为厌逆,故无希愿,是名无愿」,叫无愿心三摩地。

这个无愿心三摩地也是…这也就是修不净观就是这样意思了,就是无愿心三摩地了。修这不净观、修这无常观、修这无我观,也都通于无愿心三摩地。

若是我们…这个小乘佛法,我们读《阿含经》,也都是观一切法是无常的,这个无常这句话是剎那生、剎那灭,总是败坏相。但是也有一个意思,一切法都向于灭,这一切法生起了以后,他就是逐渐的、逐渐的向于灭、向于寂灭。说现在发出来一个声音来,这个声音或者几剎那的存在,以后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呢?就是向于寂灭了。也可以说这个声音入了涅槃了,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里面去。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子,都是向于灭的。他没有入于寂灭之前,也是剎那生灭变化的,这无常观里面有这样意味。

现在这里说「所观空」,所观空里面…这个无常观表示一切法都是向于灭,那么就是没有可爱乐的东西了,也有这个意思。说是它没有灭,它还存在,存在它也是剎那变化的,它都是苦恼的境界。是个大不净,是个不净的,是一堆不净物积聚在那里,也是无可愿,无可希愿的,这样子叫做无愿心三摩地,应该这样观察。我感觉这样观也是很好,也很有意味,也很有意思。

 

丑三、无相

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

这第三「无相心三摩地」得名的原因。「观此远离一切行相」,这里昨天我们说过,他不是说一切法当体即空,不是这样说。是说一切法是无常的,向于灭的。这样说呢?到灭的时候,「彼取蕴灭」,这五取蕴灭了,灭了以后,就是无生无灭的境界了。这个无生无灭的境界里面,「远离一切行相」,一切行相都是不存在了,就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这个空相,「是故空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他不说「色即是空」,不这么讲。「观此远离一切行相」了呢?一切行相在这个不生灭、这个真如性上是不可得的。「故名无相」,这叫无相心三摩地。

 

《披寻记》四一七页:

观此远离一切行相等者:此谓涅槃,唯有为灭之所显故,由是说言远离一切行相,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

「观此远离一切行相等者:此谓涅槃」。这「观此」,我刚才说是真如,现在说是涅槃,涅槃就是真如。这个涅槃是「唯有为灭之所显故」,一切有为法都灭了,灭了以后就是无一切相,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显示出来涅槃的境界。这个涅槃是什么意思呢?一切有为法都灭了,那叫做涅槃。

说阿罗汉他在最后心的时候,他的色、受、想、行、识一剎那间灭了,第二剎那不生,没有色、受、想、行、识现起来,那么就是有为法灭了。灭了以后,所显示的就是无为的境界。当然对有为说无为,所以有这样的语言。这样子有为法灭,所显的就是涅槃。

「由是说这远离一切行相」,这个「行」就是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的活动都不见了,都灭了。「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

这样子如果我们没有得涅槃,我们连初果也没有,我们可能还都是在外凡,如果常常静坐,还是在外凡的境界。在外凡的境界,我们太肤浅了,但是也可以观这个无相的境界。你比如说那个有少少的水放在锅里面,烧红了的那个锅,这个水,在里面烧烧水,它逐渐的、逐渐的这个水就没有了。那么你用这样的义,观察这一切,我们的生命,剎那生、剎那灭,灭灭灭…,最后没有了。没有了,无色、受、想、行、识了,就变成个无相心三摩地。相似的境界,还不是三摩地,我们没有得三摩地嘛。你可以这样学习,可以这样观察。

说我们这个修三摩地、修奢摩他,修奢摩他能够寂静住,这很伟大、很了不起,很好、很好。但是你也修修毗钵舍那,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我不可得了,还有色、受、想、行、识,那么色、受、想、行、行、识是什么样的呢?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它是不净、它是苦、那么你对于它就不爱乐,没有染着,这是一个功德。再观察色、受、想、行、识剎那生、剎那灭,灭灭灭…,最后没有了,无色、受、想、行、识了,犹如虚空,那么这就是变成无相心的境界了。

