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宝论24、阿姜查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三)
 
{返回 僧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8
僧宝论24、阿姜查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三)
 
  阿姜查尊者年幼即剃度受沙弥戒,二十岁受具足戒,早年的僧侣生活较传统,出家后第五年,因父亲重病不治而逝世的因缘而开始深入思考人生,生起厌离。通过了最高级的正规佛学课程考试后,他放弃学业,开始托钵行脚,寻师访道。
 
  阿姜查走了四百公里抵达泰国中部,终于在1948年遇见阿姜曼尊者,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相处,但阿姜查尊者却因阿姜曼尊者的简短却直中要害的指点而悟道。
 
  尊者的修行有两大特色:头陀行与禅定体验,二者皆是延续大迦叶尊者重视苦行的精神而来。
 
  住在坟场,是对头陀行者的一个重要要求。阿姜查尊者曾经叙述自己如何在坟场战胜自己:
 
  整晚坐着看那具焚烧的尸体,我无法描述那种恐惧,我忘了睡觉这件事,连想都没想它,我吓得两眼发直。没有人可以投靠,在那个漆黑的深夜里,也无处可逃。“所有的一切都被我抛到脑后,忘了持诵Buddho、Bhammo、Sangho(佛法僧),脑袋里一片空白,内心中满是恐惧,除了恐惧,没有其他。打从我出生以来,不曾经历过如此的恐惧。恐惧充塞在胸腔,直到它仿佛像一张紧绷的鼓皮。”“我究竟在害怕什么?”一个内在声音问道。“我怕死!”另一个声音回答。“死在哪里?为何要如此惊慌?看看死亡的所在。”“哎呀!死亡就在我面前!”“若死亡在你那里,那么你还能逃去哪里呢?若逃走,你会死;若待在这里,也会死。无论到哪里,它都跟着你,因为死亡就在你里面,你根本无处可逃。无论你是否害怕,你都一样会死。面对死亡,你无处可逃。”“想到这点,我的观念似乎整个翻转过来。一切恐惧完全消失,无畏取代了恐惧。当时我的心愈升愈高,仿佛置身云端。
 
  阿姜查尊者终其一生都住在森林里,过着简朴的生活。1954年他回到故乡,在热病横行的巴蓬森林里住了下来。后来,追随他的弟子愈来愈多,并建立了巴蓬寺。
 
  在泰国,只要是尊者到访的地方,都有人群蜂拥而至。而且在当代泰国佛教大师中,阿姜查对西方佛弟子的影响无人能及。60年代末以来,不断有西方人来到尊者的座下求道,并且一待就是好几年。西方的弟子们说,他“具有奇特的吸引力,以及超越文化障碍与社会阶层的传道能力”。如今,在西方,仍然有许多属于阿姜查尊者这一法脉的僧团。他们常说:“隆波(泰语,尊贵的父亲)很棒,不是吗?”或者,“他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人……也是泰国所曾出现最伟大的人。”
 
  阿姜查尊者对自己的修行要求极为严格、极为精进:“我将一生看成一天,不敢懈怠。”对于弟子们,尊者则给予极大的包容,总是希望他们尽力去做。他说过,有些人将出家的生活想象成是一种解放,但是真正出家后,初次面对自己而无处隐藏时,才发觉像是卷入一场风暴中。他纠正机械教条的行为和过度的追求苦行:“过度苦行与追求感官欲乐一样,都是远离中道的行为。苦行的重点应该放在简朴与离染上,而非自虐。”他不鼓励绝食、禁语或与世隔离,他说:“我们应该睁开眼睛修行,如果隔绝外界接触可以让人觉悟,则盲人与聋人早就觉悟了。”在规律的寺院生活中与人互动,日复一日,以此揭露自身的习气,观察痛苦产生的方式。
 
  尊者喜欢引用狗、芒果、鸡、稻田与水牛各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他所学得的经典术语。他一向主张,教导者必须知道哪些内容最适合听者。对于禅宗乃至佛性的思想,尊者曾多次提及与赞扬,这在南传大师当中并不多见。他认为禅宗不思善、不思恶,向上一着的方法,符合念住或觉知者的精神,同时佛性,亦是众生本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尊者可以说是为大小乘间的对话开启了一扇门。
 
  1918年,阿姜查尊者的健康开始走下坡路,但他认为:“如果它可以治愈,就治愈;如果不能,就不能。”他不断提醒人们,要努力在自己心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皈依之所。1992年,尊者于巴蓬寺圆寂。

{返回 僧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下一篇:僧宝论23、伟大的头陀行者——阿姜曼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二)
 僧宝论4、僧宝的功德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二)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僧宝论40、《出家的生活》 (第六章 守培法师论僧宝 之三)
 僧宝论48、出家人的至孝至道 (第七章 禅人眼看世界 之七)
 僧宝论20、出家的公案 (第四章 出家功德与在家过患 之五)
 僧宝论41、《佛教是生产之原地,护佛教即所以护国护民》 (第六章 守培..
 僧宝论29、禅净双修的莲池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八)..
 僧宝论6、皈依僧宝的原因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四)
 僧宝论22、亲承法衣的迦叶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一)..
 僧宝论5、皈依的含义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5 敬钟如佛[栏目:大机大用]
 工作与念佛的关系[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5 五教[栏目:元音老人]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相应172经 暴流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佛门出家的现代意义(明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见性成佛 第八天[栏目:如本法师]
 如何在生活中破除四相?[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三十八)[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七佛传法偈(六)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栏目: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