你可以这样思惟,这样观察,也是叫做这样安立。这个「安立」这两个字用得很妙。我们这个凡夫不修学圣道的时候,也是安立,就是安立贪、瞋、痴。总是认为这色、受、想、行识是可爱的、是清净的、是美妙的、是常乐我净的。即是心的分别嘛!心的分别就叫做安立。是你的心分别安立的,并不是那件事本身有那样的事情,那件事情本身没有这些事情,是你的心分别安立的。现在重新安立,以前的那个安立又不算数了,我重新安立,安立空三摩地,无愿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还是安立。但是这个安立若成功的时候,心里面自在,没有苦恼,还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不这样安立,你只是修奢摩他,你不修毗钵舍那的这样子,也是很好。修成功了的话,烦恼是不动,但是没有智慧,你没有毗钵舍那的智慧,没有智慧。出现了事情的时候,心若不动也可以;心若一动,还是原来的家风。你若有毗钵舍那的训练呢?心若动的时候,用毗钵舍那去观察,那就不同。用毗钵舍那,这是空的,是无愿的,是无相的,这个时候呢?这个贪、瞋、痴不动。

所以你修奢摩他,你也加上毗钵舍那,你不要一味的修奢摩他。当然只是修奢摩他,如果你的毅力强,你有长远心,当然是可以得到四禅八定,也是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毗钵舍那的关系,那个烦恼没有断,使令你那个四禅八定终归是无常了。寿命到了,这个定没有了,又回到欲界来,什么事情慢慢也都恢复了,还是原来的样子。

有些在家居士随着到寺庙上打禅七,或者七天,或者十四天,或者是二十一天,这个七很用功,还不错。等到打完禅七回家去了,又都恢复过来了。就是你用了多少功夫修奢摩他成功了,你得到了四禅八定了,得了八万劫的清净,八万劫结束了以后又回到欲界来,又恢复过来了,等于是又回家去了。这样呢?所以知道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告诉你修毗钵舍那,这是不共于世间的。奢摩他世间人也能修的,也是能修的。

刚才我就想讲,讲这个无愿心三摩地,我心里有个妄想,什么妄想呢?就想三国志的孔明,孔明是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这个意思就是他放下了,我不去搞这些名利,名利的事我不搞。就是耕读,种点田,然后读书,作作诗、唱唱歌就好了,就这样子过日子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不要搞了。偏是刘备三顾茅芦,他就:好!好!他又出来了。出来了,结果呢?吐血而死。鞠躬尽瘁,吐血而死,结果怎么样呢?也没成功,刘备的他那个愿望也没成功。

不过我看那个孔明那个人,当然那个空城计不见得是真的,这个人如果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有佛法了。这个峨嵋山已经开始有佛法了,不过不是那么普遍。而且孙权那个金陵建业那个地方也有佛法了。但是孔明事情太忙了,那有那个因缘呢?但是我看孔明终究是能信佛,能够成就的。

这个无愿心三摩地,我不希望、不欢喜这个事。不欢喜归不欢喜,有的时候不容许你不欢喜,给你三顾茅芦的时候,看你欢喜不欢喜。

而这个事情我刚才说过,从佛法、从佛菩萨的智慧才知道这件事,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件事本身什么事没有,但是我们心去分别,哎呀!那件事很重要,我应该去做。其实这个重要是你安立的,是你心分别的。其实那本身那有什么重要、不重要呢?没有那么回事,都是你自己心分别的。

所以这个空三摩地,在这个《中观论》上的意思,观一切法自性空,心住一缘,这是空三摩地。无愿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是这样子。这里面的意思也是很妙。这个唯识的道理,这个妙的这个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呀?那件事你看见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坏,怎么、怎么坏,都是你内心的分别。那个你所分别的好本身,没有好;你所分别的那个坏,本身也没有坏。好与坏都是你去分别安立的。我感觉这个意思很好,很有意思。当然这也是自性空,就是「名事互为客」,这句话很有意思,你要常常思惟,这就是「名事互为客」的意思,不是真的,都是自己分别的。

当然这个意思呢?就是你常常静坐的时候,常常这样思惟,你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你就会熟了。熟了的时候,这就是一种智慧,常常的容易现前。若是你只修奢摩他,你不修这个毗钵舍那,他不现前的,没有这个智慧的。

当然是三顾茅芦的时候,你可能这个奢摩他定不住了,又会起分别,起分别的时候呢?你不知道是自己分别安立的,不知道,因为你没有这样熏习嘛!就认为那件事本身是这样的。那就和一般的凡夫境界,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了。

所以这个世间法有世间法的一套,医生、建筑师、律师各有各的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他们普遍的都是执着,当然他也有它的道理。但是佛法是超越的,有更殊胜的道理。

所以我们不管你出家多少年,如果对于佛法没有深入的学习,现在才开始学习,就都是初发心,就连我也在内,都是初发心。初发心的时候你领略了,你接受了佛法的这个真义的时候,你赶快的抓住它,不要放掉,不可须臾离也。就是抓住道理,时常的思惟,要想,其他的妄想都要放下,不要妄想,就思惟这个道理。一切法都是我心安立的,离开了我的心没有那件事,这个道理你抓住它,不要忘掉他。能从这里面能生出来很多的妙义,生出来很多的妙义,你常这么想。

我们当然是拿开书本的时候要回讲,我要预备预备。不然的话,也可能预备,可能不预备,然后日常生活还是原来的分别心,我们不应该这样子。这个经上说的这个什么叫做空?什么叫做无愿心?什么叫做无相心?不是文字上这么说就算了,你是放在心上想,要想的。我吃饭的时候也可以想,是这个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想,静坐的时候也这样想。说是我们修奢摩他的时候,要吃饭的时候,我拿筷子,拿这个筷子去挟菜的时候,你慢慢的,拿这个筷子慢慢去挟这个菜,挟好了,慢慢的送到口里,这个心时时的注意现前的活动。我们这一念心时时的注意现前的活动,使令这个心不要有其他的妄想,这样修奢摩他的确是好。走路的时候,一投足,一举足,一下足,心里面都知道,念念知道现在,这样修奢摩他是对的,但是要加上毗钵舍那的。说这个是身体,这身体是心安立的,是我的分别心安立的。分别心就是业力,什么叫做业力?也就是你的分别心。说我感觉到苦恼,苦恼也是你的分别;说我感觉到快乐,快乐也是分别。我若不分别,什么事没有。你时时的要记住这一句话,记住这样分别。分别久了,不可思议,和我们原来的这个旧家风,完全是不同了。

我认为这一点事好像不需要温习,就应该能记得住,不是很难记得的嘛!就应该能记得住。记得住的时候,你常常这样思惟,常常要这样观察,常常这样观察。观察的时候,你用这样的智慧,就会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很多的问题都解决了。如果你没有这个智慧的时候,很多的困扰,苦恼。出了问题了,这也出了问题了,很多的问题会出来。出来了问题的时候就有烦恼,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贪,再不然就是疑惑,很多的问题。

说我是我也不想当大法师,我何必到你这儿来,学这个干什么?这句话说得不对。你学学这个道理你就是这样,你才是接触了佛法的精神,才接触到了。如果你说是我看…书本上看了,然后就把他丢在一边了,我行、住、坐、卧还是原来的一套,那和没有出家有什么不同呢?说我还没出家,没出家,你接触佛法与没有接触佛法有什么不同呢?这也有你的分的,还是有你的分的。

我们若是没有这样的这个空无相、空无愿心、空无相心,不用这个智慧的时候,我们原来的时候是什么境界?就是除了苦还是苦,除了烦恼还是烦恼。若是你用这个空、无愿心、无相心这样的智慧去分别的,这个烦恼是没有了。你立刻可以知道没有烦恼的事情,你立刻会知道的。

说是我只是修奢摩他,我也能够调伏这一切的妄念,心里面寂静住,也感觉到快乐。但是你还不能够超越色受想行识,超越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眼前的这些境界你不能超越。你还认为有色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有贪瞋痴,还都是在这里面困住你,这个框框你跳不出去的。

你若有空三摩地,无愿心、无相心,这样的通达一切法都是心安立的。这样的空、无愿心、无相心的时候,就能超越这个境界,超越这个境界这是圣人,不是凡夫了。我只是奢摩他,你没有这个毗钵舍那,虽然那个妄想好一点,但是还是凡夫境界,你不能超越的。就是眼前的境界,有奢摩他也好一点,但是不能超越。你有了这样的毗钵舍那,你就逐渐的、逐渐的就超越了,能超过去,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三三摩地这件事,我感觉到静坐的时候要用,经行的时候也要用。

 

子三、释妨难(分二科) 丑一、举难

何故此中先说空性,余处宣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后方说空?

这个前面第一个是「别辨相」,辨这个三三摩地的相貌,第二科是「释得名」,这两科都说完了,现在是第三科「释妨难」。「释妨难」实在也就是解释次第,先说空,后说无愿心,最后说无相心,有这个次第。为什么要这样的次第?也有这个意思。这里立科,科名叫「释妨难」,就是有点障碍,你这样立次第,这个次第还是有一点障碍的,这个障碍要加以解释把他通过去。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难」,举出一个道理来,来难问你,看你能不能够通过去。

「何故此中先说空性」,什么理由在三三摩地里面,先说空三摩地的道理,先说空,第二说无愿心三摩地,最后说无相心三摩地,为什么是这样的次第呢?

「余处宣说无常故苦」,别的地方、在其他的地方,不是这样次第,不是先说空,先说无常,然后说苦,「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后方说空」,这个次第是这样子,无常、苦、无我、空,「后方说空」。这个无我也就是空,也可以这么说,或者说另外又说空,也是可以,而这里不必那么讲,就是无我就是空。这个无我是在后面说的,先说无常,后说苦,最后才说空,别的地方这么说,「后方说空」。你为什么先说空呢?就是这样问你。

 

丑二、理释(分二科) 寅一、说空无愿(分二科) 卯一、标义

谓若无无我,无常苦观终不清净,要先安住无我之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

「谓若无无我,无常苦观终不清净」,这底下第二科解「释」,用道理来「理释」,解释一个道理。第一科先说「空、无愿」,先标示出来这个「空、无愿」。「谓若无无我」,这里三三摩地里面先说空,因为无我的空,非常的重要,所以要先说他。怎么知道呢?「若无无我」,若是你修止观的时候,你没有无我观,你不修无我观。

我们从这个《般若经》,现在《瑜伽师地论》,也是重视这个无我观。而这个《般若经》、《中观论》也是重视无我观。《阿含经》更是重视无我观。而那里面的道理有什么特别呢?比如我修法空观,我不修无我观,可不可以?不可以。如果你不修无我观,你的我执还在;你不修法空观,法执也是在的。说我就修法空观,我不修无我观,你法空观修成功了,你还是一个凡夫,因为你还执着有我,还是执着有我的,你执着有我,你就是凡夫。你若修无我观,把我破了,你就是圣人。你破了我的执着,同时也会知道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也不执着是真实的了,统统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修无我观非常重要。这里面有这个意思的。

「谓若无无我」,假设你修观的时候没有修无我观,这样子,假设你是这样修行的话,「是无常苦观,终不清净」,说我就修无常观,修苦观,我不修无我观,如果你这样修行的话,你那个无常观,你那个苦观,终究是不能断烦恼,不能得清净,你烦恼还是在,不行。

「要先安住无我之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所以从这一方面、从这一个道理来看,你「要先」,就是决定,决定你「先要安住无我之想」,你一定把你的心安住在无我观里面,安住在这里修无我观。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都是无我的。我不可得,你这样观。「从此无间方得无愿」,你这样子这个无我观连续,不要有其他的间隔,「无间」,「方得无愿」,然后你再修无常观,就得到无愿心三摩地了。这无愿心三摩地也就是清净了,也是清净的。

 

卯二、引证

是故经言:诸无常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广说。

「是故经言:诸无常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前面是「标义」,标示出来要修无我观,所以无我观在先,这底下「引证」。所以经上「说:诸无常想」,很多的观色、受、想、行、识一切有为法都是不常住的,都是生灭变化的。

而这个无常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他要「依无我想」才能成立无常想的。观察我不可得,然后再修无常观;或者修无常观,为了成立无我,那修无常就是修无我观了,也有这样的意思。所以依这个无我想,再依据你成就的无我想,再修无常想,这样子才能成立,这个无常想才能成立。所以这个「安住」也是成立的意思。这个无常想要依靠无我想才能成立。这经上这样讲,也表示无我想的重要。「乃至到广说」,还说了很多的事情。

 

寅二、宣说无相

彼于无常观无我已,不生希愿,唯愿无相,专求出离,故此无间,宣说无相。

前面是说这个空、无愿,说这个空、无愿,要先说空;说无愿就是说无常了,这样意思。这个「引证」也还是前面说空、无愿的意思。这底下第二科「宣说无相」。

「彼于无常观无我已」,「彼」那个修行人,「彼于无常」,于这个色、受、想、行、识的剎那生灭里面,观察无我以后。这样子呢?无我观也成就了,无常观也成就了,就是「不生希愿」,就是无愿心三摩地成就了。

「唯愿无相」,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败坏法,是苦恼法,就是厌恶这个色、受、想、行、识。他有所厌,也一定有所欣,另外有欢喜的地方。有欢喜的地方是什么呢?欢喜什么?「唯愿无相」,唯独愿意成就这个无相心三摩地。

无相心三摩地,前面修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我,无我就是无常,这就是从有为法里面跳出来了。跳出来了到什么地方呢?到「无相」的地方来了,到那个无色、受、想、行、识的地方来了,无相。唯愿这个无相,「专求出离」,这样子专心去希求从这个生死、从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出来了,到那个无色、受、想、行、识的地方去了,别那里面去。

所以从这些经文上看,和《心经》的道理是一致的,也就是和《般若经》也是一致的。不但是《心经》,《大般若经》也是一致的。

「唯愿无相,专求出离,故此无间,宣说无相」,所以从无愿心三摩地无间,就说这个无相心三摩地了。

这个空、无愿心、无相心也是修毗钵舍那的一个次第,是一个次第,可以这样子来修观。你这样…常常这样思惟,这个修奢摩他,当然你修得相应,你也可以一下子止静二十四小时也可以,这二十四个钟头,一念不生也是可以。然后在后一剎那开始修毗钵舍那,修空、无相、无愿三摩地,也是可以,这样修可以。如果说我止不住,我止五分钟可以,到第六分钟心要妄想,那你到第六分钟的时候,你就修这个空、无愿、无相心三摩地,先思惟。

思惟和打妄想一样。思惟的方法可以和打妄想也可以有一点不同,打妄想因为特别熟悉这件事,一个妄想,一个妄想连续不断的打。而这个空、无愿、无相可以稍微有一点距离。比如我看那个虚云老和尚的《禅七开示录》,念佛是谁?……这个谁这个字,这个心念这个字念得长一点,念长一点。现在你不妨也这样子,是空……长一点,心里面思惟。比如说第二个妄想,我们这不是妄想,这是正念、如理作意,第一个如理作意和第二个如理作意,稍微有一点距离,你可以这样子,空、无愿心、无相心,这样子观。你在路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谁和你打招呼,不要打招呼,心里面就是空、无愿、无相这样子,比打妄想好。你打妄想打得不对,心里就忧愁,又来了烦恼了。这个空、无愿、无相这样思惟的时候,与圣道相应,这是不同的,完全不同了。

这个静坐这件事,说开始静坐的时候,比如说是两点钟开始静坐,你在一点半到两点钟之间,这三十分钟时候,干什么?当然是可以经行,但是也可以读金刚经。你经行的时候可以种种的方法,可以读金刚经。然后静坐的时候,心就容易清净。当然有功夫的人,不在乎这件事,他就是说了很多的话,他立刻的可以把心静下来,他就能够很明静不动。那有功夫的人是可以。我们没有功夫的人不是,不能立刻清净,不能立刻的寂静,他就是还要继续的打妄想的。

所以我看那个古德要念佛,静坐坐禅的时候,一开始先念佛来净心(清净的净),来清净你的心,然后再参禅。以念佛为方便,是这样子。我想我们静坐修止观的时候,你不妨也是这样子。我的心里不容易寂静,我就思惟这个空、无愿心、无相心,思惟这个道理。思惟这个道理,然后就容易寂静。你修奢摩他的时候,容易寂静。这样子寂静了的时候,你心情也很快乐,你心里面很自在,很轻松嘛。所以毗钵舍那能帮助你修奢摩他的。你不要是修奢摩他也能修多少,但是又打了很多的妄想,妄想,知道打妄想又收回来,这样子一个妄想又奢摩他,奢摩他又妄想,那你不如奢摩他、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又奢摩他,不如这样子。说是「止成、观乃成」,奢摩他成就了,毗钵舍那才可以成就,对,是这样意思。但是我们修不好,奢摩他修不好,不妨用毗钵舍那代替妄想,不妨这样子。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7)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1 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栏目:太虚法师]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 The Radiant Mind Is Unaw..[栏目:Maha Boowa]
 334.万庵致柔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六祖坛经讲记 坐禅品第五[栏目:演培法师]
 享受内心的平静[栏目: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No Ajahn Chah《015》[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如何是一尘[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最高明的管理[栏目:修好这颗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